人物生平
王恆立,1919年7月12日生於江蘇省鎮江市的一個小康家庭。他排行第七,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備受雙親寵愛,但他心裡早就料到,將來照顧家庭的重擔遲早要落到自己肩上。所以他從小讀書就十分勤奮,學習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由於接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較早、較多,王恆立的中文基礎水平較高。
1934年王恆立隨父到上海,入育才中學就讀,1936年轉浦東中學。這二所學校均為美國教會所辦,學習生活比較安定。1937年“七七”事變後,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擴展和許多學校的西遷,1938年秋王恆立轉至四川萬縣金陵中學繼續上課,1939年考入永川第三中山中學學習。這時國家經濟敗落,人們流離失所,王恆立家境日見困難,僅靠當時在郵政匯業局工作的大姐資助,才得以完成中學學業。
1940年王恆立考入成都金陵大學農藝系。應該說他選擇學農並無特殊的考慮,只是覺得該校是當時西遷的著名學府之一,將來找工作可能容易些,而且招生季節正好和中學畢業時間銜接。然而,就是這一選擇使他與農業結下了終生之緣。1944年春,王恆立以優異成績在金陵大學農學院結業,獲“斐陶斐”榮譽獎,並留校做李景均教授的助教,直到1948年秋赴美國深造為止。李景均當時講授生物統計學,在成都頗負盛名,王恆立後來赴美進修生物統計學和這一時期的工作有密切關係。
大學畢業後,為進一步充實自己,王恆立一直考慮爭取去美留學的機會,但由於經濟拮据而作罷。1948年,由於向親友求借到十兩黃金,才能辦理自費留美手續,並進入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院攻讀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學位。在美期間,他一邊讀書,一邊做家庭臨時工,每天搞衛生、做飯、打掃庭院,藉此解決食宿和學雜費乃至攢錢還債和養家。為了節省開支並如期完成學業,他從不到其他地方觀光,一心用在做功課上。1950年3月,他順利獲得了碩士學位。
隨後王恆立轉至衣阿華州立大學進修生物統計學。此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新中國的誕生激發了萬千海外遊子的拳拳愛國之心。1950年秋,他放棄了在美國再呆二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這一難得的機遇,毅然投奔祖國懷抱。對於這一決定人生的重大選擇,王恆立從來沒有懷疑過它的正確性,以至在他晚年腦部受創傷患精神恍惚症時,每當談及這一問題他總是很乾脆地說:“我的決定沒有錯,作為中國人就應該學成回國,為祖國服務。”
王恆立回國後即被分配到北京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1957 年後改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麥作研究室工作,從技術員、副研究員到研究員。從1950年到1990年退休這40年間,由於形勢的變化和工作需要,他的工作場所變動比較頻繁:1954年以前下鄉蹲點總結河北、山西小麥增產經驗;1954年秋到1958年在石家莊與河北省農科所協作開展小麥雜交育種;1959年到江蘇協助徐州農科所搞小麥育種;1960年“上山下鄉”運動中調青海工作站駐點;1964年在北京郊區順義縣蹲點搞“樣板田”;1965 年在河南安陽中國農科院棉花所內籌建“抗銹育種站”;1972年下放北京市後被派到北京市東北旺公社試驗站蹲點開展小麥育種工作;直到1978年從北京市回到中國農科院後,才在工作上相對地穩定下來。頻繁的工作變動對一個學有所長、正值壯年的知識分子來說可能意味著年華和才華的某些浪費,所幸的是他基本上沒有離開小麥和育種專業。王恆立每次都能積極服從組織安排,滿腔熱情地迎接新任務,開創新局面,進而出色地做出成績。對此,同事們戲稱他是“隨遇而安的創業者”,“到處開花”。這些話語雖略帶一絲苦澀,但也確實反映出王恆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善於利用基層工作條件腳踏實地乾出成果的敬業精神。
1980年5月到1981年5月,王恆立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開展合作研究。他別開生面地採取“跟班勞動”的方式,作為該校小麥育種課題組的成員參加一個麥季的育種科學實踐,從對比中獲取教益。臨回國前還專門考察了美國西部產麥州的州立農學院與農業試驗站以及位於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訪問期間,他對國外先進的科技裝備和科研管理,特別是在小麥育種中各種研究機構及相關學科通力協作的做法感受至深。回國後他利用各種機會向上級部門匯報這一情況並在各地育種單位做了報告,同時結合國內實際談了自己對開展小麥協作育種的一些看法。這些看法對後來中國小麥育種攻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王恆立在金陵大學當助教時管理過生物統計和田間技術的實驗課,他的碩士論文是關於格子方的設計與分析,之後又有一段時間專修生物統計學,在這一學科領域有一定的造詣。回國後在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初,針對當時作物遺傳育種工作者數理統計知識普遍欠缺這一問題,他曾在所在單位多次舉辦培訓班,講授生物統計學,並撰文介紹和普及一些常用的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方法,對提高作物育種工作者的研究水平有良好的作用。60 年代初,他又與莊巧生、沈錦驊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小麥性狀遺傳力和親本配合力的研究,把遺傳力的概念及作用介紹到國內,促進了數量遺傳學在中國作物育種領域的套用研究。“六五”全國小麥育種攻關期間,在陝西楊陵組織召開第一次大型學術討論會後,他與莊巧生共同主編《小麥育種理論與實踐的進展》論文集,推動了協作攻關單位間的經驗交流。在《小麥育種學》(1978)和《中國小麥學》(1996)兩本專著中各撰寫了品種間雜交育種一章,後者可以說是他一生從事這一專業的經驗總結。
王恆立一生從事小麥遺傳改良工作,曾主持、參與主持和合作育成優良小麥品種20餘個,為中國小麥育種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作出了貢獻。他曾擔任中國農學會和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作物學報編委、作物雜誌主編,農業部小麥生產顧問團成員以及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顧問。1993年王恆立到美國探親,不幸摔倒,腦神經受傷,記憶力明顯衰退,雖經治療身體逐步康復,但已不能在他所熱愛的小麥育種事業中再發揮餘熱,未免使人感到遺憾。
技術成就
王恆立在大學學的是農藝學專業,但對生物統計頗感興趣,做過這門課程的助教。1950年在美國獲取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學位後曾慕名到衣阿華州立大學專攻生物統計學。回國後由於當時該學科受到批判摩爾根遺傳學的株連,沒有用武之地,遂改行從事小麥育種工作。從他回國到退休的40年中,儘管工作地點頻繁改動,但由於鍥而不捨的努力,他終於先後育成了20餘個用於生產的優良小麥品種,其中種植面積較大的有華北187,石家莊52、54,徐州8號,北京8號、10號,有芒白4號,豐抗2號、8號、13號。
石家莊52、54是王恆立早期在石家莊與河北省農科所合作育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品種。
石家莊52的組合是勝利麥×石特14的後代。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前期在黃淮冬麥區廣為種植的北京8號,也是王恆立於1955年春在石家莊配置的碧螞4號×早洋麥的後代。1959年秋他去徐州開展合作育種前,從石家莊帶回近20個他認為表現突出的F3代株系,其中的一個株系後來經在北京進行兩次個體選擇育成了北京8號。該品種與石家莊54是同一組合、不同F2單株的後裔,其突出優點是早熟、高抗條鏽病、籽粒外觀品質好,適應性廣。
石家莊54的組合為碧螞4號×早洋麥,該二品種對條鏽病和稈黑粉病抗性強,稈較強,口緊不落粒,早熟,適應性好,比對照碧螞1號增產15%以上。石家莊52水旱地均可種植,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石家莊54稈較矮,抗倒伏,適宜水澆地種植,70年代初在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推廣,年最大面積曾達133萬公頃以上,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徐州8號是王恆立在徐州早期育成的另一具代表性的品種。王恆立赴江蘇省徐州設點,開展協作育種工作。利用1959年從石家莊帶去的碧螞1號×蘇聯早熟1號組合的早代材料繼續選育而成的。1962-1965年在江蘇淮北片良種區域試驗,比對照碧螞1號增產24.5%。徐州8號主要分布在淮北和魯南,年最大推廣面積達33萬公頃以上。
作為課題組的主要成員,儘管在所外蹲點,他對豐抗8號、2號、13號等品種的選育與推廣還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經常給予關心與指導。這批品種後來分別獲農業部及北京市技術改進一等獎和農業部技術進步三等獎。此外,他還參加了華北187(北京50年代中後期推廣)、有芒白4號(北京70年代中後期推廣)等小麥品種的決選和示範推廣工作。
“搞育種的思路要開闊,做法要靈活”,這是王恆立對青年育種工作者最愛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在育種工作中的一些經驗談。
他在育種中善於根據所研究的問題和具體條件採用相應的策略,並隨時注意吸收經驗而不拘泥於習慣做法。下面是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剛參加課題工作的年輕人對育種材料不熟悉,在選用雜交親本和配置組合時往往不知所措。王恆立則強調提出將親本材料按其主要性狀或特點進行歸類,如矮稈、早熟、抗病、豐產、優質類等,每類再以其綜合性狀或豐產性分別予以加權,然後根據育種目標擬定可供採用的組合模式,在此基礎上依照每種模式中各類材料得分的情況進行篩選,最終確定最優方案。這樣就可以在五花八門的品種材料中理出一些線索,也便於年輕人順應性狀形成與發展的規律,總結提高親本選配的經驗。
見矮就留。70年代初,王恆立被派到北京市東北旺公社試驗站蹲點搞小麥育種。那時受趙洪璋育成矮豐3號的啟發,看到黃淮冬麥區已逐步實現半矮稈化,而北部冬麥區尚遲遲未動手,於是決定開展矮化育種工作。他以曾在山東生產上畝產千斤的中稈品種蚰包為親本配製了幾個組合,發現其F2代出現極少數矮稈超親的單株。鑒於北部冬麥區還沒有較好的矮稈或半矮稈親本,而且半矮稈性狀屬隱性遺傳,並從已有的材料看,還不是單基因控制的,為了在矮化育種的開始階段突出矮稈目標,並力求與其他優良農藝性狀相結合,便作出在F2代“見矮就留”的決策,以便在下個世代通過基因重組而逐步改造。依據這一指導思想,王恆立所在課題組率先在北部冬麥區育成了一批以蚰包/036、5238/036為代表的半矮稈材料。這批材料株高75~80 厘米,越冬性好,抗條鏽病,中熟,落黃好,成熟正常,後為北京地區的矮化育種打下了材料基礎。利用這些材料隨後育成了可在北京郊區套用的第一個半矮稈品種冬協2號。河南省農科院用蚰包-036//山前麥中選出的#9615品系作親本,先後育成了豫麥13、豫麥23等頗有影響的高產品種在河南廣為種植。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一實踐進一步明確了在矮源不豐富或不理想的情況下開展矮化育種,配製組合不一定非局限於矮/矮或矮/中高模式不可,帶有矮稈基因的中/中或中/中高模式只要處置得當,也可以得到農藝性狀好的半矮稈後代(儘管比例小),但在配置這類組合時要注意選用綜合性狀優良的親本,而且F2代分離群體要大。
捻穗授粉。20世紀70年代初,墨西哥INIA專家訪問中國,在北京市東北旺公社試驗站示範介紹了捻穗授粉法,很多人只是看新鮮,對此法抱觀望態度。王恆立則一眼看中,力主採用。實踐證明此法快速、高效、結實率好,隨後迅速被育種單位所採用。
穴播早代材料。80年代初,王恆立從文獻上了解到國外有採用穴播法種植F3代及以後材料的做法後,立即引用以取代習慣上的點播法,並在安陽開展試驗,取得了一系列數據,認為此法在矮化育種上有其利用價值,因為半矮稈基因型的分櫱多斜出,與高稈分櫱的上舉長相不同,可以區別開,而穴播則可大大節省用地且能保證全苗。此法之長短且不論,這種大膽嘗試各種方法的舉動足以表明王恆立對育種材料處理的靈活多樣性。
簡歷
1919年7月10日 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
1934-1936年 在上海育才中學學習。
1936-1937年 在上海浦東中學學習。
1938-1939年 在萬縣金陵中學學習。
1939-1940年 在永川第三中山中學學習。
1940-1944年 在成都金陵大學農藝系學習。
1944-1948年 任金陵大學助教。
1948-1950年 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
1950-1951年 在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進修。
1951-1955年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技術員。
1955-1980年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
1980-1981年 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進修。
1981-1990年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
1990年 退休。
主要論著
1 王恆立.早洋麥在河北省安國縣發展的可能性.農業科學通迅,1953,328~330
2 王恆立等.1954年河北省安國基點早洋麥示範工作報告.農業科學通迅,1954,611~614
3 王恆立.小麥有性雜交選種的幾個田間技術問題.農業科學通迅,1955,595~596
4 王恆立.目前田間試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其初步改進意見.農業科學通迅,1956,516~519
5 王恆立.人民公社各種作物大面積產量估計方法.農業科學通迅,1959,480~481
6 莊巧生,沈錦華,王恆立.自花傳粉作物性狀遺傳力的估算和套用.作物學報,1962,1(2):179~196
7 莊巧生,王恆立等.冬小麥親本選配的研究.Ⅰ雜種第一代優勢和配和力的分析.作物學報,1963,2(2):117~129
8 王恆立等.冬小麥性狀遺傳力的初步研究.作物學報,1963,2(2):177~184
9 王恆立.品種間有性雜交.小麥育種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76,46~82
10 王恆立.北京地區小麥矮化育種的初步經驗.作物學報,1981,7(2):101~109
11 王恆立.我國小麥育種協作攻關的進展.見:慶祝建國三十周年農牧魚業科學技術成就徵文彙編,1984
12 王恆立.改進小麥育種方法的探討.中國農業科學,1987,20(6):1~9
13 王恆立.小麥育種若干技術和策略問題的探討.見:小麥育種理論與實踐的進展.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7,1~20
14 莊巧生,王恆立.小麥育種理論與實踐的進展.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7
15 王恆立.開展小麥超高產育種之我見.作物雜誌,1990(1):6~7
16 王恆立.小麥白粉病防治對策.作物雜誌,1992(1):1~2
17 王恆立.品種間雜交育種.見:中國小麥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31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