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莊

王官莊

王官莊鎮是清河縣下轄鎮,轄22個行政村(19個自然村)。1958年屬清河公社,1961年建王官莊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建鎮。 王官莊地勢平坦,有部分沙鹼地,總面積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680畝,其中水澆地25392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穀子、棉花等。1949年糧食畝產不足50公斤,1989年糧食達345公斤。鎮辦企業有修造站、磷肥廠、磚瓦廠、摩托接線廠等。有中學2所,村辦國小23所。縣醫院分院1所,村辦醫療疲勞22個。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王官莊鎮位於河北省清河縣城西南9公里處,東為壩營鄉,南為孫窪鄉,西與小屯鄉相接,北鄰城關鄉、馬屯鄉。

人口

王官莊鎮有5943戶,共有2116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40人。

交通

邢台至德州公路在鎮中大街穿過,鎮與鄉、鎮與村有公路相通。

行政區劃

王官莊鎮所轄行政村情況:

王官莊1961年公社規模調整時,分為王官莊一、二、三、四行政村。每逢農曆五、十日為集市。王官莊一村有241戶,800人;耕地1357畝,其中水澆地1099畝。二村有295戶,1173人;耕地1511畝,其中水澆地1150畝。三村有178戶,676人;耕1119畝,其中水澆地940畝。四村有259戶,882人;耕地1547畝,其中水澆地970畝。個體商業有菸酒、日雜、食品加工、飯店、木材、家庭工副業有摩托拉線、汽車配件等。據傳,村莊分別建明清以前,祖居,因村北有800畝官地,得名王官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地四角上尚有四塊界石。

大簡莊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3.5公里處。有284戶,986人;耕地1922畝,其中水澆地750畝。家庭工副業有摩托拉線、汽車配件。大簡莊、小簡莊兩村簡姓系同宗,台祖於明初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先落戶於楊屆,第二世簡氏宗族中的一支遷到此地。另一支遷居楊廟西南0.5公里處建村,均取名簡莊,因此村較大,故名大簡莊,另一村名小簡莊。

馬廠村位於鎮政府北部,其中心在鎮政府駐地北2公里處。有172戶,686人;耕地1198畝,其中水澆地660畝,有果園1處,主產蘋果。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據傳村莊處於800畝官地里,官家為放御馬,在此建有廄廠(馬棚),故得名馬廠。居民原有徐、袁兩姓。明萬曆時,又有山東登州移民韓氏與山西移民薛氏先後遷此定居,沿用舊名至今。

樓官莊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3公里處。有353戶,1329人;耕地2616畝,其中水澆地1250畝。據傳,村莊建於明朝以前因村中有99樓而得名。楊、鞏兩姓,明永樂時由山西洪洞縣遷入。

後於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1.7公里處。有252戶,1329人;耕地2616畝,其中水澆地650畝。家庭工副業有摩托拉線等。據傳,該村榆林村,明永樂年間,移民邱伯時由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明萬曆時移民張、蘇氏等先後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形成南北兩村,北村稱後榆林,南村稱前榆林,後雅化為前儒林。由於“榆林”、“儒林”的兒化音“於兒”相近,簡單易寫,故演變為前於,後於。

前於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1.3公里處。有226戶,966人;耕地1878畝,其中水澆地1200畝。家庭工副業摩托入線。沿革見後於。

西王官莊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1公里處。有292戶,880人;耕地1498畝,其中水澆地1350畝。有磚廠1座。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村莊建於明朝萬曆前。因世居王姓並居於800畝官地邊緣而得名。

小王莊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偏南1.8公里處。有121戶,371人;耕地538畝,其中水澆地250畝。家庭工副為摩托拉線。明永樂間山西洪洞縣移民王躍遷此定居,後有馬、張、徐、李等氏遷來,因王姓最早,定名王家新莊,後改為王家莊。因村莊小,又小王莊。

西小官村 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偏南2.7公里處。有144戶,581人;耕地1061畝,均為水澆地。有磚廠1座。家庭工副為摩托拉線。據傳,村莊建於明朝以前,原名西小官營,有土民陳簡兩姓居住,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劉、趙兩姓遷此定居,劉氏戶大,故改為劉家小官營,1945年按方位改為西小官。

中小官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偏南3.2公里處。有344戶,1098人;耕地1991畝其中水澆地1900畝。家庭工副業有汽車配件、摩托拉線。明永樂年間,山西益都縣達磨山前移民李氏一家遷此定居,因西鄰劉小官營,故定名李小官營。後又有遼寧省瀋陽移民趙聚,山西移民吳氏遷此定居,取名為中小官。

東小官位於鎮駐地東偏南4公里處。有124人;耕地1064畝,其中水澆地500畝。家庭工副業有汽車配件、摩托拉線。據傳,村原名劉家崗,因祖居劉氏而得名,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李氏一家定居,改名為李小官營,1945年按方位簡化為東小官。

杜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1.7公里處。有142戶,481人、耕地670畝、均為水澆地。家庭工副業有摩托拉線。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且氏一家遷此定居,以姓氏定名杜家村。

葛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2公里處。有217戶,736人;耕地1205畝,其中水澆地850畝。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明永樂年間,葛全、葛井兄弟兩個由山西葛家崗遷此定居,以姓氏取名葛家村。

田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南偏東2.3公里處。有407戶,1566人;耕地2193畝,均為水澆地。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明永樂年間,田茲一家從山東省遷此定居,以姓氏取名田家村。

張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2.5公里處。有144戶,468人;耕地711畝,其中水澆地472畝。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移民張氏、王氏先後遷此定居,故名張家村。

四家務村位於鎮政府駐地地東南2.7公里處。逢農曆三、八日為集市。有467戶,1498人;耕地2794畝,其中水澆地1994畝。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個體商業有菸酒、百貨、日雜、飲食等。據傳,該村原名司家塢,有土民司氏居住。清順治年間演變為四家務。

郝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南3公里處。有125戶,480人;耕地1158畝,其中水澆地400畝。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村莊系土民郝氏所建,故名郝家村。

楊莊位於鎮政府駐地南3公里處。有565戶,2094人;耕地2671畝,其中水澆地2533畝。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據傳。村莊建於明代以前,原名楊家莊,後簡稱楊莊。

大寨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1公里處。有609戶,2094人;耕地3957畝,其中水澆地2500畝。家庭工副業摩托拉線。村莊建於明永樂年間,山西移民薛、馬兩姓遷建村,相傳戰國時大將廉頗曾在此安營紮寨,故取名大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