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程
主講過《作物生態學》、《中國農業》、《耕作學》等6門課程。
個人成就
著有《中國農業問題、潛力、道路、效益》;參加《中國耕作制度》、《耕作學》、《技術經濟手冊》(農業卷)、《生存、改革、發展》等14本專著與教材的編寫,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他提出“用要素組合理論指導農業現代化”,並繪出全國12個類型區要素組合水桶模型,對於定量化確定農業發展的限制因子,指導農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提出西藏農業發展最佳化要素組合“改調糧為調肥”。他將現代科學方法與計算機套用於耕作制度的研究與教學,並在國內新開了“耕作制度研究與最佳化方法”課,顯著提高了傳統學科量化水平。先後獲農業部科技進步獎(3項)、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北京市優秀教師等10餘項獎勵。享受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