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王安石全傳:從懵懂少年到變法名相(傳記館)》編輯推薦: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縱觀王安石的傳奇一生,領略變法名相的處世哲學,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讓王安石存官場中獨領風騷;胸懷大志的王安石如何在百般陽撓之下實施自己的政治抱負: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為何屢遭守舊者的反對;心繫國家的王安石如何造福一方;心懷天下的王安石為何多次辭官罷相;歸隱之後的王安石又是如何蒼涼地度過餘生的……讀王安石,就是讀他的從政智慧和處世哲學。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識和魄力,受命於北宋王朝的衰敗之際,決心力挽狂瀾,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對於傳統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無疑進行了猛烈地抨擊。他整飭朝綱、鞏固邊防等一系列措施卻也讓北宋王朝出現了短暫的生機。從這一點來說,他的功績又是難以磨滅的。
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場中獨占鰲頭進行改革的?歷經變法失敗和喪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潛心向佛、撫慰傷痛的?對於這些問題,《王安石全傳:從懵懂少年到變法名相(傳記館)》將做詳細的解答。
圖書目錄
上篇 少壯自負,與日爭輝
第一章 荊公非凡的少年路
第一節 盛世奏響的悲歌
第二節 韶州三年塑性格
第三節 巧遇博弈傷仲永
第四節 少年才情領風騷
第五節 人生轉折的風雨
第二章 登龍門,欲展宏圖
第一節 初涉政壇,臥薪嘗膽
第二節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第三節 短暫京官,屢求外任
第四節 空負報國之志,難遇知音明君
第三章 熙寧執政巧謀合
第一節 胸懷天下的萬言書
第二節 丈夫出處非天意,猿鶴從來不自知
第三節 帝聞聲譽見其人
第四節 遇明主,欲行新法
第五節 響亮的“三不足”口號
中篇展翅翱翔,空留余恨
第四章 心繫蒼生,清廉為官始變法
第一節 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北宋
第二節 變法彰顯其本質
第三節 眾建賢才,人才迫切
第五章 日落西山終歸敗,一人之力終歸小
第一節 黨派之爭互交鋒
第二節 元祐更化廢新法
第三節 君臣失和動根基
第四節 用人不當,可恨惠卿
第五節 被呼拗公,大賢之玷
第六節 不諳政治,終成遺憾
第六章 壯志未酬,淚灑官場
第一節 屢上辭呈,君臣相惜
第二節 辭相成功,告老金陵
第七章 鐘山隱居,夢歸故里
第一節 無官身輕,賦閒金陵
第二節 息影山林,談詩論佛
下篇 悠悠千祀,間生偉人
第八章 讀書要學王荊公
第一節 創作與生活
第二節 好學不倦
……
附錄一
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
序言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進士。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並支持武取西河等州,扭轉對西夏作戰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政推行迭遭阻礙。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再相,熙寧九年再罷,還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王安石是中國封建社會官吏史上的一個傳奇,他以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創造了中國變法史上的一個奇蹟。
王安石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代。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在他所處的11世紀,中國曾經出現過一個巨大的轉機——由封建農業文明向科技制度文明轉變,有過成為第一個具有新體制、新文化、新技術的國家的機遇。王安石似乎也看到了這一次機遇,因此他竭力推動改革,試圖把中國引向這個嶄新的方向,他的思想和實踐在某種程度上也適應和推進了這個轉變。為了適應這個轉變、把握這個機遇,他緊緊圍繞富國強兵這一目標,變法立制,開始了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安石變法”。憑藉著“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他站在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上。他是中國歷史上提出“人言不足恤”思想的第一人,他被革命導師列寧稱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雖然他的努力已經大有成效,卻又不得不接受功敗垂成的命運。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如果他成功了,中國的命運也許就會發生重大轉變,也許資本主義制度會在中國率先建立,科技與制度文明會戰勝馬蹄與武力的征服,人類歷史也許會因此而重寫……
生生不息、日新月異是天地自然的特性。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變化是自然的規律,改革是時代的要求,創新是國家的生命之源。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都處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商鞅變法持續七代,成功了,社會大步向前發展,遙遙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王安石變法只經歷一代,失敗了,社會急轉直下,中國衰退了八個世紀。對於這兩次巨大反差的改革,難道不應該總結其豐富的經驗和慘痛的教訓嗎?
王安石是一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從古至今對他的評價似乎是貶多於褒,但他提出的改革方案卻在中國改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文學領域,王安石亦是大放異彩,無論是詩、詞還是文章都富於理趣,其飄逸飛揚的文字讓人真正感受到他的特立獨行。他對於國家以及人民的那份質樸的情懷讓人為之震撼、為之傾倒,而正是因為這一切,才使得他的詩文獲得了不竭的生命,被人們傳誦至今。
本書以質樸的語言和充滿感情的筆調,對王安石的一生進行了概括描述,對其淵博的學識、堅毅的品格、執著的精神、超然的境界等,進行了深人淺出的介紹,力求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筆者在撰寫過程中除以正史為基本資料外,亦參考了不少筆記、文集及野史,目的在於增加該書的趣味性與可讀性,使讀者多方面領略王安石這位風雲人物的風采。
李建華 侯小明
2011年3月於東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