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再扶漢室》人物
王安,鄴郡太守,小說《再扶漢室》諸侯之一,雖然鄴郡太守王安沒有列入“再扶漢室十八鎮諸侯”,但是鄴郡太守王安在小說中所起到的作用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個關鍵點、楔入點。
介紹
鄴郡太守王安,在小說《再扶漢室》第19章大破燕趙,燕趙聯軍採取迂迴戰術——“緩駐黎山,欲抄漳水",這雖然在張明叔的分析下存在著嚴重的戰略上的短板,但是在戰術上不失為一招很厲害的計謀。見招拆招,張明叔進行了周密的應對措施:第一,採取戰術撤退,與解決齊國問題結合起來,“我可詐退,偽救齊地,彼必大進",這是張明叔在自身所做的努力;第二,主要就是命令鄴郡、邯鄲方向的王安、唐泰“引鄴郡之兵取洹口以斷其歸",這是非常具備戰略性眼光的戰術。
王安,作為鄴郡太守,為什麼在小說《再扶漢室》中具有特殊性的重要作用,那就是小說預先所設定的政治中心——神都練陽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正是由於這箇中心預先確定了下來。所以這個楔入點選擇在鄴郡、選擇在王安這個人物身上,是有這個地理坐標標桿作為基礎。
相關聯繫
唐泰,邯鄲太守,極王奪位之後,大肆屠殺舊臣,其中就包括作為陳皇后親信——邯鄲太守袁韻,這從小說第17章中李封與陳唐對白當中可以看出來;
鄴郡,在小說《再扶漢室》中作為小說政治中心——神都練陽的衛星城,在小說第19章大破燕趙,作為極為重要的楔入點,在小說中作為一個重要地理坐標而極具技術性寫作橋段。
相關文獻節選
明叔曰:“笑燕趙賊酋栗、王之輩不曉兵機,若將一旅往取神都,鬼神難救。彼卻緩駐黎山,欲抄漳水以圍我,大謬也。吾今扼其咽喉,使其進退不得,我可詐退,偽救齊地,彼必大進。吾已令唐泰、王安引鄴郡之兵取洹口以斷其歸。周近、基太渠左右夾擊,吾自引大軍反攻其前,四面之勢,敵必大亂,既破燕軍,再討齊國,大功可成!”
倉曰:“太傅果有良謀,可速發之!”明叔傳令黎山兵退。早有探馬報知燕軍。王奉笑曰:“簡至光得志於齊,老賊必舍而回救,以保東海無虞,我可乘機進取黎山,就食敵糧,力克神都,以成王業!”董增曰:“不然,某素聞老賊多謀,四方英雄折於其手者眾。無敵退去,恐有詐!”奉曰:“彼急於救齊地之危,何詐之有!公等如怯,某自引一軍去,勝負吾自當之,不累諸公!”
栗燔曰:“董公之言甚是,公不可孤入,吾當帥大軍繼之!”奉大喜曰:“公如此仗義,破彼軍必矣。”增曰:“既二公如此,某願共禍福,然切不可輕敵!”奉曰:“公視張賊如神,吾獨視如無物,來日必生擒之,煩董公殿應,看我大戰!”增不悅,只得從之,燔自稱燕王,奉為大司馬,增為司徒。以栗燧為先鋒,帥五千軍取滑州。磐軍不戰而走,連棄大營十七座。栗燔、王奉至,觀其營寨,見灶日增五千。燔曰:“老賊每日增兵,不可輕追!”
奉大笑曰:“大王誤矣,吾料老賊虛張聲勢,齊地必急,故用耿恭減卒增灶之法。我豈能中計,當整軍擊之,取神都反掌耳。”燕軍直達東郡。探馬來報,濟、濮一帶,磐軍大陣嚴整有法,全不似敗兵。奉猛省曰:“吾軍深入敵境,恐後路有恙!”燔曰:“不如屯住以觀動靜!”人報磐將唐泰、王安已斷洹水歸途。燔大驚,以燧為殿後以當明叔,自與王奉回軍黎山。不料磐軍細作混入燕軍,散布流言:“燕境盡失,先歸無罪,遲者連坐!”軍士散去大半。奉大怒,拔劍殺人約束,燕軍不戰自潰。張明叔以養逸之軍回戰。 (小說《再扶漢室》第19章大破燕趙·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