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臣

王培臣,1914年生,福建上杭人。1929年參加農民暴動後編入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方3年游擊戰爭,經歷過皖南事變。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正師級幹部、老紅軍、離休幹部(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

人物簡介

王培臣,1914年生,福建上杭人。1929年參加農民暴動後編入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方3年游擊戰爭,經歷過皖南事變。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正師級幹部、老紅軍、離休幹部(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

主要經歷

建國前

歷任紅軍文書、連長、營教導員、團總支書記;新四軍2支隊司令部測繪參謀、偵察參謀、作戰參謀,3團代參謀長,新2支隊作戰科科長,新四軍司令部偵察科副科長、參謀處2科科長,皖江軍區兼新四軍7師沿江支隊、沿江軍分區參謀長,沿江支隊白湖團參謀長、獨立團團長,7師19旅56團團長;山東野戰軍7師參謀處處長、19旅參謀長,華東第7縱隊19師參謀長、副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25軍73師師長。

建國後

中國人民解放軍25軍73師師長兼南平城防司令員。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26軍副參謀長,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回國後,任解放軍26軍副參謀長兼作戰訓練處處長,26軍76師副師長,濟南軍區守備6師副師長,膠東半島國防工程指揮部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8月28日在三明逝世,享年94歲。

生平事跡

王培臣(1914~2007)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溪東村人,1914年出生於農民家庭。11歲開始學泥工,14歲隨堂叔王仲玉(才溪鄉首任區蘇維埃主席,共產黨員)到南靖縣做工。王仲玉經常給他講窮人為什麼受苦的道理,使王培臣開始懂得些革命道理。1929年7月,王培臣參加了才溪黨支部領導的農民武裝暴動,隨後參加了少先隊。1930年2月,任上才溪鄉蘇維埃政府通訊員。1930年11月,王培臣參加紅軍,分配在工農紅軍第十二軍三十四師一O一團一連當勤務兵。1931年10月,調到十二軍政委譚震林處當勤務兵。1932年1月,調到軍部司號連學吹號。同年4月,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6月調到福建軍區文書訓練班學習,12月畢業後分配到獨立第十師一團三連當文書,不久又調到團部當文書。王培臣作戰勇敢,先後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戰鬥。1933年春參加第四次反“圍剿”戰鬥後,調到紅軍學校第六期學習。同年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紅軍學校畢業後,分配到瑞金以北黃柏補充師當連長。同年12月,又調到紅軍大學第一期上級政治科學習。1934年3月,畢業後分配到中央紅軍補充第三師,先後任營教導員、團政治處黨支部書記、師政治部宣傳幹事。1934年8月底,帶新兵一個營到江西石城補充紅軍第三軍團,途中遭敵機轟射,王培臣不幸負傷,被送到瑞金紅軍醫院醫治。主力紅軍長征後,他在贛南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1938年3月,新四軍二支隊在龍巖白土組建成立,隨後開赴皖南參加抗日戰爭,王培臣任二支隊司令部作戰科測繪參謀。以後調二支隊三團任參謀。1938年冬,日偽2000餘人在敵聯隊長橫山大佐指揮下,分四路奔襲我二支隊三團橫山根據地,在團長黃火星的指揮下,王培臣參加了粉碎日偽對橫山地區“掃蕩”的戰鬥。1939年9月,王培臣改任作戰參謀。1940年4月中旬,日偽2000餘人分三路對我鳳凰山進行第一次大“掃蕩',王培臣參加了這次反“掃蕩”戰鬥。同年5月,王培臣代理三團參謀長。9月中旬,日偽1000多人發動了對我鳳凰山第二次大“掃蕩”,我三團採取破擊、襲擊、伏擊等戰術,經過4天的周鏇,共打死打傷、俘虜日偽軍270多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90餘支,取得了第二次反“掃蕩”的勝利。1940年11月,新四軍軍部在皖南部署北移時,將皖南部隊編成3個縱隊,老三團和新三團合編為第二縱隊(也稱新二支隊),司令員周桂生、政委黃火星、副司令員馮達飛,王培臣任縱隊作戰科長。1941年1月,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駐皖南地區的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3個縱隊共9000餘人奉命北移,從雲嶺出發,繞道茂林前進。1月6日,在茂林地區遭到蓄謀已久的國民黨軍隊8個師的包圍,新四軍被迫自衛。王培臣帶一個偵察班奉命到老三團三營傳達全縱隊行動的作戰命令,同時檢查各營的構築工事情況。13日下午3時左右,石井坑西南的東流山、東北山的白山陣地先後失守,國民黨軍隊向我發起全面進攻,我新四軍軍部被迫退到獅子山,離二縱隊很近。在這萬分危急中,葉挺軍長果斷地下達了突圍的命令,王培臣隨縱隊右路突圍。14日晨,天剛破曉,部隊衝到了章家渡對面的舒溪南岸,國民黨軍新七師早就在章家渡及其附近布防,我部只得強渡。當部隊衝到舒溪中間的沙洲時,遭敵輕、重機槍猛烈射擊受阻,我部遭到較大的傷亡,無力再衝過江上岸。這時王培臣從戰士手中接過機槍,不顧一切地對敵猛射,不幸被敵一顆子彈打傷了右手,只好撤回到南岸。後來,他隨部隊突圍到江北無為縣。從皖南突圍到無為縣的我近千人的隊伍,後來和江北游擊縱隊、挺進團等部隊組成新四軍第七師,堅持皖中抗日戰爭到最後勝利。1941年3月,王培臣在蘇北鹽城華中局黨校學習。同年9月,調任新四軍軍部偵察科副科長。1943年1月,王培臣先後任第七師沿江支隊沿江軍分區參謀長、沿江支隊獨立團團長、十九旅五十六團團長。這期間,參加了粉碎日偽軍組織的兩次較大規模的“清鄉”和“掃蕩”戰鬥,敵軍連續遭我軍沉重打擊後,其士氣一蹶不振。相反,我沿江支隊擺脫了日、偽、頑夾攻的不利地位,變不利為有利,為我軍在這一地區轉入對日戰略反攻創造有利條件。1945年5月,沿江支隊的獨立團一、三營和白湖團三營,由獨立團團長王培臣、主任王榮光和白湖團政委顧鴻率領,二渡巢湖,攻打巢湖北的桐蔭鎮和張家嶺,斃傷俘日偽軍300餘人,繳獲滿載貨物的敵船7艘、輕機槍2挺、步槍100餘支。1945年8月9日,毛澤東主席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從此,抗日戰爭進行到了全面反攻階段。時任十九旅五十六團團長的王培臣參加指揮了從7月份開始進行的巢湖南岸的盛家灣、無為縣城、繁昌的中分徐、巢縣的望城崗、和縣的雍家鎮、含山縣銅城、林頭等戰鬥,並先後攻克了這些地方。在這些戰鬥中,共殲滅日軍2箇中隊、偽軍4個團另6個營13箇中隊,斃傷俘日偽軍1萬餘人,解放國土18000平方公里,使皖中解放區東伸江浦,西至望江,南達繁昌沿江兩岸地區,包圍了安慶、太湖、巢縣等。在望城崗戰鬥中,我五十六團加上配屬的五十五團三營、師部特務營等部隊,在團長王培臣指揮下,採取“攻點打援”的作戰方針,先誘殲援敵,後全力圍攻據點。在敵人外無援兵、內斷糧水、傷亡慘重、驚恐萬狀的情況下,我部乘機向敵發起猛烈攻擊,全殲了守敵。在這次戰鬥中,殲滅偽軍第三軍第四師第十二團全部和巢縣保全團一部共1300餘人,俘敵副團長以下1000餘人,繳獲重機槍30餘挺、步槍700餘支。此戰,對擴大皖中解放區起到積極作用。解放戰爭時期,王培臣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十九師參謀長、副師長、代理師長,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五軍七十三師師長,率部參加了泗縣、淮陰、漣水、魯南、萊蕪、孟良崮、南麻、膠河、萊陽、張店、濰縣、兗州、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戰鬥。1948年11月6日開始的淮海戰役中第二階段的雙堆集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中,王培臣率七十三師於12月6日17時20分開始至18時,共用40分鐘攻克小周莊,全殲守敵第八十五軍二十三師六十九團和二一六師六四八團殘部,除斃傷外,俘敵副團長何企以下1000餘人。10日19時,又迫降敵二十三師大部。至此,我七十三師全殲敵8000餘人,繳獲火炮69門、各種槍2000餘支(挺)、戰馬100匹。在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中,王培臣所在師接受了第二十五軍左翼第一梯隊的突擊任務,在無為縣的姚王廟至漁棚村強渡長江,突破了敵人的江防,迅速從敵人手裡奪取了灘頭陣地,殲滅敵人於第一線後,又占領了三山街要地,會同全軍在灣址全殲敵二十軍等4個師,並率部參加了對南京、鎮江、蕪湖逃敵的大圍殲。隨後率部留在溧陽、廣德、長興、宜興地區執行清剿散兵的任務,經過一周的清剿,肅清了散匪殘部。在整個渡江戰役中,王培臣率七十三師共殲敵6000餘人,俘敵5000餘人,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上海戰役後,王培臣率部到鎮江擔任警備和協助地方建設新區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培臣歷任師長、軍副參謀長兼作戰訓練處長、膠東半島國防工程工區參謀長、七十六師副師長等職務。1955年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91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7年8月28日,王培臣同志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9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