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熙

王厚熙,男,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是北京礦業學院體育輝煌的奠基者,首任體育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厚熙,男,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王厚熙教授是北京礦業學院體育輝煌的奠基者,首任體育主任。
1919年,生於河北靜海。
1943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
北京礦業學院初建時期,時任體育主任的王厚熙先生就卓有見地意識到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必備高素質的體育人才。於是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王厚熙先生將多次代表中華民國參加遠東運動會和東亞運動會的籃球國手王堪若,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籃球國手、主力中鋒劉寶成,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的高才生張嘉義、馬中華等一批頗有見樹體育人才和優秀畢業生招募旗下,為鑄就北京礦院體育輝煌儲備了高水平的人才資源。
1953年中國礦大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成為北京“八大學院”之一。隨著學校的發展和壯大,北京礦業學院的吳子牧院長、魏民副書記、何杰副院長等領導基於對學校體育的深刻認識,將體育作為學校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方面給予高度重視,時任體育教研室主任的王厚熙先生則是學校體育全面開展的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而一本本、一頁頁王厚熙先生親手撰寫的北京礦業學院體育課教學大綱、民眾體育開展規劃、代表隊組織訓練比賽章程、學校體育工作開展請示報告以及長達數十頁的各項工作總結,無不展現出王厚熙先生的智慧和辛勞。
在王厚熙先生的具體組織實施下,學校體育工作受到了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的賀信嘉獎,並獲得國家體委頒發、國務院副總理賀龍元帥授予的“全國體育運動紅旗學院”稱號,成為“八大院校”之首,雄霸北京,享譽全國。
可以說王厚熙先生為北京礦業學院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但更加使人難忘的是他對年輕人的培養和教誨。文革十年,這位為學校體育工作兢兢業業貢獻、盡心盡責工作的體育教研室主任也成為‘革命’的對象。
1976年—1977年,學校先後分配來了“革命”模式下高等教育培養的三名年輕體育教師,王厚熙先生不僅沒有鄙視他們,而且好似獲得希望一樣,對他們孜孜不倦地教誨、身體力行地培養。在當時十分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先生以父輩的關愛和長者胸懷幫助三名年輕體育教師提高專業素質,不僅進行理論和技術技能的講解指導,甚至還以年逾六旬之身親自為三位年輕教師做動作示範、言傳身教……
王厚熙先生這份身體力行的責任感和培養後輩的使命感在後任的張文郁、馬中華、張慶權等體育領導人都得到了繼承和體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