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他總是背著一個龐大的野餐包,蓬鬆的頭髮下面架著一副深度眼鏡,包里除了大量的書籍外,衣服、鞋子、礦泉水、手電一應俱全,有時甚至裝著他最喜歡的炸雞翅。這個學生叫王力樂,他不僅在一中是名人,即便在外校的理科老師當中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之所以被同學戲稱為“牛人王”,不是因為他的扮相,而是由於他傲人的成績。
高中三年,他先後在各學科競賽中獲得十幾個獎項。在全國高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競賽中均獲得省級賽區一等獎,除數學外其餘三科都是一等獎第一名。2007年,他代表貴州省參加第24屆全國高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在全國177名參賽同學中以37名的成績獲得全國物理競賽二等獎,當場保送清華大學。
學習方法
動機+毅力
王力樂是一個性格堅毅的人,他吐露的每一個字都帶著強大的自信。他的父母都是工程師,由於平時工作忙,父母很少有時間輔導他。王力樂說,自己從國小開始就是出名的“無人管兒童”,很多時候,生活上都要自己照顧自己。王力樂說,學習離不開老師的教學,但是要拿到好的成績,自己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
談到自己的學習方法,王力樂總結為動機和毅力。他說,首先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要牢固掌握,聽課、抄筆記、思考、複習是必須的階段。其次便是進行適當的訓練。“乾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強烈的動機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王力樂說,同學們應該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比如,自己剛上高中時目標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上到了高二希望在學科競賽中獲得獎項,使得高考時可獲得加分。“目標動機是追求成功的動力,有了動機便會一心一意地追求既定的目標。”要在學習上拿到高分,能否持之以恆是關鍵。
王力樂說,在學習上不可能找到那種既輕鬆又有效的捷徑,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王力樂從進入高中開始便有相當的學習強度,進入高二後,他連唯一的愛好——打桌球也放棄了,每天除了6個多小時的睡眠以及吃飯外,至少保持1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高三下學期,僅數學一科,王力樂就做了大約有1800多道題,相當於80多張卷子。但他卻說自己的努力還不夠。
王力樂說,做題目首先要保證一定的量,之後才能談質。但也不能瞎做,首先看像不像高考題,至少要有一定的難度,否則等於浪費時間。
物理實驗室搬到家裡來
王力樂最拿手的科目可能要數物理,2007年11月份參加24屆全國高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獲得了二等獎,也就是在那場比賽上他被在現場的清華大學的老師看中,保送該校的數理技術科學專業。
王力樂不僅喜歡物理,更喜歡物理實驗。國中時他就在家裡配置了一個化學實室,配備了教學中常見的20多種藥品和各種器皿。高中時,他又花了3000多元在家裡配置了一個物理實驗室,購買了全套的光學和電學的實驗設備。凡是在學習中遇見了難題,他便會跑到實驗室,自己動手尋找答案。
三條“學習經”
被同學看作“非常人”的王力樂,在談到他的學習經驗時,毫不猶豫地說“首先是要足夠努力”。努力的含義除了保證課堂上的有效聽課外,課後還得做大量的習題,特別是數學,做多少題都不為過。王力樂說,“對數學獲得理性認識容易,而感性認識除了天賦外,就得從反覆的習題中來”。許多人認為,尖子生一定是靠科學的學習方法取得的高分,王力樂並不認同這一觀點。他說,學習當然得講方法,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努力,沒有練習量的堆積,僅靠學習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備考期間,僅數學他就做了90多套習題。王力樂認為,有些人片面追求學習方法,其實是不願下工夫,任何天才都得靠勤奮。
自主學習是王力樂的又一條學習經。因為對數理化學科的喜愛,王力樂提前學習了這些學科的相關內容,一般是在參加競賽的一年半以前,對這些學科已基本掌握,再加上不斷的實驗,練習和對知識的拓展,到競賽或考試時,差不多就能做到遊刃有餘了。王力樂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在別人看來有些“瘋狂”,他自己卻是樂在其中。
王力樂說,平時的積累非常重要。注重積累,是他的第三條學習經。他經常看一些文摘性的雜誌,看之後進行思考,他認為只看不想是沒有用的。比如今年作文題的素材,王力樂就曾經讀到過,而且還進行過“人的善意需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思考,所以在寫作文時沒花過多的時間。就英語而言,辭彙和詞組的積累也很重要。王力樂說,他的作文和英語的學習,還得益於作文班的楊文立老師和百年英語的何訊老師,他們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讓他受益匪淺。
獲獎“專業戶”
高中三年,王力樂幾乎成了“獲獎專業戶”,無論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還是英語競賽,他都能拿獎,從全省的一等獎,到全國的二等獎,三等獎,拿了一個又一個,而每一個獎項都可以獲得高考加分。對大多數考生來說,能獲得一個加分的獎項,就足以讓人自豪。看到一大堆屬於王力樂的獎狀獎牌,記者和他開了個玩笑:“王力樂,你可以加兩三百分喔!”王力樂很靦腆地笑了:“加分不累計的。”
王力樂的諸多獎項,沒有絲毫功利的色彩。不斷參加競賽,完全是出於對這些學科的熱愛。去年在寧波參加全國物理競賽時,他認為自己設計的電路比老師給出的更為合理,就採用了自己的方案,結果丟掉13分,以4分之差與一等獎擦肩而過。對此,他並不後悔。王力樂的理科成績,遠在同齡學生之上。在去年全省物理競賽複賽時,物理理論王力樂是第一名,117分,而第二名才45分。梅花香自苦寒來,為了參加競賽,他曾經連續兩周每天學習16個小時。
未來目標
將致力於基礎學科研究
其實高考對王力樂來說,只是為“證明一下自己”,因為他早已被保送清華大學,而且是他最喜愛的數理基礎科學專業。
按照他的成績,完全有實力選擇香港高校並拿高額獎學金,但王力樂卻有自己的思考。他認為香港高校的研究實力並不一定比國內高校高。而同時,深受傳統教育的他認為國內高校的中國文化背景更為深厚,所以他選擇了清華,並且是不被尖子生看好的專業。
從事基礎學科研究也許將會面臨枯燥而清貧的生活,王力樂對此已有思想準備:“要在這些基礎學科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或許在我們這一代都還做不到,但我們願意為此而努力。”王力樂和幾個與他一樣熱愛基礎學科的同學這樣描述他們的未來:“不是倒在實驗室就是倒在講台上”。如此悲壯的語言出自一個18歲的學生,不免讓人心生敬意。
在同學眼裡,王力樂一定是能成大器的人。高考一結束,同學們就把他的文具盒、書本等學習用具一搶而空,說是要好好珍藏。同學用這種方式表達對他的敬重,老師則是這樣評價他——“貴陽一中多年難遇的優秀學生”。
王力樂 貴陽一中的“牛人王”王力樂——貴陽一中的“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