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仰仁

王仰仁,男,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天津農學院水利工程系水文教研室主任。中國農業水土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農學院學報編委會委員,天津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

簡介

王仰仁,男,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天津農學院水利工程系水文教研室主任。中國農業水土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農學院學報編委會委員,天津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

履歷

1983年畢業於太原理工大學農田水利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3年至1996年就讀於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1年至2005年就讀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水土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方向:節水灌溉理論與新技術。

主要業績: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分養分脅迫對冬小麥光合產物分配影響的模擬研究》(編號50679055)和《不同地下水埋深農田水量轉化與作物水肥鹽環境調控技術研究》(編號:3940428)等項目,參加了國家“863”項目《華北半濕潤偏旱井灌區及旱作區節水農業綜合技術體系集成與示範》(項目編號:2002AA2Z4311)等多項國家和省科研任務,獲省部級獎勵10餘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主編專著《山西農業節水理論與作物高效用水模式》,參編6部。發表學術及教改論文53餘篇,SCI、EI、ISTP收錄14篇。獲山西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山西省青年科技獎,山西省青年先進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教學工作

本科課程 農田水利學,運籌學

研究生課程

四、主要研究領域或方向

研究領域:水資源高效利用

研究方向:節水灌溉理論與新技術

五、學術及科研項目

? 承擔的主要科研及教改項目有:

1.水分養分脅迫對冬小麥光合產物分配影響的模擬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50679055,主持)2006.1-2009.12。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940428)“不同地下水埋深農田水量轉化與作物水肥鹽環境調控技術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水利部2005年度大禹水利科技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3. 國家“863”項目《華北半濕潤偏旱井灌區及旱作區節水農業綜合技術體系集成與示範》(項目編號:2002AA2Z4311)(主要參加人)。

4. 灌溉施肥動態決策及其實施模式的研究,天津市套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畫項目(2010.1-2012.12)(契約編號:10JCYBJC09400),主持。

5. 設施農業現代化節水灌溉新技術示範,天津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項目(編號0801140)(2009.4-2011.12,主要參加人)。

6. 非充分灌溉預報研究,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編號20090311074,2009.4-2011.12),主要

7. 再生水灌溉農田氮素監測與灌溉施肥制度研究,山西省水利科技攻關項目,(2009.1-2010.12),主要參加人。

8. 濱海缺水地區微鹹水與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技術研究,天津市科技攻關項目(編號06YFGZNC06700),第二完成人(2006.2-2008.12)。

9. 山西省間作套種組合種植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研究,成果獲2002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

10. UNDP項目“山西省巨觀經濟及需水預測模型研究”,獲1997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完成人)。

11. 山西省主要農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研究,成果獲1994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 學術及教改論文53餘篇,SCI、EI、ISTP收錄14篇。主編專著一部,參編專著6部。

專著:

〔1〕王仰仁,孫小平,山西農業節水理論與作物高效用水模式,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8月(主編)

〔2〕王仰仁,作物水分生產函式與非充分灌溉理論,康紹忠主編,農業水土工程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191-236(參編)

〔3〕劉劫常,王仰仁,穀子、高粱需水量與灌溉,陳玉民郭國雙,中國主要作物需水量與灌溉,水利電力出版社,1995年(參編)

〔4〕劉斌,高建恩,王仰仁,美國、日本水權水價水分配(譯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

〔5〕山西省第二次水資源評價,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7(參編)

〔6〕中國主要作物需水量等值線圖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5(參編)

〔7〕山西水旱災害,黃河水利出版社,1996.2(參編)

論文:

〔1〕王仰仁,康紹忠,基於作物水鹽生產函式的鹹水灌溉制度制定方法研究,水利學報,2004.NO.6.46-51

〔2〕王仰仁,李明思,康紹忠,立體種植作物需水規律研究,水利學報,2003.NO.7.90-95

〔3〕王仰仁,雷志棟,楊詩秀,冬小麥水分敏感指數累積函式研究,水利學報,1997.NO.5.28-35

〔4〕王仰仁,楊麗霞,作物組合種植需水量研究,灌溉排水,2000.4.64-67

〔5〕王仰仁,張建中,楊麗霞,作物組合種植需水量與灌溉制度,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0.11.9-11

〔6〕王仰仁,劉斌,山西灌溉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探討,海河水利,2000.5.31-34

〔7〕王仰仁,楊麗霞,胡焱,作物組合種植節水增產試驗研究,人民黃河,2000.11.34-35

〔8〕王仰仁,楊麗霞,農田水分轉化模型參數優選與套用,山西水利科技,2000.3.39-43

〔9〕王仰仁,楊麗霞,農田水分組成及其轉化模型的研究,山西水利科技,2000.1. 58-62

(10)WANG Yang-Ren, KANG Shao-Zhong, LI Fu-Sheng, ZHANG Lu and ZHANG Jian-Hua,Saline Water Irrigation Scheduling Through a Crop-Water-Salinity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 Soil-Water-Salinity Dynamic Model,Pedosphere ,2007,17(3): 303-317

〔11〕王仰仁,孫書洪,再生水灌溉農田氮素監測研究與展望,節水灌溉,2007,第7期

〔12〕胡順軍,王仰仁,康紹忠,棉花水分生產函式Jensen模型敏感指數累積函式研究,瀋陽農業大學學報,2004,Vo.35,No.5~6,423-425

〔13〕孫書洪,王學安,王仰仁,基於作物水分生產函式下的限額灌溉制度最佳化研究,水利水電技術,2005,Vol.36,No.10,105-108

〔14〕趙印英,王瑞芬,王仰仁,山西省灌溉用水定額編制,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4,第12期,36-38

〔15〕孫書洪,孫正清,王仰仁,天津市大港區節水潛力的分析研究,南水北調,2007,第3期,71-74

〔16〕孫書洪,徐廷雲,王仰仁,大港區供用水現狀問題及對策,地下水,2007,第3期,109-111

〔17〕孫書洪,王仰仁,地下水淺埋區土壤缺水條件下植被耗水量模型研究,水利水電技術,2008年第7期,64-67

〔18〕王仰仁,孫書洪,葉瀾濤,李炎,韓娜娜,農田土壤水分二區模型的研究,現代農業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理論與技術,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8.7,392-398

〔19〕葉瀾濤,彭世章,王仰仁,孫書洪,設施栽培春菠菜、冬菠菜需水規律與作物係數研究,現代農業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理論與技術,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8.7,427-432

〔20〕韓娜娜,謝鵬偉,王仰仁,山西省桑乾河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現代農業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理論與技術,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8.7,535-542

〔21〕李炎,王仰仁,遲道才,小麥生長模擬模型的研究進展,節水灌溉,2008,第11期,22-25

〔22〕鄭志偉 , 王仰仁,丙乳水泥砂漿抗硫酸鹽侵蝕性能試驗研究,天津農學院學報,2008.3

〔23〕金建華,劉建廣,孫書洪,王仰仁,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研究,膜科學與技術。

〔24〕王仰仁,孫書洪,葉瀾濤,韓娜娜,農田土壤水分二區模型的研究[J],水利學報,2009,40(8):904-909(EI收錄)

〔25〕王振平,王仰仁,瀟河大壩年徑流變化趨勢研究[J].人民黃河,2009,31(7):33-34

〔26〕王仰仁,解愛國,王文龍等,作物水模型與時段數的關係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0,334(8):16-20

〔27〕王仰仁,李松敏,孫新忠等,基於概念模型的棉田土壤水分變化模擬研究[J].節水灌溉,2010,175(3):8-11

〔28〕王仰仁,周青雲,孫新忠,王文龍等,時段劃分對棉花作物水模型的影響與改進[J]. 農業工程學報,2010,26(10):9-13

〔29〕王仰仁,李松敏,王文龍,孫新忠,韓娜娜等,基於概念模型的麥田土壤水分動態模擬研究[J].氣象,2010,36(12):102-108

六、獲獎情況

(1)山西省間作套種組合種植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獲2002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2)不同地下水埋深農田水量轉化與作物水肥鹽環境調控技術研究,獲2005年度大禹水利優秀科技成果獎和2005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3)山西省主要農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研究成果,獲1994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4)山西省巨觀經濟及需水預測模型研究,獲1997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五。

(5)山西省農業乾旱區劃標準與方法的研究,獲2001年度山西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四。

(6)鹹水灌溉及水鹽動態模型的研究與套用,獲2001年度山西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8。

七、聯繫方式

通訊地址:天津市西青區津靜公路22號天津農學院水利工程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