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仕斌,男,漢族,現年39歲,中共黨員,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第一國小校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在20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他獨創“六步教學法”,為學生創設了自主、靈動、和諧的“語文課堂生態”。先後到全國10多個省市講學、獻課。並多次婉拒北京、成都等地名校的邀請,紮根大巴山區教學一線,甘為人梯,力促教育均衡發展。曾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校長,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達州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教學成果
教學名師 成果卓著
1991年7月,19歲的王仕斌懷著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去點燃孩子的求知慾,放飛孩子們的夢想的教育理想,踏上了他孜孜以求的工作崗位——那是一所地處偏僻、條件艱苦、離家很遠的山區村小。
從那以後的日子裡,他與孩子交流心靈,向名家學習教學藝術,不斷汲取現代教育的先進思想和理念。在20年的教學實踐中,王仕斌正是憑著這些先進的理念和過人膽識,率先在達州展開“樂教、樂學、樂考”的教改嘗試,摸索出了“自讀查閱——質疑思考——小組協作——點撥釋疑——師生交流——拓展延伸”的“六步教學法”,為學生創設了自主、靈動、和諧的“語文課堂生態”。 2002年5月,他代表達州市參加四川省國小語文青年教師賽課獲一等獎。同年10月,作為四川省唯一代表參加全國第四屆國小語文青年教師賽課獲二等獎。此後,王仕斌帶著獨創的“六步教學法”,先後應邀到北京、天津、青島、浙江等10多個省市講學、獻課。特別是,2004年4月,他應邀在天津、鄭州兩地為國際華語優秀課展示活動上觀摩課。全國小語會副理事長鬍富強親自送書並題詞勉勵王仕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原學研室主任程鴻勛也對王仕斌給予了高度評價。為此,《國小教學》雜誌把他作為封面人物並特為他做了專訪。
作為一線教學的名師,王仕斌始終認為,“不搞教育科研的教師是沒有前途的教師,不重視教育科研的學校,是沒有希望的學校!在改革創新的教育大潮中,如果停留在傳統的‘刀耕火種’上,教師只能是一個‘教書匠’,學校只能走向平庸!”
為此,王仕斌潛心語文教學研究,並帶領大家在教學改革中大膽嘗試,勇於創新。他主持研究的科研課題有5項獲四川省一、二等獎,3項獲達州市一等獎。2004年,他主研的《信息化教學與小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研究》獲四川省教育廳科研成果二等獎、達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年,主研的《基於學校教學成果推廣的策略研究》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屆普教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主研的省級課題《信息技術構建和諧課堂的實踐研究》獲四川省教育廳科研成果一等獎;2009年,主研的課題《實施小學生語文寒暑假綜合性作業策略研究》獲四川省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同年,《信息技術環境下國小語文自主學習的策略研究》獲四川省教育廳二等獎。2005年被四川省、達州市教科所聘為省、市級科研課題結題專家鑑定組成員。
在加強教改科研的同時,王仕斌還不斷總結經驗,撰寫了不少科研論文在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獲獎或在較高層次的會議上交流:其中《尊重兒童主體 鑄造良好品格》一文獲全國一等獎並收入《素質教育在中國》;《新課程理念下閱讀教學的策略》一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個人事跡
紮根山區 無怨無悔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仕斌的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和真誠努力,贏得了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也迎來了北京、成都等地的名校盛情相邀。2005年6月的一天,北京中關村三小劉校長被《國小教學》雜誌封面上那位濃眉大眼、幹練陽光的小伙所吸引。劉校長翻開雜誌,一位草根出生卻頗有才華、建樹豐盈的巴山才俊——王仕斌浮現在她眼前。識才、愛才的劉校長立即放下手頭工作,迫不及待的多方打聽王仕斌的聯繫方式,後終通過雜誌主編聯繫上了王仕斌。劉校長的第一句話就是:“小王老師啊,我是北京中關村三小的劉**,我想邀請你到我們學校來參觀、考察”。到了北京,讓王仕斌沒想到的是,劉校長親自到校門口來迎接這位來自大巴山區素不相識的草根青年,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劉校長盛情邀請王仕斌留下來和她共事。面對這個令很多人夢寐以求,飛出山窩窩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家人和朋友都極力支持王仕斌要抓住。經過痛苦的內心掙扎,他最終婉言謝絕了劉校長的盛情相邀,毅然決定留在他難以割捨的家鄉。
工作調動的機會不止一次地擺在王仕斌面前。但他依然選擇站在了家鄉的講台上,依然每天和他的學生們一起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事後,有人說王仕斌太戀舊了,有人說他沒有闖勁,有人說他不善於抓住機會今後一定會後悔的。但他卻說:“我不後悔,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為是大山堅實的懷抱,是這裡的領導、同行和孩子們給了我溫暖,給了我方向,才有我的今天,我要感謝這片土地,我要將這份感激和感動回報給我的家鄉,我的學校,我的課堂!”
以愛為先 甘為人梯
“育人的核心就是愛——對事業的愛,對同事的愛,對學生的愛。”作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國小語文中心教研組成員的王仕斌俯首甘為人梯,對自己的學生和同事傾注了他滿腔的愛。
1993年冬的一個傍晚,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王仕斌,輔導完一個因病而落下功課的學生後,天已全黑。在鳳凰山泥濘的小路上,他一手牽著來接孩子的老人,一手牽著父母離異的孩子,一步一步摸索前行。“孩子,你一定要記住你的王老師啊!”老人轉過頭又動情地說:“王老師,你是難得的好老師,咱孩子碰上你,真是好有福氣啊!”
除了愛,王仕斌還十分注重對孩子的個性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008年,已是通川區一小校長的王仕斌將有“不用紙筆的四則運算”之美譽的“國際數棋”和培養孩子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 “機器人項目”介紹給孩子們。迅即,這些活動在全校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為保證成效,王仕斌擬定了“定人、定時、定點、定內容”的“四定”原則指導開展活動,並對每次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並親自檢查、監督,以推進活動的紮實開展。3年來,孩子們在全國、省市區的國際數棋、機器人等各項競賽活動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全國少年兒童國際數棋全國總決賽”中,共53人(次)獲全國一等獎,學校2次獲全國最佳團體一等獎,特別是在首屆國際數棋比賽中,獲全國唯一一個最佳智囊團獎;在全國機器人競賽中獲一等獎。
王仕斌不僅給學生們以滿腔的愛,對年輕教師的幫助也是愛心有加,使年輕教師在教學能力上紮實穩步地提高。
“那是第一次和王仕斌老師近距離接觸,我上公開課《打電話》,想在課時選擇上有所突破,於是我大膽嘗試了第一課時的教學,預想在第一課時原生態中找到精彩,不料學生並沒能如我所願,預設的精彩被平淡不驚所代替,我頓時心灰意冷,因為教室里坐著當時全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又是領導的王仕斌,自然想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課後,我低著頭,準備接受他的批評。可沒想到的是,王老師並沒有按照一般的評價標準來衡量這節課的優劣,他說熱熱鬧鬧的課未必就是好課,平平淡淡的課也蘊含著語文教學的真諦,關注學生的成長,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智慧所在。聽他一席話,我的心裡頓時敞亮多了。他的這席話點燃了我即將熄滅的教學激情,讓我重新找到了自信,特別是他對一節好課的評價標準更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當這扇嶄新的窗戶在我眼前打開時,我看見了窗外滿眼的生機和無限風光!”如今已是特級教師的侯紅英老師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感動。
從2001年到2010年,在王仕斌的指導引領下,3名教師迅速成長為特級教師,12名教師成長為省、市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他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各級賽課獲全國一等獎3人,省級一等獎15人,省級二等獎3人。
公心至上 促進均衡
出生在大巴山深處的王仕斌是山區人民的兒子,不敢說有“心懷天下”的抱負,不敢說有“天下為公”的胸襟,但是他有對山區人民樸素的情感,有紮根山區的堅定決心,有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真摯情懷,有“心懷學校”“均衡發展”的至上公心,他努力實現心中的夢想:在家鄉這塊不平凡的土地上,一定要讓一大批青年教師成長為參天大樹,共同托起山區教育的蔚藍天空;一定要讓一大批基礎教育學校共同邁開與時俱進、蓬勃發展的教育步伐。
為此,王仕斌非常關注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積極搭建學校間“聯動研訓”平台。2008年汶川大地震,汶川的玉龍國小整體搬遷到達州異地複課,王仕斌校長第一時間帶著骨幹教師和給孩子們的學習用品到玉龍國小,去到孩子們中間,給孩子們上課,安撫孩子們受傷的幼小心靈。
“災區的孩子不僅需要我們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追求學習上的進步,他們期望能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學到更多的知識。今後,我們通過雙向互動,全面提高我們兩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實現資源共享,讓來自災區的孩子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我們真誠的愛!”王仕斌如是說。
王仕斌校長不僅與來自災區的學校積極聯動,對幫扶同一片區的薄弱學校更是不遺餘力。他帶領學校主動對通川區三小、區五小、羅江國小、魏興中心校、天元育才學校實施幫扶措施,構建了“校際間聯動研訓”的新機制。
羅江八一希望國小地處鄉村,規模小、底子薄、條件差、師資弱。王仕斌獲悉這些情況後,主動與該校簽訂聯動幫扶協定,在尊重該校辦學自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他在學校制度建設、教育教學管理、師資最佳化配置、教學研究、教師培訓等方面已有的優勢和經驗,加強對該校的統一管理和科學指導,實現理念共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如今的八一希望國小環境好,人心齊,很多家長都爭先恐後的將自己的孩子送到該校上學。
從2008年開展聯動研訓活動以來,王仕斌親自組織實施聯動教學研討會35批次,吸引了轄區40餘所國小校近3000人次教師前來觀摩學習,達縣、渠縣、萬源市等鄰近縣市的教師也紛紛前來取經。通過開展幫傳帶活動,發揮了點帶面、強幫弱的作用,城鄉教育均衡統籌發展得到進一步深化。
如今,在王校長帶動和指導的片區里,已經成長起來和正在成長的優秀教師比比皆是,他們共同撐起了當地教育事業的一片藍天。近3年來,片區有32名教師分別獲省、市表彰,18名教師參加省市學科賽課獲一等獎, 15名教師科研成果獲省、市一、二等獎,50多名教師的70多篇論文獲分國家、省級一二等獎。
王仕斌同志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刻苦鑽研,在教書育人、教育理論和實踐等方面都做出了顯著成績,為大巴山區基礎教育的發展、人才的培養、學科教學改革與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用愛和責任書寫了自己20年來無怨無悔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