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王之璽,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聰穎,192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縣立第一國小。
1924年畢業於保定第六中學,隨即考入 北洋大學預科。
1929年暑假,他隨地質教授馮景蘭到龍煙鐵礦考察,在馮的薰陶下,對發展中國鋼鐵工業產生了濃厚興趣。王之。
1931年畢業於北洋工學院(今天津大學)礦冶工程系,獲學士學位。
1931年7月,王之璽由學校介紹到東北礦務局的復州灣煤礦工作,兩個月後發生“九·一八”事變,11月,日軍接管了煤礦,他藉口回家探親,於年底前回到河北故鄉。
1932年初,經同學介紹到漢口六河溝鐵廠工作,實現了從事鋼鐵工業的夙願。經半年多工作學習,被提升為工程師。當時鐵廠生鐵成本高,企業虧損。他懷著“鋼鐵救國”的信念,為進一步深造,於1934年8月赴英國雪菲爾德大學鋼鐵冶金系學習,主要進修與鋼鐵專業有關的課程,一年後即進行“鋼表面硬化”的研究工作;假期中則到維克斯特鋼廠和匹赤頭皂普鋼廠實習煉鋼和鋼材加工,為提高自己的鋼鐵冶金理論基礎和鋼鐵生產技術經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36年秋他學成回國,隨即應上海新和興鋼鐵公司(上鋼三廠前身)總經理王爾綯之聘,赴滬工作,任副廠長。
當時,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籌建中央鋼鐵廠。王之璽於1937年初離滬參加該廠籌備委員會工作,任礦冶專門委員。同年5月,在參加審查德國提出的初步設計後,參加技術代表團,在嚴恩棫的率領下赴德商談技術設計。談判結束後,他到德國克虜伯公司寶伯克煉鋼廠實習傾動式平爐煉鋼和特鋼廠平爐、電爐雙聯煉鋼技術。
1938年初,抗戰聲急,王之璽、嚴恩械、靳樹樑、劉剛四人申請提前回國參加抗戰。同年4月返抵武漢。當時中央鋼鐵廠已被迫停建。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也已遷到武漢,並與兵工署聯合組成鋼鐵廠遷建委員會,擬拆遷漢陽鐵廠和大冶鐵廠有關設備到四川重建。他當即被派參加鋼鐵廠遷建委員會工作,參與解決拆遷中的技術問題。由於考慮到運輸能力有限、後方資源和建廠條件較差的情況,在嚴恩械的建議下,決定改拆六河溝鐵廠的100噸高爐,選拆漢陽鐵廠30噸平爐部分關鍵設備和除初軋外的全部軋鋼設備,以及機修和耐火材料等設備。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選定設備大部分及時運到重慶,為大渡口建廠創造了條件。1938年秋,王之璽與遷建人員一起撤至重慶,參加大渡口鋼鐵廠建廠規劃的制訂工作和煉鋼廠的設計工作。
1938年,資源委員會決定籌建雲南鋼鐵廠。12月,王之璽被調往昆明參加該廠的籌建工作。1940年秋,建廠工作暫停,他於11月被派往陝、甘地區會同地質人員進行煤鐵資源調查工作。1941年9月,他又被調回昆明,繼續參加雲南鋼鐵廠的建設工作。
1944年初,資源委員會組織高級技術人員代表團赴美考察。他被派考察鋼鐵工業,先在紐約、華盛頓蒐集美國各鋼鐵廠設備、規模以及美國鋼鐵協會戰時鋼鐵質量標準等資料,而後到匹茲堡瓊斯洛夫林鋼鐵公司所屬的兩個鋼鐵廠參觀學習。在此期間,由王寵佑介紹,他被接納為美國礦冶學會正式會員。
1945年初回國後,他被借調到戰時生產局任材料處副處長,協助美國鋼鐵代表團工作,一直到抗戰勝利。
1945年12月他被派參加資源委員會組織的考察團到海南島調查榆林、石碌兩鐵礦和東方水電站。1946年3月他被任命為資源委員會鋼鐵組副組長,負責鋼鐵工業全面工作。
同年冬,王之璽隨資源委員會錢昌照主任赴華北、東北等地視察。回南京後被任命為鞍山鋼鐵公司協理(即副經理)。1947年4月赴鞍山就任,主管技術與業務方面的工作。
鞍山解放時,大部分技術人員離鞍,他同五位協理和二十幾位青年技術人員未走。解放後到安東(即今丹東)學習了幾個月。1948年9月調往哈爾濱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工作。同年11月,瀋陽解放。12月他調回鞍山,參加鞍鋼恢復生產工作。
1949年8月,王之璽當選為東北區人民代表,並被任命為東北人民政府候補委員。
1950年初,鞍鋼恢復生產後,他調到瀋陽東北工業部工作,評為一級工程師,兼任計畫處副處長,參與東北工業的恢復與發展工作,並繼續參與鞍鋼生產計畫安排和擴建計畫的審查等工作。
1952年冬,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撤銷,他調到北京中央重工業部工作,任生產技術司副司長。1956年6月冶金工業部成立,他先後任技術司副司長、鋼鐵司副司長、科技辦公室副主任等職。
王之璽曾任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二、第三屆委員,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改稱院士),並任技術科學部常務委員、冶金組組長。他曾先後被選為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常務副秘書長(1979—1984)、副理事長、榮譽會員。1984年離休。離休後任冶金工業部諮詢委員會委員,並應聘為東北工學院名譽教授、武漢鋼鐵學院顧問。
主要事跡
參加建設雲南鋼鐵廠
1938年,重慶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為解決該會在雲南地區廠礦鋼鐵材料的供應問題,擬在昆明附近建一鋼鐵廠。當時缺乏煉鐵資源資料,12月,資源委員會委派王之璽到雲南省勘查煤鐵資源情況與建廠條件。王之璽到昆明後,首先與雲南地質調查所聯繫,獲悉宣威、一平浪有煉焦煤,但距昆明較遠,可供建廠的鐵礦則尚未發現。根據這一情況,他決定先找鐵礦。在昆明機械廠吳德楞工程師的陪同下,他先到昆明山區土鐵生產地找礦,經取樣化驗,質差量少,且交通不便,不能利用。不久獲悉地質勘探隊發現易門八街有鐵礦,但尚無正式地質資料。王之璽在資源委員會工程師白蔭章的陪同下前往易門勘查,見該礦露頭面積大,且向深部和北部延伸,有一定儲量。
經取樣化驗,含鐵高,硫磷低,可直接用於煉鐵。礦區距昆明僅50公里,又鄰近滇緬公路,運輸方便,條件優越。隨後他又到一平浪和宣威煤礦進行實地調查,了解到宣威煤煤質好,煉成的焦炭強度高、硫低,自是好煤,但距離鐵礦區約300公里,運輸困難;一平浪煤煉的焦,含硫不高,但強度稍差,估計可供容積不大於200立方米的高爐使用,運距則在100公里左右,可用汽車運輸。接著在白蔭章的陪同下進一步調查了水、電供應情況及輔助材料條件。經三個多月調查,了解到昆明湖通長江的螳螂川,水量充足可供利用。昆湖電廠有餘電可供鋼鐵廠。滇緬公路安寧沿線有石灰石和白雲石,昆明湖邊有耐火粘土,設備材料可從越南海防進口。經反覆考慮,王之璽提出用易門鐵礦、一平浪焦煤、在滇緬公路沿線建設鋼鐵廠的方案。根據上述情況,他在安寧附近選定了兩個廠址。1939年6月,王之璽把建廠方案報資源委員會。
資源委員會接到方案後,即於8月間先後派孫越琦、嚴恩械赴昆複查。王之璽詳細介紹了建廠方案,並陪同他們複查了煤、鐵礦和輔助材料,察看了擬選廠址。複查後資源委員會迅速批准了方案,並於同年9月聯合兵工署和雲南省政府組織成立雲南鋼鐵廠籌備委員會,由王寵佑任籌委會主任,周仁任副主任。嚴恩棫任委員兼工務處處長,負責鋼鐵廠全面建設工作。王之璽協助嚴恩械處理工務處業務。建廠規模初步定為日產鐵200噸和相應的煉鋼和加工設施。第一步先建50噸高爐和1.5噸側吹轉爐,並調來靳樹樑、譚振雄、吳之風、許聲潮、方剛等參加籌建工作(建廠詳情請參閱同卷嚴恩械傳略)。1941年秋,原籌委會改為理事會,周仁任理事長。工務處改為雲南鋼鐵廠工程處,嚴恩棫任處長,王之璽任副處長,負責全面建設工作。在材料設備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經過一年多時間,建成50噸高爐一座,1.5噸轉爐兩座,分別於1943年6月、11月竣工投產。生鐵質量良好,滿足了雲貴地區對生鐵的迫切需要,還部分支援四川。
為復建鞍鋼做貢獻
鞍鋼是以原昭和制鋼所為主體,與周圍十幾個附屬企業構成年產鋼100萬噸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它是一個包括採礦,選礦,燒結,煉焦,煉鐵,煉鋼,軋鋼以及軋輥、鋼錠模與機械製造,耐火材料,線材加工,生鐵鑄管等的龐大實體。日本投降後,蘇聯將主體設備拆走2/3,解放戰爭期間部分設備又遭到破壞,加上技術人員少,物資缺乏,恢復生產確是一個困難而複雜的工程。留用的日本專家聲稱:“八路軍會打仗,鞍鋼不可能恢復,將來只有種高梁”。鞍山解放後,領導上要求迅速恢復生產,並讓我國技術人員和日本留用人員各提一個復工計畫。李大璋經理由王之璽、邵象華、李松堂、楊樹棠陪同參觀了各廠,並決定由王之璽起草鞍鋼復工計畫。這時日本專家也提了一個復工計畫。經領導研究,決定採用王之璽的計畫,並調他到計畫處工作,參與恢復工程的實施。
計畫要求用一年半時間恢復三座高爐、二座焦爐,恢復第一煉鋼廠和初軋、中型、中板、小型、帶鋼等軋鋼廠,以及有關輔助工廠的生產。計畫恢復到年產60萬噸鐵、50萬噸鋼、40萬噸材。
為迅速恢復鞍鋼生產,組織上從上海、北京、四川、廣東等地招聘了一批技術人員,並動員廣大職工獻交器材,有力地促進了恢復工作的進行。只用1個月時間就把中型、小型、中板等軋鋼廠開動起來。
當時鞍鋼恢復生產的關鍵是煉鐵,而恢復煉鐵需要解決兩項重點工程:一是修復高爐,鞍鋼原有高爐9座,蘇聯拆走了6座高爐的機械設備。只剩下1、2、4號三座高爐,其中除2號高爐完整外,1號高爐停爐時未出鐵,爐底有積鐵要清除,4號高爐爐身在戰爭中被炸毀,需要清理廢料,重建爐體;二是焦炭問題,鞍鋼原有焦爐12座,只有兩座可以修復投產,為保證三座高爐用焦,必須再修建兩座焦爐,同時還要利用存焦。經研究,高爐修復工作量雖大,但根據鞍鋼機修部門的能力,可以完成,只是時間要拖長一些。砌焦爐則是一個難題,當時缺乏熟練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恰好鞍山解放時,有一德國築爐技師曼納爾留鞍未走,因此商留他幫助築爐,並由王之璽負責控制存焦,除煉鐵外一律不許作它用。
隨著煉焦、煉鐵兩個難題的解決,在廣大員工的共同努力下,2號高爐提前於1949年6月投產,1、4號高爐也相繼於同年11月和次年1月出鐵。其他各項工程在高爐出鐵後的半年內陸續恢復生產。僅用1年多時間,鞍鋼就恢復到年產50萬噸鋼的水平。這確實是一個奇蹟。1949年7月9日鞍鋼舉行開工典禮時,王之璽被推薦在大會上發言。在鞍鋼公司召開的立功獎勵大會上,他榮獲一等功臣稱號。
1950年冬,蘇聯黑色冶金設計院派專門小組來華蒐集鞍鋼擴建設計基礎資料並徵求中方對擴建的意見。王之璽提出了兩點建議,均被採納。一是:鞍鋼是以原昭和制鋼所為主體,廠區北部縱列有八個附屬工廠,其中有的是為鞍鋼服務,有的是利用鞍鋼坯料加工成材,都是鞍鋼的組成部分,擴建設計上應考慮把鋼廠主體車間與北部各廠在生產聯繫上、物料運輸上融為一體以提高生產效率。二是:我國今後生產建設中既需要中厚板,也需要薄板,在板材軋機選型上應考慮能滿足以上兩種需要。
1951年底,蘇聯黑色冶金設計院提出了鞍鋼擴建初步設計。王之璽參加了審查工作。審查中他提出了兩點設計中的缺點,可惜未被接受,造成鞍鋼擴建中的損失。一是:設計中取消了鞍鋼原有的高爐煤氣和焦爐煤氣貯氣罐。王之璽提出應保留貯氣罐,否則會因沒有貯氣罐而煤氣無法調節,導致煤氣大量放散,造成大量能量損失。由於蘇方未接受,造成鞍鋼多年來大量放散高爐煤氣。二是:冷軋廠鍍錫板採用落後的熱鍍工藝不妥。他建議採用歐美已大量套用的電鍍錫新工藝。由於蘇方不同意改,結果要多費2/3錫,提高了生產成本,質量也差。
推廣先進技術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我國鋼鐵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技術水平很低,以致建國初期我國鋼鐵產品質量和品種遠遠滿足不了國民經濟和國防發展的需要。為此,重工業部於1951年5月召開了一次全國鋼鐵質量會議。會上朱德副主席作了重要講話,尖銳地指出“產品質量還不好”,並特彆強調“要建立嚴格的技術操作規程,訂立規格標準,建立各種規章制度”。會議期間起草了部分技術操作規程和規格標準草案,並要求各企業建立技術監督機構和訂立技術監督制度。這次會議為新中國的鋼鐵質量工作開創新局面奠定了基礎。重工業部和鋼鐵局都把這項工作列為重點。
1953年王之璽調任中央重工業部生產技術司副司長後,在1953~1954年期間,他協助部領導推行原蘇聯的計畫管理、調度制度、技術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1955年起,他組織各主要生產單位參照蘇聯最新標準,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各種鋼鐵品種提出標準草案,在全國鋼鐵標準會議上由有關生產廠和用戶參加討論。根據用戶的需要和生產單位的可能,進行技術協商,陸續制訂出較為先進的標準。由部頒發施行,稱為部頒標準,在生產和銷售上有法律效力。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創建了我國鋼鐵產品第一套完整的標準,對促進生產發展,提高產品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這種做法一直沿用到1966年,曾受到國家標準局的表揚。
為了交流經驗、促進生產,1953年鋼鐵局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煉鐵會議。由此建立了一個制度,每個專業隔一兩年就由生產技術司召開一次全國性經驗交流會,總結、推廣我國各廠和蘇聯的先進經驗;制訂全國統一的煉鐵、煉鋼、軋鋼的操作要點,並由各企業根據“要點”制訂具體操作規程。這些措施促進了全國各專業技術的共同發展,也保證了新標準的貫徹執行。
1955年到1956年,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各廠都建立了技術監督機構,對技術操作規程的執行和產品質量的好壞進行檢查,防止發生生產操作事故和不合格產品出廠。可惜在“大躍進”時被撤銷,多年未得恢復。現在只有極少數現代化企業仍在施行。
王之璽很注意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1956年上半年,王之璽參加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主持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起草工作,任冶金組組長,具體負責礦山和選礦部分,同時參加冶煉部分重點項目的研究。當時已查明我國鐵礦資源中有大量貧赤鐵礦和包頭、攀枝花兩個多金屬共生的複雜鐵礦。他建議把包頭、攀枝花礦的綜合利用和貧赤鐵礦的選礦方法列為長遠規劃中的三個重點課題。在鋼鐵冶煉方面,奧地利發明的氧氣頂吹轉爐工業生產已成功,蘇聯科學院院長巴爾金來訪時曾建議我國發展該新工藝,國內部分專家和單位已建造設備進行試驗。王之璽建議在唐鋼建設5噸氧氣頂吹轉爐進行試驗,並列為重點課題。
1962年國務院組織制訂1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時又把紅礦選礦新方法,包頭稀土的回收、分離、提純及稀土在工業上的利用,高爐噴吹煤粉,無料鍾爐頂,強化高爐冶煉和上下部調劑,平爐、電爐、轉爐用氧,合金鋼鎳鉻代用等列為重點題目。
1956年9月,冶金部鋼鐵工業代表團訪問蘇聯、捷克和民主德國,進行了3個月的參觀。參觀中,在蘇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看到高爐風溫高達800℃以上,打破了風溫600~700C的傳統;在紅十月特鋼廠和土拉試驗廠看到建有兩套直立式板坯和方坯連鑄機;在德聶泊爾特鋼廠看到了鋼水真空處理和真空澆鑄試驗。這三項新技術引起了大家的極大重視,認為應該推廣。王之璽回國後,在劉彬部長助理的領導下,經冶金部技術司加以推廣這三項技術。
在有關煉鐵廠的大力支持下,高爐風溫逐步提高,到1960年,鞍鋼9號高爐風溫竟高達1200C,創當時世界最高水平。連鑄技術於1958年在上海冶金研究所試驗廠和重鋼三廠相繼進行試驗,重鋼坑下式連鑄機試驗成功。真空澆鑄和真空處理於1957年在大連鋼廠進行了試驗,結果不佳,未能推廣。其後,大冶鋼廠、撫順鋼廠等先後引進國外真空處理裝置,對鋼水脫氣提純,改進鋼質量取得了顯著效果。目前這仍是重點推廣的新技術。
釩鈦磁鐵礦冶煉試驗
攀枝花鐵礦是高鈦型釩欽磁鐵礦,這種礦石的冶煉是100多年來一直未能妥善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想用規模大、產量高的高爐冶煉,更是科技領域中的一大難題。原因是高鈦渣過粘,堵塞高爐,無法冶煉。然而利用攀礦建設我國西南鋼鐵基地則是我國50年代末、60年代初既重要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958年春,毛主席在成都會議期間批轉了關於建設攀枝花鋼鐵廠的報告,當時解決攀枝花鐵礦的冶煉問題已成燃眉之急。
1959年,為與蘇聯科學院合作研究攀礦冶煉,王之璽曾組織鋼鐵研究總院、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進行了攀礦小高爐冶煉試驗。後因故停頓。
1964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結束,鋼鐵工業需要進一步發展,攀礦冶煉試驗需要繼續進行。由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徐馳直接領導這一工作。是年春,王之璽代表鋼鐵司商請鋼鐵研究總院煉鐵研究室李公達主任組織一個小組赴攀枝花礦區進行實地調查(詳情參閱同卷李公達傳略)
在1964年5月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主席提出要加快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並請周總理主管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王之璽因而於6月中旬在京召開了有關技術人員和煉鐵專家的研討會,討論攀礦冶煉方案。會上爭論激烈,有的說用高爐冶煉,有的建議用電爐,化工冶金研究所葉渚沛所長則建議用高爐“三高”(高風溫、高濕度、高頂壓)方法冶煉。莫衷一是。同年7月,王之璽到礦區了解了攀枝花礦的儲量和礦石特點。8月,又在鞍山召開的科委冶金組會議上進行了第二次討論。會上仍有同樣的爭論,但多數主張進行高爐冶煉試驗,王之璽也贊成以高爐冶煉試驗為主,同時進行電爐試驗,並提出,為加快速度,試驗必須從半工業性或工業性試驗著手。最後確定以高爐試驗為主,同時進行電爐和“三高”冶煉試驗。
攀枝花地處我國西南山區,交通十分不便,無法運出大量礦石。針對這一情況,王之璽提出了一個配礦試驗與原礦試驗相結合的三步試驗計畫,即:
第一步,在承德鋼鐵廠100立方米高爐上用承鋼現有的含Ti028%~10%的鐵精礦和含Ti0245%左右的欽精礦配成礦成分,進行小型工業性模擬試驗;
第二步,利用西昌28立方米的小高爐直接用攀礦進行驗證試驗;
第三步,如驗證成功,為確保攀鋼建設大高爐冶煉成功,再在首都鋼鐵公司1號高爐上進行大高爐配礦冶煉試驗和轉爐煉鋼及軋鋼試驗。
這項試驗計畫經徐馳副部長同意並得到負責攀鋼建設的李富春和薄一波兩位副總理的贊同。
隨後,王之璽立即與承鋼聯繫組織試驗準備工作。1964年冬,王之璽商請由李公達擔任承德高爐冶煉試驗組組長,由蔡博擔任在吉林鐵合金廠進行的電爐冶煉試驗組組長,由葉渚沛負責在首都鋼鐵公司進行的“三高”冶煉試驗。後來因李公達有病,不能長期駐留承德,因由冶金部商調鞍鋼煉鐵廠代廠長周傳典為副組長,具體負責試驗工作。
高爐試驗工作,採用承德鋼鐵廠含欽較低的釩欽磁鐵礦精礦粉,配加承鋼的欽精礦,使其達到攀枝花鐵精礦成分,而後燒結入爐。試驗從1965年1月24日開始到同5月,共用了3個多月時間,在實驗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摸清了情況,落實了技術措施,解決了高欽渣高爐冶煉的根本問題。在此期間,王之璽每兩周去承德一次,了解試驗情況並參加研究討論。
承德試驗成功後,又按計畫進行了西昌小高爐的驗證試驗和首都鋼鐵公司的大型高爐試驗。結果完全一致。這一試驗的成功突破3百多年來世界上沒有解決的難題,肯定了高爐冶煉高鈦型釩鈦磁鐵礦的前途,為攀鋼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開拓學會工作
1954年中國科學院和冶金工業部冶金、金屬材料等方面的專家與學者在北京相會,倡議籌建我國冶金方面的學會並組織了籌備委員會。推周仁為主任,劉彬、靳樹樑、王之璽、張文奇為副主任。1956年10月在北京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金屬學會。由此時起,王之璽連續被選為第一、第二、第三屆秘書長、常務副秘書長,1980年當選為副理事長,1986年當選為榮譽會員。
前後30餘年,為中國金屬學會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發展學會工作,他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活動,堅持學術活動結合冶金工業實際。如1979年12月召開的全國軋鋼會議,對我國軋鋼工業現狀與其後發展方向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討論,提出套用連鑄逐步代替初軋,用連續式冷熱寬頻鋼軋機代替勞特式中板軋機和迭軋薄板軋機,用冷軋矽鋼片代替熱軋矽鋼片,用連續式棒材、型材軋機代替橫列式軋機,用步進式加熱爐代替推式加熱爐等等,據此寫了軋鋼會議報告,受到好評。
1983年7月,中國金屬學會受冶金部委託,對冶金部編寫的《鋼鐵工業技術政策和裝備政策》及《鋼鐵工業科技發展規劃大綱》進行論證。在周傳典副部長的直接領導和有關人員的大力協助下,王之璽組織了400多位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討論,並作了修改。最後由冶金部編印成集頒發試行。這一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集體一等獎。
為鋼鐵事業奮鬥終身
王之璽1984年離休,時已78歲。他已屆耄耋之年,猶念念不忘國家鋼鐵科技事業的發展。他不僅擔任冶金部諮詢委員會委員,及時提出建議,還於1987年到1991年協同學部委員魏壽昆等兩次遠道跋涉,進行調查研究,提出發展鋼鐵工業的專題報告。第一次是在1988~1989年,目的是調查我國鋼鐵工業原燃料情況。他們走遍東北、西北、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的十多個省市和鞍鋼、寶鋼、武鋼、馬鋼、包鋼、攀鋼等十幾個重點鋼鐵企業,查明了我國鐵礦資源不足的情況,提出了合理利用國外鐵礦資源的方案。
他們了解到我國焦煤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浪費嚴重,又提出了合理開發利用山西豐富的焦煤、肥煤支援各地區的意見。最後提出了《我國發展鋼鐵工業原料路線的建議》的調查報告。第二次是在1990到1991年,他們用了一年多時間,對山東、浙江、福建和廣東等省的六個沿海港口進行建廠條件的調查,認為有四個深水港口具備建設大型鋼鐵廠的條件。同時還到上海寶山鋼鐵廠進一步了解引進新技術、高技術發展鋼鐵工業的具體經驗。結合第一次調查資料,針對鋼鐵工業面臨的挑戰,經過詳細分析研究,提出了兩個戰略問題:一是2000年後第三步建設鋼鐵工業的戰略布局、發展規模與合理產品結構;二是採用寶鋼新技術、高技術改造舊廠、建設新廠的建議。他們寫了《我國鋼鐵工業長期發展中若干戰略問題的研究》報告。這兩個報告都上報了冶金部和中國科學院,得到冶金部領導的讚許和表揚。中國科學院還把第一個報告上報國務院。
現在王之璽年事更高,但他仍然堅持在有生之年,不辭勞累,兢兢業業地為冶金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鋼鐵工業的發展而努力奮鬥著。
主要論著
1、王之璽.鋼鐵在工業上的套用.工程,1936;
2、王之璽.雲南省煉焦煤和鐵礦資源調查和鋼鐵廠建設方案的報告.1939;
3、王之璽.戰後鋼鐵工業發展規劃初步方案.1942;
4、顏任光,王之璽,吳震亞.海南島石碌、榆林鐵礦和東方水電站調查報告.1946;
5、王之璽.鞍山鋼鐵公司全面復工計畫方案.1949;
6、劉彬,王之璽.蘇聯、民主德國、捷克鋼鐵工業考查報告.1957;
7、王之璽.攀枝花釩鈦鐵礦高爐配礦三段試驗計畫方案.1964;
8、王之璽.鋼鐵工業調整和技術改進方針的建議.1981;
9、王之璽.我國冶金工業調整和技術改造中科學技術的重點研究方向.1982年技術科學部擴大會議報告,1982;
10、王之璽.關於鋼鐵工業科技發展和技術改造長期規劃的幾點建議,1983;
11、王之璽.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遠景和重點研究方向.東北工學院院刊,1985;
12、王之璽.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展望.冶金規劃參考資料,1985;
13、王之璽,魏壽昆.發展我國鋼鐵工業原料路線的建議.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諮詢報告(總001~006),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1989:12~22;
14、王之璽,魏壽昆.我國鋼鐵工業長期發展中若干戰略問題的研究.1992。
參考文獻
1、王之璽.解放初期鞍鋼生產建設和東北鋼鐵工業的問題.中國冶金史料,1986(1):43~48;
2、馬北異.新中國鋼鐵質量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介紹1951年5月召開的全國鋼鐵質量會議.中國冶金史料,1986(2):79~80;
3、王之璽.資源委員會發展工業概況.中國冶金史料,1986(3):43~47;
4、重慶市檔案館,四川省冶金廳,《冶金志》編委會.抗戰後方冶金工業史料.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
5、徐馳.周總理領導我們建攀鋼.中國冶金史料,1989(4):5~12;
6、周傳典.攀枝花高鈦型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雜憶.中國冶金史料,1989(4):13~22;
7、李身釗.大型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科學技術攻關.中國冶金史料,1989(4):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