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獲榮譽
一九八九年參加“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在青年專業組決賽中獲獎。一九九二年在北京舉辦“王中山古箏獨奏音樂會”。同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留校任教。一九九五年國際華夏器樂展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王中山以其精湛的技藝獲得了古箏項目的一等獎。
人物生平
王中山的演奏技法嫻熟、飄逸灑脫,音色柔美而亮麗,音樂表現細膩、傳神、無論是韻味獨特的傳統箏曲或者技巧複雜的各類現代箏曲,均恰到好處地體現出原曲風貌:即使是某些目前幾乎尚無人有能力涉足的用快速指序技法創作的高難度箏曲,也是揮灑自如,遊刃有餘,無不顯示出其精湛的技藝和上乘的功力。他曾赴日本、韓國等地訪問演出,並應邀在香港講學、舉辦古箏獨奏音樂會。曾撰寫論文多篇,創作和編寫樂曲十餘首:在古箏上開拓性地運用了左右手輪指、彈輪等技法,豐富了箏的表現力。他是當今中國青年箏家中的佼佼者。
王中山現執教於中國音樂學院,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
在教學之餘,他還參加各種大型演出活動,並為多部影視劇配樂,曾出訪東南亞及歐洲等地。在古箏演奏技法上,他有許多新的創意並付諸實踐,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國第一屆古箏學術交流會”上,他開拓性地運用了輪指技法、率先使用左手內戴四個羲甲的形式進行演奏,開發和發展了多指搖和左手搖指,令古箏面貌一新。目前,有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國的各個藝術院校的古箏專業中已經得到了推廣,顯示出這些新技法的廣闊前景和勃勃生機。
應香港、台灣、澳門和北京、長沙、瀋陽、烏魯木齊、常德、襄樊、大連、青島、東港、大同、臨沂等地邀請,他先後舉辦了許多場古箏獨奏音樂會和學術講座,大力推廣古箏藝術;他還出版了《王中山古箏曲集》,與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合作錄製了多張演奏專輯。
對於他的藝術成就,人民日報、北京晚報、音樂周報、音樂生活以及海外報刊都給予了採訪和介紹。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及北京音樂台等宣傳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創作演奏的《溟山》、《漢江韻》等樂曲,並作專題介紹。他的藝術生平現已選入《國樂精粹》、《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
個人貢獻
對古箏藝術的貢獻
我們大家可能都熟悉趙曼琴老師,他的《井崗山上太陽紅》在很早以前我就彈過,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速度很快,右手的技巧很高,而且難度較大。彈下來雖然很容易,但是想非常的快,而且右手的音還要清晰,不是一流高手很難做到。我曾聽趙曼琴老師的幾位學生跟我談過趙老師當年創立“快速指序技法體系”的想法及其過程。大概是這樣的:說當年趙曼琴老師是河南省某演出團體的,在演出過程中,古箏是跟不上拉弦樂器的速度的,只有形式性的坐在那裡,抓幾個和弦而已,這裡相信參加過民樂合奏的朋友都深有感觸。因此就會有人對其冷嘲熱諷,說你彈古箏彈的好,怎么連個快節奏快速度的鏇律都跟不上?於是他日夜思考,開始向一些西洋樂器的演奏家們學習,譬如吉他中的輪指還有小提琴跳弓手法等,另外他還揣摩了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握手的姿勢是最放鬆的最適合彈古箏:那就是在睡覺時我們手指呈半握的姿勢,這樣才可以達到極限速度。就這樣趙曼琴開創了古箏演奏技法的新紀元——“快速指序技法體系”。而王中山正是在繼承了趙氏的精髓上,開拓和發展了古箏藝術的新思路。
要說王中山的主要貢獻,那么勢必要談到他對演奏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在演奏技法上,王中山首先開拓性的左手帶義甲,這是我們值得去關注學習的。我左手帶義甲的年限也不長,只有大約三年時間。在此之前我已經看到國內有些人開始帶了,一般是演奏左手技巧較複雜的曲子,但是並不是很多。而這兩年隨著古箏演奏的普及,左手帶義甲大有替代原傳統的右手帶義甲左手留指甲之勢。這是據1955年山東派古箏演奏大師趙玉齋創作箏曲《慶豐年》後左手發展變化的又一歷史性突破。如果說他的突破在於左手戴上義甲,那還不如說是他把老師趙曼琴先生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運用到了左手上,這真是個驚人之舉!!!這種技法在我下面所要論述的曲目中做更進一步的闡述。其次,王中山左右手輪指的技巧運用,也是我們專業學生應該探討的另一個話題。這裡我記得有一本雜誌曾談到王中山老師的生平,說他小時候曾學過琵琶,後來才學了古箏。由此可見,古箏的輪指技巧不可能是憑空產生的。我一開始聽到在古箏某一根弦上的輪指,我就在想我們古箏中有搖指這門技巧來演奏長音,而琵琶中有輪指來演奏長音,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後來我就發覺自己錯了,王中山把琵琶中的輪指借鑑過來,是為了增添它獨特的音色。確實我發覺在王中山改編的《彝族舞曲》中,採用了大量的輪指技巧,有連續性的,也有單一性的,較搖指來說要鬆弛的多。單一性的輪指聽起來顆粒性較強,而且也很美;而長線條的連續性的輪指則有通體透亮,珠落玉盤的感覺。另外在王中山的作品《溟山》中左手快速指序經過後,便是左手在一根弦上輪,再彈幾個音,造成一種節奏緊湊,律動感很強,有舞蹈性質的樂段。其實在輪指中還有一種彈輪的技巧,這裡在王中山改編的《彝族舞曲》中的開頭部分便有運用。再次,王中山值得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他敢於想別人所沒有想的,做別人所沒有做過的事情,他竟然讓我們這些古箏的新生代們跟隨著他的腳步,左手去搖指,這是個多么偉大的創舉呀!!!雖然說搖指對於我們專業的學生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左手的搖指就好像是孕育在搖籃里的生命一樣,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柔嫩。而王中山卻像是一個媽媽,自己成熟了不說,還拉扯著我們甚至可以說在逼著我們長大,讓我們左手的手臂變的和右手一樣的有力,於是乎他在他的作品《雲嶺音畫》中,採用了“雙手搖指”的技術,這使得古箏中二聲部長線條的鏇律成為可能。完成了本來用一架箏所不能完成的任務。
個人作品
《暗香》(古箏獨奏曲)
《彝族舞曲》(古箏和大提琴合奏曲)
《秋望》(古箏獨奏曲)
《春到湘江》(古箏和鋼琴合奏曲)
《月兒高》(古箏、琵琶、簫,合奏曲)
《溟山》(古箏獨奏曲)
《霍拉舞曲》(古箏獨奏曲)
《漢江韻》(古箏和鋼琴合奏曲)
《土耳其進行曲》(雙箏伴奏曲)
《水墨》(古箏獨奏曲)
《樓蘭》(古箏獨奏曲) 《曉霧》(古箏獨奏曲)
《彝族舞曲》(改編)
演出信息
時間:2012.07.21 星期六 19:30
地點:中山公園音樂堂
票務代理:中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