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筆架
明代玉器
高6厘米 最長14.5厘米
筆架又稱“筆擱”、“筆枕”,是書寫、作畫間隙時擱置濕筆的專用文具。以玉、石、陶、瓷、銅、鐵等各種材料製成。為便於臥筆,式樣多以起伏疊嶂的山形為主,千姿百態,互不雷同,是我國傳統的文具用品,特別是玉質文具,其品位高,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此件斤峰山形筆架,用青玉琢成,在製作中還採用了傳統的鏤空琢玉工藝。玉質晶潤光澤,再與雕琢古樸的紅木座相配,相得益彰,互映生輝。
筆架又稱“筆擱”、“筆枕”,是書寫、作畫間隙時擱置濕筆的專用文具。以玉、石、陶、瓷、銅、鐵等各種材料製成。為便於臥筆,式樣多以起伏疊嶂的山形為主,千姿百態,互不雷同,是我國傳統的文具用品,特別是玉質文具,其品位高,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明代玉器
筆架亦稱筆格,為擱筆的文房用具。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南北朝時就已有筆架的記載,但傳世品還不曾發現。唐代筆架流傳下來的極為罕見,但從文獻來看,此時的筆...
基本含義 歷史 材質玉鏤雕橋形筆架屬於清代物品,利用梯形木橋作支架,鏤雕凸起的人物、動物等,構成凸榫用來架筆,呈現出一派美麗祥和的水鄉山村景色。
牙雕龍紋五峰筆架,通座高9cm,底徑16-4.5cm。筆架為圓雕五峰式,架底邊深刻水波紋,波濤中雙龍盤繞於五峰之間,龍騰水怒。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筆架上雕刻兒童遊戲的場景,栩栩如生,藝術價值極高。這隻筆架與法國楓丹白露宮內的琥珀色玉筆洗似乎是一套文房用品中的兩件。
文物名稱 基本介紹明景德鎮窯青花筆架,中國明代時期的文物,產於明景德鎮窯。
白玉雕松柏人物筆架,玉器鏤雕作品,拱形,設計精巧,雕琢精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中,僅此一件橋形筆架。
簡介 相關知識白玉鶴鹿同春筆架,壽石靈芝,鶴鹿同春,寓意長壽,可以用做筆架,明代後期製品。
明牙雕龍紋五峰筆架,通座高:9cm,底徑:16-4.5cm。筆架為圓雕五峰式,架底邊深刻水波紋,波濤中雙龍盤繞於五峰之間,龍騰水怒。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