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環境
玉泉觀緊依城垣,順山勢升高,隨山溝、崖壁、台地而建。中軸線自下而上,有山門,遇仙橋,通仙橋,青龍殿,白虎殿,人間天上坊,玉泉閣,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頂有小廟,傳為明魏忠賢生祠。側邊有雷祖廟,三官殿,諸葛祠,托公祠,三清閣,選勝亭,靜觀亭,蒼聖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傳為元代陸、馬二真人羽化處。三清殿樑上墨書題記“明嘉靖叄拾陸年歲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書題記“嘉靖叄拾柒年建”。亭台高下,碑碣遍山;林木蓊鬱,曲徑深幽。春來雜花叢生,碧草蒙茸,遊人至此,流連忘返。 玉泉觀內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傳為蘆、梁、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內藏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草書四帖,上書五言絕句四首,筆法蒼勁圓渾,質樸豪放,觀者無不為之而讚嘆。
每年舊曆正月初九,是玉泉觀廟會,當地人稱為“朝觀”,時值春早人閒,熱鬧非凡,組成一幅喜氣洋洋的風情民圖。玉泉觀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重建。
歷史概況
玉泉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城北天靖山麓,占地面積九萬餘平方米。觀因玉泉而得名,以“玉泉仙洞”的美譽而榮列秦州十景,玉泉觀創建於唐代,始稱“北山觀”,宋代改稱“天慶觀”、“玉泉觀”,宋末時遭毀。元代初期重修,曆元、明、清、三代的擴建重修,鼎盛時擁有建築90餘座,為一處龐大的道教宮觀古建築群落。建築布局以道教規制分布,在縱貫南北的中軸線上坐落著宏偉的玉皇殿、三清殿、牌樓等七大建築。在東、西、南的崗巒、土阜、山坳里坐落著規模較大的祭祠、廟堂、泉亭和碑廊等。在現存的60餘座建築中,有明代建築5座,其餘均為清代各時期的建築。玉泉觀的建築藝術風格,是在繼承傳統建築藝術的基礎上,又融合了地方建築特色,近年來引起了我省和國內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並給予了高度評價,共認其規模和完整性為國內罕見。觀內珍存歷代碑石47方,石碣11方,磚雕34方,其中元代碑石5方,石碣11方,磚雕34方;明代碑石9方,其餘均為清代各時期碑石。在眾多碑石中,尤以元代鐫刻的四面道流碑最為珍貴,其字跡清楚,記述內容完整,被文物專家譽為“國家”碑石。此外,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四方草書詩碑亦為罕見碑石。觀內古柏蒼勁。現有古樹50株,屬於一級保護的有21株。其中樹齡在1000至1500年的7株,500年至900年的20株,其餘均為500年以內。玉泉“辮柏”最為奇艷,該樹懸根露爪,根莖交織,形如女子髮辮,古名“辮柏”曾被國家古樹專家譽為“全國之最”。
建築格局
玉泉觀在城北天靖山麓,臨澗跨橋,依山建造。初稱城北寺、崇寧寺、郫山寺,後因山上有一碧水瑩瑩,清甜甘美的玉泉而得名。歷來為天水遊覽勝地,並以“玉泉仙洞”的美譽列入秦州八景之中。
玉泉觀約建於唐代早期,唐宋兩朝,規模不大,且屢有毀壞。元代初期,全真道士丘處機的弟子梁志通雲遊到天水,愛天靖山之幽壑林泉,遂修真建觀,規模逐漸擴大。至元丁丑年(公元1293年),梁志通作詩豎碑,羽化後葬於觀中。明清兩朝多次重建、修復,形成擁有80餘座建築的宏大道教建築群。自清末以後近80年間,玉泉觀常成為兵營和校舍,古建築有毀無建,經兵燹、地震、自然倒塌、人為破壞而損毀過半。1981年7月起,當地政府籌集款項,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全面修復,歷時三年
有餘,重修、維修古建築 40座,面積達2100多平方米,是歷史上一次最大規模的修復。
玉泉觀建築群沿山腳而上,迤邐半山。紅牆碧瓦,挑角飛檐,古樹掩映,巍峨壯觀。整個建築圍繞玉泉殿、三清殿展開,遊人拾級而上,如入畫圖中。觀內的“玉泉仙洞”,相傳為盧、梁、馬三真人羽化之地。洞南有碑亭一座,碑廊一處。碑亭為原“選勝亭”,現置“元代四面道流碑”一座,內容記述有關道教全真道之事,史料價值極為珍貴。碑廊中的名碑有傳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草書碑四幢,每幢各書五絕一首,筆法蒼勁圓渾,流朗明麗,質樸豪放,為趙書中別一面目,觀者無不為此珍品而讚嘆。玉泉觀現存古樹名木50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10餘株,500年以上古柏10餘株,皆為珍貴的香柏。每年古歷正月初九,是玉泉觀的廟會。人稱為“朝觀”。時值春早人閒,三五成群,絡繹不絕,熱鬧非凡,組成一幅喜氣洋洋的民樂風情圖。
自然景觀
玉泉觀位於費縣城北17.5公里,上冶東嶺西側,紫荊河東岸,依嶺傍水,清幽雅然。清流自地下石隙中涌,如沸水翻滾,噴雪濺玉;汽泡由水底吐露,晶似珍珠,久旱不涸。此泉歷史悠久,到明代才定名“玉泉”,為全縣29處名泉之冠;也列沂蒙山區八大名勝之一。過去不少文人騷客,在此題字賦詩,屬文記勝。
據《費邑古蹟考》記載:“觀外古柏兩行,大合數抱。南即玉泉,深丈許,流如碧玉,淙淙有聲。” 又據《費縣誌》記載:“泉自石罅湧出,深七、八尺許,清澈見底,荇藻交橫,流如碧玉,西入紫荊河。泉上有明大學士于慎行題‘枕流’二字。石碑北即‘枕流’亭”。 據地質學者考察,此泉成因是由於北部蒙山地下有岩石溶洞,儲有豐富的地下水,水順勢南流,被地下岩石阻擋,在強壓下沿石隙噴薄而出,形成湧泉。
玉泉水質甘甜,煮綠豆做飯,湯純味美,水沸即爛,省時節柴,膾菜特鮮。經化驗亦是釀造啤酒的良好水源。泉水冬暖夏涼,嚴冬高於10度,盛夏不超過17度,近乎恆溫。故三九隆冬,熱氣蒸騰,洗衣淘菜,不覺手冷;中伏炎夏,水寒氣爽,手腳浸入,頓覺清涼。過往行人皆以觀泉洗滌為快,品嘗泉水為樂。
玉泉周圍原有石欄環繞,憑欄俯視,游魚戲水。水上石橋玲瓏,泉邊翠柳合圍,綠綠垂地。池南有一彎曲古松,斜壓泉頂,籠罩水面,巧構佳景,明麗秀雅,充滿畫意詩情。泉南有觀音殿,坐南朝北;泉東有龍王殿,坐東向西;泉北有枕流亭,坐北向南,在泉水流來之處,如枕泉上,故而得名。兩殿一亭,環繞泉邊,成“品”字形,分布勻稱。殿內塑像畫壁,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枕流亭始為明朝禮部主事周京所建,後為清朝費縣上冶東嶺村明經(即貢生)任毓秀重修。亭呈四角,木椽飛檐,頂為一圓木柱,木椽四展。四壁內襯土坯,外砌青磚,雖里生外
熟,卻大方美觀。事內北壁鑲有石碑3塊,中為清朝高密舉人翟雲升(字文泉)書寫的“枕流亭”3個大字,筆工蒼勁,傳說每字花銀30兩;東為清道光十一年,高密人王火延 書寫的《重修枕流亭》和《題玉泉觀》五言詩兩首,筆如龍飛鳳舞,飄灑自然;西為清貢生任毓秀書寫的七言古風《浚玉泉並重修枕流亭歌》 。亭前立石碑一塊,正面石刻為明朝東阿於文定公(于慎行)書寫的“枕流”兩個大字。石碑一側刻有“飲之壽長”,背面刻有當地清政府所發保護玉泉之文。
玉泉北百步,建有玉泉書院。院前東西百米石牆之上排列著3座大門,坐北面南。中門之上懸有石刻“玉泉書院”4字。院內順坡依次建有學堂、玉皇殿、文昌閣、魁星樓及三宮殿(天官、地官、水官,即堯舜禹)、五子殿《三字經》著有:“五子者,有荀楊,文中子,及老莊”。即荀卿、楊朱、王通、老子和莊周等廟宇。樓閣殿堂,依嶺向陽,層次多彩,絢麗堂皇。
在枕流亭與玉泉書院之間的空地上,碑碣林立,樹木蔥籠,有古柏兩行,計22株。粗有過抱,參天蔽日,掩蔭含翠,鬱鬱蒼蒼。乃明清遊覽之勝地,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在此流連題詠。據清《縣誌》記載:明朝周京著有《玉泉枕流亭記》和《題玉泉》五言律詩兩首,清朝蘭山人孟潤堂有《游玉泉記》等等。
管理機構
天水市玉泉觀景區管理處為差額事業單位,現有職工24人,在職16人,離退休8人,共產黨員7人,在職黨員6人(退休1人),民主黨派人士1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10人,工人6人。景區管理處設有“兩室一部”,即辦公室、財務室和票務接待服務部,主要從事景區的旅遊服務與接待,經營與管理,宣傳與促銷,開發與建設和景區內文物的保護與研究及景區日常的安全衛生,環境保潔,園林綠化、美化亮化等管理工作。
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市區建設、文化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玉泉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各項創建活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大景區開發和文物保護力度,使景區在文物保護和旅遊管理上得到了長足發展,且取用了明顯的工作成效,2005年3月被旅遊局評為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泉觀景區已成為天水市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成為遊人旅遊觀光、休閒渡假、避暑遊樂的首選之地。
文物古蹟
玉皇殿
玉皇閣坐落在1.45米高的台基上。座北朝南,修建於元代,清代嘉慶十四年(1809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三次重修。閣面闊三間計12.2米,進深605米。歇山屋頂,碧瓦龍吻。閣內五架梁,採用歇山樑架抹角梁結構形式。檐下四柱分別為三間,明間闊6米。柱上架大額坊,外坊下雀替為雕飾騰龍、花卉,內坊下雕飾二龍戲珠,雕刻精細。額坊上平板坊直通角柱,坊上平身科斗拱三攢,為五鋪作出三抄雙下昂計心造,柱頭科上左右又雙出斜昂。檐下四周迴廊,前後勾欄,廊基下嵌有元代磚雕34方。玉皇閣雖數次修繕和重修,但仍保持著明代建造風格。
玉皇殿緊依閣後,座北朝南。修建於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明崇禎十年(1637年)重修。殿身闊三間計11.7米,通高約10.5米。單檐歇山九脊頂,覆琉璃碧瓦,正脊中置樓閣亭,兩側飾以獅象,兩端龍吻吞脊。殿內木構造梁架,為徹上露明造,抬梁式七架梁,採用歇山抹角梁與踩步金結構形式。副階檐柱,大額坊兩端未至角柱,由平板坊聯搭。上置平身斗拱八攢,排列上未分柱頭科和平身科,依等距離布置。兩山面及後檐每兩間攢,為五鋪作三抄雙下昂重拱計心造。大殿梁架構造奇特,風格古樸,為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築。
元代四面道流碑
四面道流碑現存選勝亭內,碑高1.53米,寬0.5米,碑額高0.8米,四面相等。面面皆有文字,用楷體、瘦金體書寫,字型精美,刀工純熟。四面分別為: 《元世祖皇帝褒封制詞》
;《全真祖宗之圖》 (本面落款“秦州玉泉觀達玄子梁志通立石”); 《全真道演變過程》 ; 《祖師五篇秘語》 (本面落款“大元國大德六年歲次壬寅仲秋下旬有二日玉泉觀知觀何道元任道芳等並十方道眾同建立石”)。
該碑四面落款時間不同,內容皆為記述有關道教全真道之事,其史料價值極為珍貴。碑石質地堅硬,歷七百餘載字型清晰如初,為玉泉觀至今保存完整的碑石之一。
玉泉
位於倉聖殿軒庭下。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大德六年(1302年)兩次重修,有碑記云:“其山腹出泉,冥然澄寂,祈飲者可愈邦人之疾。樹繞泉亭,檐楹蔽映,如在畫圖。觀因景勝,名曰‘玉泉’”。可知此泉是“玉泉觀”一名的來歷。原亭規式不詳,清乾隆四十一年秦州知州彥方捐俸重修泉亭。文化大革命中遭毀,泉被填埋。1981年修泉並於泉上重修八角攢尖頂亭一座。200
0年5月聖水源公司投資重修聖泉,下挖至17.5米深,鑄以水泥圈,水量保持在6米深度。亭前有山門座北朝南,木結構一開間,兩側八字牆。
元代道士梁志通曾以泉水洗目療疾,其效甚佳,故稱“明眼泉”。因其泉上建有八角攢尖頂亭,又稱“八卦井”。數百年來,泉水不涸。清澈甘冽,遊人至此,暢飲為快。隨著地域環境的變化,原“山腹出泉”的“泉”變為今天的“井”,現深達10餘米,此泉水味多變為一奇特現象,有鹹、甜、苦三種味,鹹味時居多。水質含有多種礦物質,常飲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尤利於消化系統。
詩碑共四方,(其中一方已殘缺)現存玉泉觀碑廊。碑高1.8米,寬0.78米。第一方為唐李白《夜下征虜亭》詩,邊緣鐫刻劉侖提跋。第二方為唐韋應物《西寨山》詩。第三方尚不知作者。第四方為宋王安石《題舫子》詩,石下方落款“松雪”。(本方上下部分殘缺)從跋語中得知碑鐫成於“大明嘉靖庚戌”(公元1550年)。本碑字型行草相間,筆法圓潤,瀟灑秀麗,氣韻流貫,大氣磅礴。一洗趙書字型溫雅、形質美妍之氣。如此風格者,趙書存世甚少,為全國罕見之珍品。按現行古典詩歌刊本,李白詩碑誤“江”為紅,韋應物詩碑誤“秋”為“西”,王安石詩碑誤“至”為“到”,恐書時另有所本。
風俗習慣
傳承百年的天水“上九會”據《玉泉本行集經》和《搜神記》載:玉皇本為光嚴妙樂國王子,後拋棄王位,於普明香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教民,度化眾生,經歷三千二百劫後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又經億劫,始證玉帝,成為執掌天道的最高神祗。他生於丙午正月初九日,所以後世道觀皆於每年此日設醮祭祀,以示紀念。天水市道教勝地玉泉觀亦不例外,據統計,正月初八晚到正月初九晚,上九會朝觀人數突破十萬。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水市民都要扶老攜幼去位於天水城北天靖山麓的玉泉觀“朝觀”。朝觀也稱“上九會”,相傳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每年這天,登上玉泉觀進香,是天水人覽勝迎春的第一要事。
上九朝觀是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這是秦州本土世代相襲的慶典,既是一種對幸福的祈禳,也是一種公眾性文化娛樂活動。從正月初八晚,觀內各殿堂燈火通明,旗幡高掛,香菸繚繞,鐘磬齊鳴。道士衣冠整潔,誦經拜懺。子時(晚11時——次日1時)為進香高峰期,謂之“燒頭香”。正月初九是正廟會的一天,人流更加擁擠。隨著夾板隊的出現,廟會活動達到頂峰。這天,朝觀的人上山時都必買一束冬青草(俗稱吉祥草)戴於胸前,據說可消災、免病、吉祥,象徵著人們祈望吉祥,過上“四季長青”般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