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普鄉

玉普鄉

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玉普鄉波密縣轄鄉。1989年設玉普鄉。位於縣府東南,距縣府60公里。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人口0.11萬。

基本信息

簡介

玉普鄉衛星地圖玉普鄉衛星地圖

波密縣轄鄉。1989年設玉普鄉。位於縣府東南,距縣府60公里。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人口0.11萬。川藏公路過境。轄阿西、達巴、改巴、宗壩米平等、米堆6個村委會。屬半農半牧鄉,種植小麥、青稞、油菜,牧養黃牛、羊、馬等。

行政區劃

波密縣地圖波密縣地圖

波密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1959年成立波密縣委。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北麓。為沖積平原。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縣城所在地扎木鎮,海拔2700米。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溫8.5℃,1月均溫-0.2℃,7月均溫16.5℃,年降水量900毫米。農作物主要產小麥、青稞、油菜等,是西藏商品糧基地縣之一。

全縣轄3個鎮、8個鄉:扎木鎮傾多鎮、松宗鎮、古鄉許木鄉八蓋鄉、玉仁鄉、多吉鄉、康玉鄉、玉普鄉、易貢鄉。共有89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紮木鎮。

基礎建設

農牧學院負責籌資建設格巴村格巴木橋、維修更重、達巴松橋,預計需投資30餘萬元;選派5名師資進村舉辦果樹種植、修剪以及農牧業技能培訓班;贈送宗壩村價值1000元的刨木機一套;地區政協協調地區林業局落實米堆村民眾民房改造木材運輸問題;地區農牧局投資10多萬元解決民眾農用化肥20噸、宗壩村民眾溫棚塑膠薄膜、宗壩牧場便道木橋維修鐵絲;波密縣水利部門負責協調落實玉普鄉電站修建、米美小水電建設,協調規劃落實宗壩、米美和達巴水渠建設;波密縣安居辦落實米美村道;波密縣扶貧辦落實格巴、達巴兩村產業發展扶持;波密縣協調解決達巴村15歲白血病患者醫療救助3萬元等,個別問題由玉普鄉組織民眾投工投勞實施建設。

人口數據

玉普鄉在西藏自治區內位置玉普鄉在西藏自治區內位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302

男 667

女 635

家庭戶戶數 252

家庭戶總人口(總) 1300

家庭戶男 665

家庭戶女 635

0-14歲(總) 506

0-14歲男 266

0-14歲女 240

15-64歲(總) 750

15-64歲男 381

15-64歲女 369

65歲及以上(總) 46

65歲及以上男 20

65歲及以上女 2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291

特色農產品

小麥,青稞,油菜,黃牛

下轄村

米堆村

米美村

中壩村

阿西村

格巴村

達巴村

教育

玉普鄉各學校
波密玉普鄉中心國小
玉普鄉中壩教學點
玉普鄉米堆教學點
玉普鄉米美教學點

旅遊推薦

卡欽冰川卡欽冰川

玉普鄉米堆冰川位於波密縣玉普鄉米堆村,距波密縣城有103多公里,是波密縣最東邊的自然村,臨近昌都地區八宿縣。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為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冰川下端已穿行於針闊葉混交林帶,為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
由於冰面較暖,常生活著冰蚯蚓冰蚤等動物。米堆冰川所在地的緯度為北緯29,但冰川末端卻北緯近44的天山博格多山的冰川還要低,這是中國現代冰川中較為特殊的現象,與喜瑪拉雅山東南段的氣候有著密切的關係。米堆冰川冰潔如玉、景色優美、形態各異、姿色迷人,周圍有成群的牛養、古樸的藏式居民、雄偉壯觀的雪山。

社會人文

2009年3月25日,波密縣玉普鄉在鄉完小舉行了“3·28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慶祝活動。波密縣有關領導、玉普鄉全體幹部職工、武警四支隊九中隊全體官兵、部分農牧民民眾代表參加了活動,慶祝活動中進行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
活動中玉普鄉國小教師向全體師生和廣大農牧民民眾講解了設立“3·28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重要意義。活動中舉行了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藝表演活動,並組織全體師生觀看了反映舊西藏封建農奴時期悲慘生活題材的影片《農奴》,進一步向廣大幹部民眾宣傳教育了舊西藏的苦,社會主義新生活的甜。
通過此次慶祝活動,向玉普鄉廣大農牧民民眾和學生有力地宣傳了西藏設立“3·28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強化了愛國主義教育,使玉普鄉廣大農牧民民眾和師生深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社會保障

林芝地區波密縣玉普鄉是西藏大學農牧學院對口扶貧點,為使學院“發展犏奶牛養殖,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增加收入從而脫貧致富”的扶貧思路得以更好落實,解決玉普鄉冬季牲畜飼草嚴重缺乏的實際問題,西藏大學農牧學院投入資金3萬元,為玉普鄉米麥村建成人工飼草基地40餘畝。
玉普鄉米麥村地處高山谷地,人均耕地少,天然草場面積小,難以滿足更多大牲畜的飼草需求,特別是冬季飼草短缺,嚴重阻礙了農牧民養殖發展犏奶牛增收致富計畫的實施。為解決這一難題,農牧學院黨委、行政高度重視,專門選派三名業務能力強的專業人員組成扶貧工作小組,駐紮在玉普鄉開展定點幫扶工作,同時,選派兩名草業科學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經過專家和扶貧組成員實地調查和反覆論證,決定利用玉普鄉部分荒地、棄耕地和長勢較差的天然草地建設人工飼草基地,專門用於打收乾草儲備在冬季使用。飼草基地建設工作在當地幹部和農牧民的大力支持下於今年4月順利啟動,扶貧小組成員與鄉幹部和民眾一道克服重重困難,平整土地、施肥、扎圍欄,經過20多天的野外紮營集中建設,將原來的荒地、棄耕地和長勢較差的天然草地開墾建成了40餘畝人工飼草基地,並趁春雨到來之時,圓滿完成了草種的春播工作。
40餘畝人工牧草在扶貧工作小組專業人員的指導和農牧民的精心護理下,出苗整齊,長勢喜人,日前,已按預期在秋後冬前採收了一次牧草,產量令人滿意,預計來年會有更好的收成,將為當地農牧民發展犏奶牛養殖帶來更大的收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