玀玀

玀玀

玀玀,讀音luó luó,一般指舊時對彝族的稱呼。

涵義

解釋:舊時對彝族的稱呼。清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雲貴交趾》:“爨蠻之名,相沿最久,其初種類甚多。有號盧鹿蠻者,今訛為玀玀。”

引申

傳說中的鳥獸名。《山海經・西山經》云:“(萊山)其鳥多羅羅,是食人。”《山海經・海外北經》又說:“(北海)有青獸焉,狀如虎,名曰羅羅。”

歷史

典籍:中國西南地區的彝族舊稱“玀玀”(在古代典籍中通常被添加上“犭”),由於讀音差異又作“盧鹿”“玀落”“落落”等。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在今四川西昌周邊地區及大涼山一帶設定“玀玀斯宣慰司”,治建昌路(今四川省西昌市,為古越地),轄今四川大渡河以南,美姑、金陽以西,鹽源、鹽邊以東,金沙江以北的廣大地區。明洪武中廢。元明以來,“玀玀”等名為各種漢籍所習用,比如在《皇清職貢圖》中就描繪出各種“玀玀”或“猓玀”的男女人物形象,諸本《百苗圖》中也常見貴州的“黑猓玀”“猓玀女官”“白猓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將各種他稱統一改作彝族。在漢籍中究竟何時開始用“玀玀”一詞指稱彝族先民,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在作為特定的族群稱謂之前,漢文中出現的“玀玀”是傳說中的鳥獸名。《山海經・西山經》云:“(萊山)其鳥多羅羅,是食人。”《山海經・海外北經》又說:“(北海)有青獸焉,狀如虎,名曰羅羅。”

新中國第一個彝族教授劉堯漢先生在《彝族虎文化》這篇短文中將他的基本結論歸納如下:
彝族自稱“玀玀”,女稱“玀玀摩”,男稱“玀玀頗”,而“玀”意為虎,即彝族自稱“虎族”;“摩”意為女,“頗”意為男,即女人自稱“母虎”,男人自稱“公虎”。此意古籍中早有記載:明代陳繼儒《虎薈》卷三說:“雲南蠻人,呼虎為玀玀,老則化為虎。”此處所說玀玀,其實也包括涼山彝族。據我在涼山對多位彝老的調查,六七代以前,涼山彝族也自稱“玀玀”。……而彝族的族稱,最早見於記載的是“玀玀摩”,後來才改為“玀玀頗”,即最先是以“母虎族”為族稱,後來才改為“公虎族”。

在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中已經用“玀玀”來指稱彝族先民,很顯然這是一種他稱而非自稱。據方國瑜先生考證,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中有一個專門用來指稱彝族的圖畫符號,讀作“玀玀”,其字形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軛”(納西語讀作“羅”,像二牛抬槓之“犁軛”),下半部分則為一人站立狀,從整體來看剛好就是人用頭部來負重的形象。其實,漢文中的“軛”亦作“”,專指駕車時擱在牛馬頸部的人字形器具,引申開來可作束縛、控制解。用頭部負重,掌握平衡極為重要,所以此字在東巴文中還兼有“釋理”的別意,看來“玀玀”只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在乾隆年間繪製的《皇清職貢圖》中,昆明附近的黑白“玀玀”和“羅婺蠻”婦女都用頭部來承重,而彝語支民族婦女背負重物的方式基本上也如出一轍。滇西地區的漢族至今仍將這種用頭(或頸)部承重的器具稱作“玀玀背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