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和解

獨自和解

獨自和解是Peter Yates導演,休姆·克羅寧等主演的作品,於2004年在加拿大上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獨自和解
英文名稱:A Separate Peace
發行時間:2004年6月24日
導 演: Peter Yates
主 演: 休姆·克羅寧 Hume Cronyn Aaron Ashmore Matt Austin John Bayliss Colin Fox Adam Frost Linda Goranson Sean McCann
上 映: 2004年09月12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加拿大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顏 色: 彩色
時 長: 92 分鐘
類 型: 劇情
分 級: 美國:R
簡 介:
A pair of school friends find themeselves facing the difficult challage of growing older while at the same time dealing with the growing threat of a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站期間,在美國參戰的前夕吉恩和菲尼就讀於高中。由於暗中嫉妒菲尼的成就又懷疑菲尼對自己心懷嫉妒,吉恩在不自覺中作下了令自己後悔終身的事。在傷害了朋友的同時他更大地傷害了自己。在菲尼逝後吉恩加入了軍隊,可是在十五年的時間裡他都未能從此陰影中逃脫。
影片改編於同名小說《a separate peace》,a separate peace是指在二戰前期英法為了促使德國對蘇聯的開戰,對德國採取了許多寬容政策。不料蘇聯和德國私下簽訂了條約,約定一種“separate peace”,.英法最後弄得自己很慘。
在小說中,《a separate peace 》的主題重複出現。在戰爭的陰影下,理想主義的菲尼仍保持這難得的樂觀和平和,而在他的影響下,他們逃脫了周圍的環境,竊取了戰爭中的獨自和解。 戰後15年,已成為軍人的吉恩故地重遊,在沒有菲尼的情況下終於得到了內心的平和,從而完成了於自己的和解。 任何知道友誼的脆弱又珍惜友誼的人都應看看。
演員表:
休姆·克羅寧 Hume Cronyn .... Professor Carmichael
Aaron Ashmore .... Chad
Matt Austin .... RACH
John Bayliss .... Mr. Radford
Colin Fox .... Professor Fitzwinkler
Adam Frost .... Harry
Linda Goranson .... Mrs. Carmichael
Sean McCann .... Dr. Stanpole
Toby Moore .... Finny
John Peters .... Phys Ed Instructor
艾莉森·比爾 Alison Pill .... Beth
Jacob Pitts .... Brinker
R.D. Reid .... Farmer
Bazil Williams .... railroad Porter
Danny Swerdlow .... leper
本書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發生在一所學校中的故事。主人公吉恩和菲尼亞斯在那年之中不僅面對了自己成長的挑戰,也承受了來自戰爭的恐慌。由於一次小小的猜疑,他們之間純潔的友誼被嫉妒所侵蝕,吉恩開始對菲尼亞斯懷有敵意,並由此造成了他對菲尼亞斯無法彌補的傷害——跳水時,吉恩踩動樹枝,菲尼亞斯跌倒在地後終身殘廢。後來,吉恩試圖向菲尼亞斯說明真相併請求原諒,菲尼亞斯卻又受傷死在手術台上。於是,吉恩只好滿懷懊悔地走上了戰場。
十五年後,當吉恩回想那段往事,體會戰爭的殘酷和友誼的珍貴時,能聆聽他懺悔的,卻只有他自己和那所物是人非的學校了。小說的心理描寫細膩感人,被公認為經典。電影《杯酒人生》的最後,就是作為中學英文教師的麥爾斯在聽學生朗讀菲尼亞斯死後吉恩的懺悔。
正在談論的這本小說,事關青春,沒有意外,也常被世人稱為“堪與《麥田裡的守望者》相媲美”。被人稱作“塞林格第二”,不知作者約翰·諾爾斯知道了會怎么想,反正以我小人之心來想,即便再感到榮幸,我也不會喜歡這種比較。在美國文學史上,約翰·諾爾斯是公認的福克納追隨者,不但文風酷似,還有曾獲“威廉·福克納基金獎”為證。遺憾的是除了這本作者的處女作《獨自和解》,沒有看過作者其他六部作品,不好比較出《獨自和解》在他作品中的位置,但是據說是代表作,以此看來,諾爾斯的創作跟他所“追隨”的人還不太一樣。
作者在《獨自和解》中將他的“青春”定格在校園裡,甚至這個校園裡沒有老師、沒有家長(也就是沒有父子衝突、師生關係等),更多的筆墨都用在了校園裡夥伴之間的事情和關係上。一所寄宿學校,主角為兩個有天才跡象的孩子,他們自由,想像力豐富,精力旺盛,體力充沛,挑戰並解決一個又一個自己為自己設定的困難和問題。僅僅校園裡的青春,顏色上毫無疑問地單薄了,沒有了粉色(愛情)、黑色(陰謀)、紅色(暴力)、灰色(消極)。
重回校園
多年以後,重回校園,“我”的感受是雙重的,一方面由書中後面交代的那件無法彌補的傷害造成的自責,一方面還有長大成人般的自豪感(“昔日的巨人變成了侏儒,而你的樣子則恰恰相反”,這種巨人與侏儒,是重回校園時常見的感受,即便不是我們抬頭挺胸地長大了,也是那些曾經恐嚇、要挾過我們的老師萎縮了)。在昔日的老師面前,產生居高臨下的感覺,即便這種感覺被稱之為錯覺,但至少這種錯覺也是幾乎可以全部遮住我們眼睛。作者的敘述從長大後的“吉恩”重回校園開始,在帶著釋然和愧疚的情緒中展開了他對這段往事的追憶。1942年的夏天,那個戰爭前夕的夏天,是屬於小說中若干個精力旺盛聰明智慧主角的夏天。
如果作為發生在青春歲月校園裡的小說,這部《獨自和解》有不夠動人的地方,那就是校園裡的孩子生活在單一的色彩之中。或者這種單一的色彩在缺失了粉色之時,已經不能夠足以稱之為色彩了。沒有了粉色意味的愛情,懵懂青春則會因缺乏直指人心的情感而顯得乏味不夠自然。這幾乎是與人性有關的作品的一種必然。1942年的夏天,大戰前夕,發生在這一年的故事不但拒絕愛情,還要更加決絕地放棄了女人,整部小說你看不到一個真正的女人出現。在作者眼裡,這故事或許是戰爭毀滅人性,或許是一個與真實生活無關的夢境。重回校園之時,黑白的色調就注定了這是一部無法溫暖起來的小說。
長大成人
《獨自和解》英文原版問世於1950年代,那正是一個對二戰強烈反思的年代。作者在戰爭的外部,以一己之目光和膽略對戰爭提出軟綿的質疑。不要對這種軟綿產生任何牴觸和不屑,在大多數身處戰場之外的人那裡,更確真的反戰恰恰應該是這種軟綿。這種軟綿非但低於那種強硬直接的反對,而且從某種程度上更加深入人心,在讀者的內心深處容易產生共鳴。“菲尼亞斯”的玩笑和嘲諷,充滿了這樣的軟綿,他不願意相信戰爭真的正在進行,他願意將戰爭想像成庸俗的中老年男人製造的笑話和謊言。戰爭永遠都是被編造的謊言,在青春懵懂的日子裡,關於戰爭的想像就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一樣,顏色單純,沒有血腥,也沒有孱弱,它們一股一股地湧向各個支流,最後歸集於心臟——要么走向戰場成為英雄或者死者,要么遠離戰場以懦弱終老一生。
當“菲尼亞斯”看到從戰場上歸來變得呆傻的“萊珀”時,他說:“不管怎么說,隨後我便知道真的是在打仗。”戰爭的殘酷表現在它不允許任何人輕視它,也不允許任何人否定它的存在,它總能輕易地找到一種方式,讓那些即便隨時都可以開玩笑和製造惡作劇的孩子都相信。發生在1942年的這段校園故事,最生動的段落屬於與戰爭有關的部分,在戰爭中,確切地說,是在戰場的後方,幾個男孩身上發生的故事,讓人們看到了戰爭最為野蠻的一面。少年長大成人,在小說中成為了獨特的段落,硝煙之外卻也是硝煙之時,沒有人真正逃離,男孩通過看到一個被戰爭殘害的同學,進而長大、成熟。
譏諷之夏
“吉恩”俏皮地問:“這就是你喜歡的?”這是所有機靈年輕人喜歡反問的話,它並不意味著發問者想知道答案,答案已然在問題中得到,它更多的是飽含了一種譏諷,一種沒有惡意的暫時聰明人對遲鈍者的譏諷。
那年深夏,他們什麼都沒做,除了獨出心裁地想出幾個遊戲和娛樂項目,還有一不小心無人知道地破了一項多年的校游泳紀錄。一切轟轟烈烈地開始,又結束得悄無聲息,除了一些關於青春的印記之外,所有的一切了無痕跡。可是這種沒有痕跡的痕跡,恰好可以說明你的青春確實存在過。網路上有一篇流傳已久的天才小說,小說的名字就叫《做天才》,作者李海鵬將四年大學生活化作一個簡單的短語,彷佛在向那些靠近或遠離天才的少年作以問候。你的天才夢終結了嗎?如果肯定,那便是長大成人之時。
“吉恩”和他最好的夥伴“菲尼亞斯”都是某種程度呈現出天才跡象的孩子,他們的精力消解在無端的衝動中,這種衝動既直接坦白,又暗含殺機。“吉恩”一直躲在對“菲尼亞斯”的愛慕和妒忌中,他不停地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向自己證明,至少在某些方面自己並不比“菲尼亞斯”差,甚至還是對方所遠遠不能及的。但是在“吉恩”心中,又總是有那么一股揮之不去的悱惻縈繞徘徊著,他要讓最好、最了解自己、最信任自己的夥伴“菲尼亞斯”從自己身邊離開,哪怕身負自責。真正被譏諷的也許正是發出譏諷笑聲的自己,沒有辦法拒絕的譏諷,在那個身體和世界都充滿躁動的1942年夏天發出笑聲。直到“吉恩”釀出大禍,“菲尼亞斯”死於那個夏天,世界漸漸平和下來。“吉恩”帶著全世界身處戰爭之人的內疚之心發出懺悔,沒有什麼比看著自己死去更難過的事了。
兩三年前那部描寫了嗜酒作家的傑出電影《杯酒人生》,片中結尾處一生萎靡不振的作家麥爾斯,在學生朗誦的課文中凝想自己的過往今生。那段課文正是“吉恩”面對“菲尼亞斯”死去時發出的獨自懺悔。難怪電影《杯酒人生》在結尾處要安排這樣的段落出現,在我看來,諾爾斯此處的描寫如同他那段極短地描寫“菲尼亞斯”之死一樣精彩絕倫。“……他的身體笨拙地滾下白色大理石樓梯。”戛然而止的描寫,仿佛“菲尼亞斯”短暫的生命。當“吉恩”聽說“菲尼亞斯”死於“骨髓順血液流入心臟”之後,他反覆嘟囔著“他的骨髓”,然後發出一代人的懺悔之聲——
當時和後來我都沒有為菲尼哭。甚至當我站在波士頓城外他家那極為古板的墓地,看著他被放入墓穴時,我都沒有哭。我無法擺脫一種感覺,這是我自己的葬禮,人在自己的葬禮上是無法哭泣的。
短促有力,懺悔、難過的聲音卻在永久縈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