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觀介紹
百餘年前曾於獨秀峰馬鞍型凹部修廟一座,後傾圮。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鄉人集資復建,並於峰左另建一座磚木結構的廟宇。因長期無人管理,廟又損壞不堪,1981年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2012年陳誠道道長應獨山縣民族宗教事務局邀請,前往獨山觀主持道教教務工作,立志將獨山觀開闢成黔南道教第一叢林。2014年,嶗山太清宮周誠霖道長應邀接管獨山觀,在縣政府,民宗委主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修建所有危房宮殿,住房,上山台階,大殿前面的水泥地平及欄桿。2015年冬正式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
景點介紹
獨秀峰又名獨山,位於獨山縣城東南13千米處的平壩之中,為獨山縣十二景之第一景,有“獨山曉翠”之稱。《方輿記要》載:“山尖圓高峻,無他山聯屬,因名。”舊《獨山州志》云:層巒迭嶂中陡開生面,四維平陽,一山獨立高數百丈許。山身巉岩,細竹頂結,小峰三面開數丈平台,清泉湧出,甘冽可飲。登峰遠眺周遭數十里村落密布,阡陌綿延,秀木喬林蒼翠欲滴,恍置身武陵桃園也。”獨秀峰下,曾有古城,元代為獨山州軍民長官司所在地。明弘治七年(1494年),州城遷至今獨山縣城所在地,但仍以“獨山”為州名。獨秀峰山巔呈馬鞍型,有三個制高點。“平地起高峰,峰上有峰,峰景秀;高岩滴水花,花中有花,花常開”,這幅工整、別致的對聯,正是獨秀峰的寫照,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歷史名詞:傳說建獨山州時,今縣城處的居民與獨秀峰處的居民為治所爭執不下,官衙便讓兩地送水稱輕重以定奪。現縣城處的人在水中做了手腳,所稱的水比獨秀峰處的重,於是官衙將治所定在了今縣城處,但為了平息另一方的不滿,便將州名取為“獨山”。
獨山縣有濃郁的文化氛圍。“影山文化”對貴州文化影響深遠。“影山文化”形成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創始人是獨山籍翰林莫與儔,他入翰林院後,與同年樸學大家互相學習,又得到大學士紀昀、編修洪亮吉等的授教。莫與儔回鄉後從事地方教育,建草堂(“影山草堂”)設學館,開貴州樸學之先聲。莫與儔辭世後,門人及其子莫友芝等繼承莫氏家學,並使之發揚光大。莫友芝著述頗豐,他的《韻學源流》被國內不少高校中文系選作參考書,他與鄭珍合纂的《遵義府志》被著名學者梁啓超等譽為“府志中第一”。莫友芝曾為曾國藩幕賓,深得曾氏賞識,並寫詩《送莫友芝》相贈:“豪英不地囿,十九興偏邦……黔南莫夫子,志事無匹雙……”
清代莫與儔有詩讚頌:
山本先生窗案物,登臨初與故人同。
長松浩浩通元氣,傑閣蕭蕭傷然風。
毋斂亦隨剛水沒,葛蠻空付長官雄。
只今漢縣皆此府,經偉才誰嗣尹公。
白鶴泉
翻開獨山縣誌:……四維平陽,一山獨立高數百丈許,山身巉岩,細竹結頂,小峰三面開數丈平台,清泉湧出,甘洌可飲……
在上道獨坡獨秀峰頂大殿後,有一涓涓清泉,俗稱白鶴泉,因那崖壁上有一凸出部分酷似個鶴頭,而那涓涓之水則從那鶴嘴流出,匯於崖下一小池,雨季不溢,久旱不枯,泉水甘洌,飲之令人神清氣爽。那獨秀峰上的殿房原為景觀建築,此山傳說是江西許真君追到此地的一青龍,化為獨秀峰,被許真君建殿房鎮於此青龍角上。
此山平地起峰,清秀奇偉,當年有一武當山的雲遊道人行至此山後即掛拂塵不走了。又在山腳下寨子收了一貧家少年為徒,並廣施醫道,香火日盛。
如是過了數年,貴陽黔靈山宏福寺赤松和尚為廣結善緣,遣座下眾和尚下山散往黔境各地化緣,宣講佛法,勸人向善。一日一和尚來到獨秀峰下,見其山勢奇偉,峰姿清秀,即上山一覽,謁見武當道人。因釋道不同源,言談中即辯論了起來,辯論者辯鋒數天不絕,只苦了那小道士,吃飯喝茶不說,晚上那辯論的兩人還要洗浴,用水量大增超過了白鶴泉的出水量,那道人即叫小道士下山到山下的譚家井挑水,兩天下來挑水小道士叫苦不迭。
當夜,小道士挑水服侍時間長了,筋疲力盡的躺到床上,正懶散欲眠之際,一念頭像射入房中的月光一樣,映進腦中來:何不將白鶴泉的鶴嘴弄大些,泉水流淌大了,我就不用下山去挑井水了嘛?想到就乾,小道士去拿了一把砍柴的柴刀,繞過大殿奔白鶴泉而來。
是夜月色如晝,白鶴泉泉水聲叮叮咚咚猶為悅耳,月光映在白鶴泉小水池上閃爍成一池金光。小道士不知高低,用柴刀朝白鶴泉的白鶴嘴撬去,撬了良久,不想絲毫未動,小道士急了就將柴刀背掄起來朝那白鶴嘴敲去,只聽得一聲響亮,白鶴泉之白鶴嘴應聲而碎落下來,池畔騰起一雙白鶴飛向芝谷龍井方向,那白鶴泉的泉水非但不奔涌而出,卻已是滴水皆無了。小道士見闖了大禍,連夜下山走得不知去向。
天亮道士呼喚小道士不至,自行到白鶴泉邊取水,卻見泉水枯乾,一派萎跡,方知風水已泄,唯望天長嘆,逐與那和尚結伴下山而去。從此,獨秀峰就未再有道士僧侶至今(白鶴泉遺址猶存)。
這是獨山縣得名的由來,每至周末,春和景明,絡繹有遊人三五個, 七八個一起遠道而來,沿掩映於小灌木叢中的羊腸石徑盤曲而上。每至山頂,一種遊目騁懷,志曠高遠的感覺便不禁油然而生,登臨的勞累早已蕩然遠去。這時,你再慢慢放眼四望,那一片連著一片的碧綠,是去年才建成的兩萬畝四季冷涼蔬菜基地,這是獨山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成功典範。單看那連成一片的翠綠,你便會覺得那是大自然對你的饋贈,你便會覺得那綠正不可抵擋地慢慢從你的眼裡向心裡流去。 獨秀峰也早已與碧波浩淼、山光一色的紫泉湖和鬼斧神工、幻中生幻的神仙洞(距獨秀峰僅幾里)等景點連通成一線,共同構成了獨山南部旅遊朝聖的最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