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獅鬃海蛞蝓體長達102毫米,寬25毫米,有51毫米穿體擴展的口帽。殼、外套膜及本鰓均消失。原來的鰓部亦退化,並於身體背部進一步演化出新的鰓部結構,將鰓部外露,故又稱為裸鰓動物。觸手1對,齒舌上僅1列縱行小齒,分布藏在背側的一個囊內。全身覆蓋著保護膜。頭部有觸角,當受到威脅時會縮小身體;身體後面或中間有輔助鰓。會使用毒素或棘刺自我保護。它們鮮艷的顏色像是在告誡掠食者“我是有毒的,離我遠點”。視力極差,但是它們觸覺和嗅覺靈敏。
這種裸體的獅鬃海蛞蝓身體是半透明的,具有不透明的棕色肝憩室。 它有一個大的可擴張的口罩,邊緣有感官觸手口唇肉質肥厚。足寬,前端圓形,後端鈍尖。通常體呈無色至淺黃色或綠色。背面和頭幕上面有淡褐包陰影。樹枝狀突起,小突起色較淡。,當它打開並向前傾時可以捕獲食物。
頭幕特別大,占體長的1/2弱,擴張呈圓盤形。其邊緣完整,頭罩鼻樑上有一對圓形或耳朵狀的觸角。前緣有8列觸手狀突起,排列在上面的數列較細小,下面的2-3列較大,呈扁平的槳形足沿其背面呈兩排排列。嗅角小,彼此相距較遠,上部有褶葉。鞘角稍高。體背兩側有6-7對背突起,寬大,肥厚,呈葉片狀,邊緣稍呈波狀,易脫落。第1對背突起左右對稱,其餘各對左右相間排列。背中部有許多樹枝狀小突起。生殖孔位於體右側第1個背突起的下面。肛門孔位於體同側第2個背突起的前方,與第2左背突起相對稱的位置。頭幕上面、背突起和體側面有許多鈍的小突起。
棲息環境
棲息在低潮和低於附近的鰻魚生活的其他海草上,在深水中的海藻森林中生活。生活在海岸邊的潮間帶水區的泥沙質海底。在水深5000米的地方和寒冷的極地也能找到海蛞蝓的蹤跡。
生活習性
獅鬃海蛞蝓喜歡在海水清澈、水流暢通、海藻叢生的環境中生活,以各種海藻為食。它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敵本領,就是吃什麼顏色的海藻就變成什麼顏色。海蛞蝓體表還長有絨毛狀和樹枝狀的突起,從而使得海蛞蝓的體型、體色及花紋與棲息環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這樣就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煩和危險。
海蛞蝓既能消極避敵,又能積極防禦。在海蛞蝓體內有兩種腺體,一種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邊緣的下面,遇敵時,能放出很多紫紅色液體,將周圍的海水染成紫色,藉以逃避敵人的視線。還有一種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種略帶酸性的乳狀液體,氣味難聞,對方如果接觸到這種液汁會中毒而受傷,甚至死去,所以敵害聞到這種氣味,就遠遠避開,是禦敵的化學武器。
當生物受到捕食者攻擊時,轉移攻擊的方法可以是誘使捕食者攻擊那些可以犧牲和有刺激性的部位。例如,海蛞蝓生有鮮紅的乳突,如果它受到騷擾,這些乳突就會隨處擺動,魚類便會叮咬他們,乳突被咬掉後還可以再生,但是由於乳突含有刺細胞和腺體分泌物,所以捕食者會把它們丟棄,以後就不會再攻擊它。
海蛞蝓用頭部挖掘泥沙,吞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是典型的食肉類軟體動物,主要以腔腸動物為食。它們會偷偷接近目標。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取獵物的要害。並迅速將其吞下。海蛞蝓背部有一些空腔,它們吃掉獵物後會將獵物的觸手直接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食物包括兩棲動物、橈足類、甲蟲、小型甲殼類動物、小型軟體動物、小水母和櫛水母,其他無脊椎動物的幼蟲,有時還有小魚。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西海岸,從美國的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
繁殖方式
海蛞蝓是雌雄同體的生物。雌雄兩個生殖孔間有卵精溝相連。在繁殖期內,海蛞蝓互相交尾產卵,卵呈長筒圓柱形,用膠柄固著在海底的砂石上。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屬於海洋軟體動物,分布範圍廣,繁殖能力強,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沒有列入各物種保護名錄。
保護級別
尚未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