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獅子山位於紫金縣境東北部,東鄰五華縣長布鎮,北接東源縣黃村鎮上七樹村。獅子山上是人間仙境,獅子山下是人傑地靈中壩鎮,獅子山距縣城23公里,離中壩鎮13公里,中壩舊稱中心壩,因圩坐落在中壩盆地中央而得名。明清屬琴江都賀崗、上鎮兩社(約)。民國初屬第六區,民國18年(1929年)起屬第三區良莊、富坑鄉及中正鄉部分,民國30年分屬昇平、富良鄉及中正鄉,民國34年並為中山鄉。建國初屬第一區(附城),1952年5月為第二區。1958年10月成立中壩公社 ,1983年9月撤社設區,1987年4月改稱中壩鎮,獅子山以獅該下為中心,由清朝的張金先天祖遷居入住而逐漸形成部落。解放前,張金先的父輩在此耕種,1953年土改時,由張金先繼承和分得該土地至今其家族已居住過8代人,相鄰地有上中心坑、下中心坑、雷公坪、上水底,緊跟其後的有塘子角和下水底。
獅子山的發展史是一個悲壯史,從清朝張金先天祖張文祥一人攜妻逃避饑荒而進山開荒而逐漸形成部古村落、自然村,至今已超過二百三十年,獅子山下人文憨厚,人才輩出,這裡孕育了一代偉人孫中山 ,孫中山 是中華民國的國父,是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一生倡導中國夢,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著作,通過二百多年的發展,粵獅子山形成了熱愛祖國、敢為人先、一言九鼎、獨步無畏、百折不撓的獨特東江文化,以及自強不息、心繫民眾、厚德載物、不忘祖宗的家訓文化。
獅子山西接人間仙境紫金省級白溪自然保護區,這裡的屬粵東蓮花山之脈,4、9月為雨季,濕乾季節明顯,是廣東省的最佳化生態保護區。近年來,河源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在保護、挖掘、宣傳、利用紅色文紅資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河源革命歷史地位不斷上升,河源獅子山歷史文化品牌不斷打響,紅色土地綠色掘起的經濟搭台,文化唱戲的聲音正在由弱走強。2016年3月17日,據河源日報報導,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廣東海陸豐革命老區貧困縣納入國家貧困革命老區扶持範圍的請示》,同意將海陸豐革命老區貧困縣納入國家貧困革命老區扶持範圍。紫金縣在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範圍內,同時享受國家對貧困革命老區的扶持政策。河源紫金獅子山納入了革命老區範圍 。
2016年11月6日,在中國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東江縱隊抗日老戰士敬愛關懷聯誼會(香港)會長李小武率廣東明潤來集團高管一行十餘人從深圳驅車240餘公里,來到位於廣東河源紫金縣中壩鎮,參觀了東縱抗日英雄——溫敬堯的紀念亭,祭拜了這位革命英雄,看望了溫敬堯後代,並向十餘位東縱抗日戰士後代親屬發放了慰問金, 據悉,解放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在廣東紫金縣中壩鎮獅子山(原名獅垓下)同國民黨地方武裝進行過數十次戰鬥,為紫金縣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貢獻。
烽火東江英雄樹,粵贛湘邊戰旗紅,獅子山上看紅塵,山下普渡人間,如今,粵獅子山與寧獅子山、港獅子山、蘇獅子山、贛獅子山、湘獅子山、皖獅子山以及武定獅子山---西南第一山 對比,粵獅子山迎來千年難得一遇發展的好機遇。特別是《河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發布之後,河源市各縣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旅遊發展,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河源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聲音不斷增強,河源將投百億元建設“鐵公機868” 。
目前,從深圳和廣州到粵獅子山交通非常方便,從汕湛高速途徑紫金西出口到紫金縣城後半小時即可到達粵獅子山,河紫高速、紫龍高速建成後,從河源到粵獅子山1小時車程,完全融入了城市到鄉村生活圈。
河源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城市,廣東綠谷,獅子山上簡稱為人間仙境、物種寶庫,粵東明珠,萬福之源,風水寶地,從2005年開始,我們就把美麗的獅子山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不斷豐富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之間的辯證關係下,在實踐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