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出西域之易動三國

《獅出西域之易動三國》是一部網路小說,縱橫中文網首發。描寫了主人公秦易在三國時代從士兵到將軍最終雄霸一方的傳奇故事。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秦易,三國中縱橫西域的無敵英雄,戎馬一生的軍事頭領,文能定國、武能安邦,是一位軍事奇才,曾與曹操爭霸中原,與諸葛亮旗逢漢中,戰呂布、敗馬超,勇冠群雄,書中通過對其一生從士兵到將軍最終雄霸一方的傳奇描寫,刻畫了一位文武雙全、易動三國的絕世將才,又懂得詩情畫意、風花雪月的浪漫才子,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然英雄有著太多的血和淚!
小說改變世界,一切從心開始!

作品信息

作品大類: 歷史軍事 完成字數:51445 首發狀態: 縱橫中文網首發
作品性質: 公眾作品 總點擊:214 總紅票/黑票:0/0
授權狀態: 專屬作品 本月點擊:203 本月紅票/黑票:0/0
寫作進程: 連載中 本周點擊:55 本周紅票/黑票:0/0

章節目錄

第一章 大秦世家 第二章 日出西方 第三章 樓蘭春秋
第四章 巧遇仙師 第五章 初出樓蘭 第六章 刀嘯大漠
第七章 血濺西域 第八章 滴血蒼鷹 第九章 商雲客棧
第十章 覲見國王 第十一章 典軍校尉 第十二章 烏孫之變
第十三章 撫內安外 第十四章 功成身退 第十五章 雲霓公主
第十六章 兒女情長 第十七章 好事多磨 第十八章 去留無意
第十九章 驚世陰謀 第二十章 永失真愛 第二十一章 沙陀幫主
第二十二章 樓蘭驚魂

章節試閱

西域長史府是東漢時候設定於西域地區的官署,規模介於郡縣之間,負責西域的行政、軍事等,中心在樓蘭。東漢末年的樓蘭依然富庶繁榮,人心思安,社會穩定,是獨立於衰落的東漢王朝的世外桃源,因為遠離戰火硝煙,這裡的文明之火得以傳續,聲聲不息樓蘭城不大,人口不及兩萬,但這裡繁華的市井,往來的人群絡繹不絕,介於絲綢之路的中心位置這裡的貿易一直很火,因為有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民族往來交織,這裡成為多種文化的交織體,複雜而深刻.
在樓蘭城東,住著一戶商賈,東家姓秦,姓秦名遠,字浩渝,做一些皮毛的生意,家境雖說談不上富甲一方,但也還算寬裕,吃穿用足夠,單說這秦遠,其身世可非一般,其先祖可追溯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時,當年秦皇嬴政,經過商鞅變法以後國力日趨強大,經濟繁榮,兵強馬壯,嬴政野心勃勃,正欲揮師東方一統天下,這時傳來訊息,稱秦國西部邊陲的匈奴部起兵10萬對其大舉進攻,前鋒已度過陰山,直接威脅秦的都城鹹陽,匈奴部來勢兇猛,一路燒殺搶掠,攻城破隘,屠殺百姓。嬴政認真分析敵情,召集眾臣商議退敵之策,有臣子鑒約:可集結都城各路守衛軍及各諸侯軍總計15萬,以蒙恬、白起為先鋒,由嬴政親自掛帥實施退敵,方可取勝。嬴政聞後遂決定採納該對策。
話說這匈奴部首領么可單于攜其妻子亞不柯率領這10萬鐵騎好不威風,有句話說:將軍把劍南山起,我願做長風繞戰旗。話說這么可單于的妻子亞不柯那可是大草原上的一朵雪蓮,天生麗質貌若天仙,堪稱匈奴部落第一美女,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從小練得一副好身手,騎馬拉弓射箭,善使一副雙刃刀,功夫了得。這么可單于也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曾經親手殺死他得父親和弟弟奪得政權,心狠手辣,鐵石心腸,且身手不凡,他從小就聽人說過富庶的東方有個秦國,珠寶堆成了山,美女多成了雲,這一次他率手下精銳10萬餘眾,大勢揮師東下,也是預謀了好久才下的決定,為了這一天他養精蓄銳達10年之久,這一次他得目標是不成功即成仁。“這10萬餘眾可是他得全部精銳啊可以說是全部家當了,這一次他必須成功”,么可這么想著。
再說嬴政起兵15萬,與匈奴決戰這可是他就任以來的最大一次戰役,這一戰將決定秦國西部邊疆的長治久安,將為他一統東方奠定基礎,也將重創匈奴主力,獲得一個穩定的後方,秦軍也將在此戰中威震天下。這一戰意義重大,他動用了心腹大將蒙恬和白起,這兩員大將都是萬人敵,銳不可當,能在萬人中取人首級勇冠三軍。秦軍善使弓箭、弩和長武器這一點在戰爭中占有很大優勢,這一次秦軍攜帶了大量的弓箭、弩等武器裝備,無論在人還是在物秦軍都準備充足,萬事俱備,計畫周詳,想到這些,嬴政在心裡充滿了信心,他要讓此戰一舉成名,永載史冊。
雙方在距離鹹陽城西北方向的150里的地方拉開了陣勢,只見旌旗招展,人山人海,金戈鐵馬,連空氣也在這一刻凝固,蒙恬、白起兩員大將利於陣前,橫刀立馬,盡顯風采。嬴政端坐於馬車之中,要配寶劍,威儀三軍。陣對面么可攜夫人立於陣前,手握刀槍,殺氣騰騰,雙方不明分說,鼓角三慟後,只聽喊殺聲驟起,飛沙走石,天空也失了顏色,不要以為這是雙方的吶喊,卻只是匈奴軍的叫喊,且看此時秦軍弓拉滿噻,弩對前方,盾如城牆,且看嬴政突然立起,拔出寶劍,大喝一聲:“放”。剎那間天空箭如雨下,密密麻麻的向匈奴軍陣飛去。“啊”、“呀”、“喔”在一片片的哀喝聲中,只見匈奴兵大批大批的倒了下去。秦軍的箭果然厲害不但鋒利而且含有劇毒,中箭必死無疑,箭如其人,如此毒辣的箭正如同他得主人嬴政一樣的毒辣。一批批的箭放了不計其數,匈奴兵的屍體也堆成了山。
么可看形勢不妙趕緊令軍隊當起了盾牌,這時只見對面兩騎絕塵飛奔殺來,緊隨其後的喊聲震天,秦軍開始進攻了,蒙恬、白起率先沖入敵陣,如同穿腸一般槍挑匈奴士兵,勢如破竹。白起正殺的起興,突然一把刀鋒從肩頭飛過帶著一絲寒氣,白起定睛一看正是匈奴第一夫人亞不柯,她的刀好快非同一般,白起被殺了個措手不及,但他很快轉過神來,一把鋼槍對著女王殺將過來,亞不柯雖貴為女中豪傑,也練得一副好身手,但畢竟不是白起對手,幾個回合殺將下來就已經是氣力不支了,這時的白起是越戰越勇,很快亞不柯就亂了刀法,支持不住了,只聽“嘭”的一聲,她的刀被白起挑飛了天,置身從馬上栽了下來,成了白起的俘虜。正在此時的蒙恬與么可交了鋒,雙方大戰幾十餘回合不分勝負,白起俘虜了亞不柯後騰出手來也加入了對么可的戰鬥,力對兩員虎將,么可顯得力不從心,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了,幾回合下來被蒙恬砍下了頭顱。樹倒猴孫散,見此情景匈奴兵早已喪失了鬥志,一潰千里,只剩的幾千餘騎逃回了漠北。
這一仗秦軍取得了絕對勝利,殺死匈奴頭領,俘虜夫人,斬獲無數。亞不柯被帶去參見嬴政,在大帳之中嬴政看到了這個匈奴第一夫人,只見她眉宇清秀,唇紅齒白,挺直的鼻樑除了中原女人擁有的俊美之外還略帶幾分英氣,顯得格外精神。嬴政貴為一國之君,胯下女人無數,然此等女人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不盡開始憐香惜玉開來,嬴政命將其收在帳下,縛其手腳,每日款以美食。嬴政對這個傾國美人真是太喜歡了,他想用情去感化她將她俘虜,但又想自己與人家有殺夫之仇,將其留在身邊遲早會出事,經過一番苦苦掙扎的心理鬥爭,作為一名男人的君主最後還是忍不住要享受享受美人的滋味,就這樣在軍中大帳嬴政與這個巾幗女人發生了關係,事後嬴政決定給她些銀兩和馬放其回匈奴,一來他不忍心傷害這個女人,二來讓其回到匈奴整頓舊部,收拾殘局,三來放其一條生路也算是出於一種人道吧,算是一種施恩,布恩德於匈奴。
再說亞不柯置身回到匈奴,在經歷丈夫死亡、受盡凌辱的她身心已是疲憊不堪,她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但她想到死去的丈夫,受盡的凌辱,背負國恨家仇,她要頑強的活下去,經過一路的奔波,她回到了大漠草原,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匈奴內部已經發生了變故,也可的弟弟趁其在外征戰之時,發動了宮廷政變奪得了政權,並下令誅殺也可舊部,見此情景亞不柯驚呆了,這裡已不再是她的家了,她必須馬上離開這裡,這個到處充滿殺機的地方,不得已她喬裝後連夜向西逃走,亞不柯一路狂奔,走了幾天幾夜,後來連馬也死在了路上,她曾昏迷在路上,當她醒來時看見的是一間敞亮的屋子及熙熙來往的人群,這裡很熱鬧旁邊坐著幾位高鼻樑深眼睛大鬍子的人,原來她是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才來到了這裡,這是大月氏人的聚集地—樓蘭。
逃到樓蘭的亞不柯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懷孕了,顯然這是秦皇嬴政的後代,她本不想要這個孩子,但她又想到死去的丈夫和失去的匈奴政權,她要復仇,她要向嬴政和也可的弟弟復仇,她要奪回逝去的江山。要復仇就需要幫手,單憑她的微薄之力顯得捉襟見肘,她需要這個孩子在未來助她一臂之力,或是在她未能完成這些之後依然能繼續的去實現她的復仇計畫,隨後一代梟雄的後代就在這樓蘭城誕生了,亞不柯給他取了個漢名叫秦記,意思是記住大秦的仇恨,這秦記從小就跟隨亞不柯練習武藝,騎馬拉弓射箭,學到了很多本領,在秦記十五歲這年,亞不柯身患重疾要去世了,她本想將她身上的故事及所思所想告訴兒子,但她沒有,如果是這樣仇恨的種子將世代延續,永無寧日。世界上本無仇恨皆是因果輪迴,一切都是自己自作自受的結果,就讓它自生自滅吧,這將是一個永遠的噩夢,隨著她的離去而得到總結。這樣做她的良心也會得到一絲慰藉,她最終沒有告訴兒子,將此前的一切帶進了自己的墳墓,帶著自己心中永遠的狠和世人眼中永遠的迷離開了人世。
再說這秦記,亞不柯去世時,他年僅十五歲,但他已經是一個結實的小伙子了,身懷絕技的他沒有涉足政壇,生在樓蘭的他對經商十分感興趣,慢慢的自己在樓蘭開了一家商鋪,經營皮毛貿易,後來有了自己的一支駝隊經常往來在西域的絲綢之路,再後來秦記取了一名樓蘭的女子,也有了自己的娃,就這樣世代經營這自己的買賣,有誰曉得他們就是千古一帝秦皇嬴政的後人,一代皇親貴族的血脈大秦世家就湮沒在這茫茫戈壁的綠洲—樓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