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熱病

猩熱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A族乙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多為兒童。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品、食具等而傳染。臨床表現以高熱及全身細小密集紅斑為特徵。同時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還可見到四種特異性表現,即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和手套、襪套樣脫屑。

概念

猩熱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A族乙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多為兒童。主要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品、食具等而傳染。臨床表現以高熱及全身細小密集紅斑為特徵。同時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還可見到四種特異性表現,即楊梅舌、帕氏線、環口蒼白圈和手套、襪套樣脫屑。

發病症狀

本病潛伏期2~5天,起病急劇,突然高熱、頭痛、咽痛、噁心、嘔吐等。若細菌是從咽部侵入的,則扁桃體紅腫,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滲出性膜,軟齶黏膜充血,有點狀紅斑及散至性瘀點。發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見舌乳頭紅腫肥大,突出於白色舌苔之中,稱為白色楊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脫落,舌色鮮紅,舌乳頭紅腫突出,狀似楊梅,稱紅色楊梅舌,同時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

潛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長7天。起病急驟,發熱,體溫一般38℃~39℃,重者可達40℃以上,嬰幼兒起病時可能產生驚厥或譫妄。患兒全身不適,咽痛明顯,影響食慾。咽及扁桃體顯著充血,亦可見膿性分泌物。舌質紅,乳頭紅腫如草莓,稱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皮疹於24小時左右迅速出現,最初見於腋下、頸部與腹股溝,1日內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為瀰漫針尖大小的猩紅色小丘疹,觸之如粗砂紙樣,或人寒冷時的雞皮樣疹。疹間皮膚潮紅,用手壓可暫時轉白。面頰部潮紅無皮疹,而口周圍皮膚蒼白,稱口周蒼白圈。猩紅熱病臨床表現皮膚皺摺處,如腋窩、肘、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色深紅,其間有針尖大小之出血點,形成深紅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見黏膜疹,充血或出血點。病程第1周末開始脫屑,是猩熱病特徵性症狀之一,首見於面部,次及軀幹,然後到達肢體與手足掌。面部脫屑,軀幹和手足大片脫皮,呈手套、襪套狀。脫屑程度與皮疹輕重有關,一般2~4周脫淨,不留色素沉著。

1.輕型

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徵性症狀,往往至出現典型的皮膚脫屑時,才取得回顧性的診斷。患者可有低熱1~2天或不發熱,皮疹隱約可見,出疹期很短,無楊梅舌。發病後1~3周皮膚脫屑或脫皮。

2.中毒型

起病急驟,體溫可高至40.5℃以上。全身中毒症狀明顯,頭痛、驚厥、嘔吐、為常見症狀。咽扁桃體炎症嚴重。有明顯紅斑疹。如合併膿毒症狀,甚至發生休克,危險性很高。

3.猩熱病臨床表現外科型

鏈球菌經皮膚或黏膜傷口感染時,可有局部急性化膿性病變,皮疹從創口開始,再發展到其他部位皮膚。無咽炎和楊梅舌。

醫囑

建議忌辛辣刺激飲食,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