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新蛔蟲病是由牛新蛔蟲寄生於4-5月齡以內的犢牛小腸引起的以腸炎、下痢、腹痛等消化道症狀為特徵的寄生蟲病。該病常可引起犢牛的死亡,嚴重地危害著養牛業。牛新蛔蟲分布很廣,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國多見於南方諸省的犢牛。
病 原
牛新蛔蟲的成蟲蟲體粗大,呈淡黃色,蟲體體表角質層較薄,故蟲體較柔軟,且透明易破裂。蟲體前端有3個唇片,食道呈圓柱形,後端有一個小胃與腸管相接。雄蟲長15--25厘米,尾部呈圓錐形,彎向腹面;雌蟲較雄蟲為大,長22--30厘米,生殖孔開口於蟲體前1/8,到1/16處,尾直。蟲卵近乎球形,短圓,大小為70--80微米x60--66微米,殼較厚,外層呈蜂窩狀,新鮮蟲卵淡黃色,內含單一卵細胞。生活在犢牛體內的成蟲發育成熟後,雌雄交配,雌蟲產卵隨糞便排出體外,蟲卵在外界適宜的條件下,經3--4周發育為含有第二期幼蟲的感染性蟲卵。母牛吃了被感染性蟲卵污染的飼料、青草或飲水後,蟲卵內幼蟲在小腸內逸出穿過腸壁,移行至肝、肺、腎等器官,變為第三期幼蟲,並潛伏在這些組織中,當母牛懷孕8.5個月左右時,幼蟲便移行至子宮,進入胎盤,隨著胎盤的蠕動,被胎牛吞入腸中發育,待小牛出生後一個月左右發育力成蟲,成蟲在犢牛體內生存2--5個月,以後逐漸從宿主排出體外。牛新蛔蟲卵對藥物的抵抗力較強,2%福馬林對該蟲卵無影響;29℃時,蟲卵可在2%遼克林或2%來蘇兒中存活20小時。但該蟲對陽光直射的抵抗力較弱,蟲卵在陽光的直接照射下,4小時全部死亡。溫濕度對蟲卵的發育影響也較大,蟲卵發育較適宜的溫度為20--30℃,潮濕的環境有利於蟲卵的發育和生存,當相對濕度低於80%時,感染性蟲卵的生存和發育即受到嚴重影響。
症 狀
病牛開始表現為精神不振,不願行動,繼而消化失調,食慾不佳並腹瀉;繼而並發細菌感染時則出現腸炎、血便、且帶有特殊的臭味。後期病牛臀部肌肉弛緩,四肢無力,站立不穩。當蟲體大量寄生時可能導致腸阻塞或腸穿孔,引起死亡。診 斷
該病的臨床診斷需結合症狀(主要表現腹瀉並混有血液、有特殊惡臭、病牛軟弱無力等)與流行病學資料綜合分析;確診尚需在糞便中檢查出蟲卵或蟲體。
防治方法:
對犢牛進行預防性驅蟲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15--30日齡的犢牛,因犢牛此時感染達到高峰,且有許多犢牛是帶蟲不顯症狀者,但其排出的蟲卵可以污染環境,導致母牛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