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涉痛

牽涉痛

當某些內臟發生病變時,常在體表一定區域產生感覺過敏或痛覺,這種現象稱為牽涉痛。牽涉痛有時發生在患病內臟鄰近的皮膚區,有時發生在距患病內臟較遠的皮膚區。例如,心絞痛時,常在胸前區及左臂內側皮膚感到疼痛;膽囊炎、膽結石症發作時,常在右肩部感到疼痛;發生闌尾炎時,發病開始時常覺上腹部或臍周疼痛;患胃潰瘍和胰腺炎時,會出現左上腹和肩胛間疼痛;腎結石時則可引起腹股溝區疼痛等。在臨床上,這些現象有助於內臟疾病的定位診斷。牽涉痛發生機制可能是,發生牽涉痛的體表部位與病變器官往往受同一節段脊神經的支配,體表部位和病變臟器的感覺神經進入同一脊髓節段,並在后角內密切聯繫。因此,從患病內臟傳來的衝動可以擴散或影響到鄰近的軀體感覺神經元,從而產生牽涉性痛。近年來神經解剖學研究表明,一個脊神經節神經元的周圍突分叉到軀體部和內臟器官,並認為這是牽涉痛機制的形態學基礎。

基本信息

概念

牽涉痛發生機制牽涉痛發生機制
某些內臟器官病變時,在體表一定區域產生感覺過敏或疼痛感覺的現象,稱為牽涉痛。例如闌尾炎的早期,疼痛常發生在上腹部或臍周圍,心肌缺血或梗塞,常感到心前區、左肩、左臂尺側或左頸部體表發生疼痛,膽囊疾患時,常在右肩體表發生疼痛等。牽涉痛是疼痛的一種類型,表現為病人感到身體體表某處有明顯痛感,而該處並無實際損傷。這是由於有病變的內臟的神經纖維與體表某處的神經纖維會合於同一脊髓段,來自內臟的傳入神經纖維除經脊髓上達大腦皮質,反應內臟疼痛外,還會影響同一脊髓段的體表神經纖維,傳導和擴散到相應的體表部位,而引起疼痛。

病因

會聚學說

體表牽涉痛部位體表牽涉痛部位
會聚投射學說,此學說是由Ruch在1947年提出的,依據這個理論牽涉痛的產生是由於皮膚和內臟傷害感受性傳入在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會聚的結果,大腦皮層的感覺分辨區對內臟疼痛的空間不能精確定位,但擅長於對體表的分辨,因此內臟痛衝動的中樞投射往往同時反應在體表區。神經元在脊髓丘腦、皮質等部位匯聚是該學說的基礎。

易化學說

會聚易化學說,此學說認為,皮膚和內臟傷害感受性傳入在脊髓會聚,內臟疼痛性輸入在脊髓產生一個“激動灶”,易化正常來自軀體結構的信息,從而產生牽涉痛。內臟器官炎症時可導致脊髓背角神經元的中樞敏化,此時內臟和軀體輸入信號出現易化,這一過程與刺激軀體時的中樞敏化機理是相擬的,可能在牽涉區痛覺過敏現象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認為牽涉痛的發生與這兩種機制都有關。

食療

1.宜吃含有膠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2.宜吃含有維生素P豐富的食物;3.宜吃含有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1.忌吃含有酒精豐富的食物;2.忌吃發物的食物;3.忌吃生硬的不宜消化的食物。

預防

由於疼痛對身體健康具有防禦和保護意義,並非一切疼痛都是嚴重疾病的後果,因此並非所有疼痛均須止痛。對於如果消除疼痛,疾病確診便會產生疑問的病例,在確診前不應輕率地使用鎮痛藥。為了解除長期遷延的慢性痛的痛苦,病人也宜首先建立戰勝疼痛的信心,學會在疼痛和痛苦存在的情況下進行正常生活乃至維持工作的藝術,必要時配合適當的休息和物理療法。體表結構的淺表性疼痛,一般用非麻醉性止痛藥即可緩解。軀體深部痛以及內臟痛常需使用成癮性較弱的人工合成鎮痛藥,如哌替啶。晚期癌症所致的頑痛常不得不求助於止痛作用最強的嗎啡,此時不必顧及其成癮性;必要時亦可採用止痛性外科手術。對於精神緊張或心理因素較強的疼痛患者,可套用鎮靜藥和配合進行心理療法。

常見部位

患病器官 胃、胰 肝、膽 腎臟 闌尾
體表疼痛部位 心前區 左臂尺側 左上腹 肩胛間 右肩胛 腹股溝區 上腹部或臍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