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兒子王子 帕里斯在希臘斯巴達王麥尼勞斯的宮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卻和麥尼勞斯美貌的妻子海倫一見鍾情並將她帶出宮去,惱怒的麥尼勞斯和他的兄弟邁西尼國王阿伽門農興兵討伐特洛伊。
希臘聯軍的統帥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兒子,特洛伊年輕的國王赫克托耳逐漸成為在戰爭中成為雙方各自的英雄。
由於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難攻,希臘軍隊和特洛伊勇士們對峙長達10年之久,最後英雄奧德修斯獻上妙計,讓希臘士兵全部登上戰船,製造撤兵的假相,並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馬。
特洛伊人高興地把木馬當作戰利品抬進城去。當晚,正當特洛伊人沉湎於美酒和歌舞的時候,藏在木馬腹內的20名希臘士兵殺出,打開城門,裡應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殺掠和大火將整個城市毀滅。老國王和大多數男人被殺死,婦女和兒童被出賣為奴,海倫又被帶回希臘,持續10年之久的戰爭終於結束。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布拉德·皮特 | 阿喀琉斯Achilles | 配音 金永鋼 |
艾瑞克·巴納 | 赫克托爾Hector | 配音 陸揆 |
奧蘭多·布魯姆 | 帕里斯Paris | 配音 王磊 |
黛安·克魯格 | 海倫Helen | 配音 薛白 |
布萊恩·考克斯 | 阿伽門農Agamemnon | 配音 徐濤 |
肖恩·賓 | 奧德修斯Odysseus | 配音 張雲明 |
布萊丹·格里森 | 墨涅拉俄斯Menelaus | 配音 王凱 |
彼德·奧圖 | 普利文Priam | 配音 張涵予 |
朱莉·克里斯蒂 | 塞蒂斯Thetis | 配音 晏積瑄 |
詹姆斯·卡沙莫 | 格蘭喀斯Glaucus | 配音 陸建藝 |
朱利安·格洛弗 | 特里奧帕斯Triopas | 配音 高增志 |
蘿絲·拜恩 | 布里賽伊斯Briseis | 配音 林蘭 |
加內特·赫德蘭 | 帕特洛克羅斯Patroclus | 配音 趙震 |
薩弗蓉·布羅斯 | 安德洛瑪克Andromache | 配音 徐曉青 |
Adoni Maropis | Agamemnon's Officer | |
內森·瓊斯 | Boagrius | |
雅各布·史密斯 | Messenger Boy | |
Siri Svegler | Polydora | |
約翰·斯拉普內爾 | 涅斯托爾Nestor | 配音 趙曉明 |
Lucie Barat | Helen's Handmaiden | |
肯·波內斯 | 希伯里斯Hippasus | 配音 白玉林 |
Manuel Cauchi | Old Spartan Fisherman | |
Mark Lewis Jones | Tecton | |
Nigel Terry | 阿爾喀墨涅斯Alcimenes | 配音 韓童生 |
特雷沃·伊芙 | 維利爾Velior | 配音 成在群 |
Luke Tal;Matthew Tal; | Scamandrius | |
泰勒·梅恩 | 埃阿斯Ajax | 配音 蓋文革 |
Louis Dempsey | Aphareus | |
文森特·里根 | 歐多拉斯Eudorus | 配音 茅菁 |
Joshua Richards | Haemon | |
歐文·約曼 | Lysander | |
Tim Chipping | Echepolus | |
Desislava Stefanova;Tanja Tzarovska; | Singing Woman | |
Alex King | Apollonian Guard | |
Frankie Fitzgerald | Aeneas |
職員表
製作人 | 沃爾夫岡·彼德森、Winston Azzopardi、Barbara Huber、Diana Rathbun、科林·威爾遜 |
導演 | 沃爾夫岡·彼德森 |
副導演(助理) | Paul Attard、Ben Burt、西蒙·克萊恩、Pierre Ellul、Gerry Gavigan、Arabella Gilbert |
編劇 | 荷馬、大衛·貝尼奧夫 |
攝影 | Paul Bond、羅傑·普拉特 |
配樂 | 詹姆斯·霍納、伊莎貝爾維納斯 |
剪輯 | Peter Honess |
選角導演 | Lucinda Syson |
配音導演 | Isabel Venus |
藝術指導 | 奈傑爾·費爾普斯 |
美術設計 | Julian Ashby、Jon Billington、Andy Nicholson、Adam O'Neill、Stephen Dobric、John King |
服裝設計 | Bob Ringwood |
視覺特效 | 尼克·戴維斯、Rob Harvey、Chas Jarrett、Sue Rowe、Jon Thum |
錄音 | Isabel Venus |
布景師 | Anna Pinnock、Peter Young |
(演職員表信息來源)
譯製職員表
翻譯 | 劉大勇 |
導演 | 張雲明 |
錄音 | 張磊、安韶峰 |
聲音編輯 | 毛錦玲 |
錄音工程 | 勵和平、李瑞海 |
片名題字 | 路世明 |
字幕攝影 | 王璞本 |
製片主任 | 楊和平 |
製片 | 廖林 |
洗印加工 | 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 |
譯製單位 | 北京電影譯製廠 |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音樂原聲
專輯曲目 | 專輯信息 | ||
3200 Years Ago | Troy | Achilles Leads the Myrmidons | |
The Temple of Poseidon | The Night Before | The Greek Army and Its Defeat | |
Briseis and Achilles | The Trojans Attack | Hector's Death | |
The Wooden Horse and the Sacking of Troy | Through the Fires, Achilles...and Immortality | Remember | 藝人:James Horner 唱片公司:Warner Bros. 發行時間:2004年05月11日 |
(音樂原聲信息來源)
幕後花絮
•2003年2月,伊拉克戰爭迫在眉睫,製片方只好將外景地從摩洛哥改在墨西哥。
•1989年“馬爾他先生”得主George Camilleri在參加影片拍攝時將腿摔斷,在接受手術後因併發症意外喪生。
•布拉德·皮特在拍攝期間曾撕裂跟腱。
•詹姆斯·霍納用了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影片配樂。
•布拉德·皮特稱在影片拍攝期間飽受戒菸之苦。
•布拉德·皮特和艾瑞克·巴納親自完成打鬥鏡頭,而且兩人私下商定,要對彼此的意外誤傷付出代價,輕者每下50美元,重者每下100美元,最終,皮特賠償給巴納750美元,而巴納不必支付一分錢。
•布拉德·皮特為出演該片籌備了6個月。
•在得知該片的拍攝計畫後,土耳其的文化和旅遊部門曾力邀製片方赴土耳其的恰那卡萊拍攝,並承諾如果影片在土耳其的特洛伊遺址首映將會贊助拍攝經費,但最終被製片方拒絕,首映式也設在了柏林。
•彼德·奧圖討厭與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合作,甚至不願觀看完成後的影片。
•戴安·克魯格為扮演海倫增重15磅。
•特瑞·吉列姆曾被邀請執導該片,但他剛看過5頁劇本就決定放棄。 [7]
獲獎記錄
年份 | 屆數 | 組織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別 |
2005 | 第77屆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服裝設計 | Bob Ringwood | 提名 |
2005 | 第28屆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 | 沃爾夫岡·彼德森 | 提名 |
2005 | 第14屆 | MTV電影獎 | 最佳打鬥場面 | 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納 | 提名 |
最佳男演員 | 布拉德·皮特 | ||||
2008 | 第34屆 | 土星獎 | 最佳特別版DVD | 提名 | |
2004 | 第6屆 | 青少年選擇獎 | 最佳劇情/動作冒險電影男演員 | 布拉德·皮特 | 獲獎 |
最佳劇情/動作冒險電影男演員 | 奧蘭多·布魯姆 | 提名 | |||
最佳突破電影男星 | 加內特·赫德蘭 | ||||
最佳電影打鬥/動作戲 | |||||
最佳劇情/動作冒險電影 |
(獲獎記錄信息來源)
幕後製作
構築史詩
影片改編自荷馬史詩著作《伊利亞特》,史詩完成於公元前8世紀,即人們所推測的特洛伊敗落之後的300至400年間。然而,究竟是荷馬編纂了當時存在的口頭流傳的歷史,還是荷馬就是這部著作唯一的原創者,至今仍是個謎,但畢竟,他的作品經歷了歷史長河的磨礪得以保存下來,最終成為了記載這段歷史最具說服力的文學作品。
該片編劇是曾為斯派克·李的《25小時》創作劇本的大衛·貝尼奧夫,製片人黛安娜·拉斯本評價它對人物的描寫很深刻,有時,這些經典文學作品會因年代的久遠而讓觀眾產生難以逾越的距離感,但舉報卻用相通的情感將幾千年前的人物同現今的人們聯繫在一起。導演彼德森找到了美工設計師奈傑爾·費爾普斯幫助自己構架這個虛幻異常的古老世界。奈傑爾對那個時代相當了解,他的第一份草圖就超乎尋常的美妙,他帶領著自己的創作團隊埋首於各種書籍和研究資料之中。
製作團隊的大部分調研工作是在大英博物館完成的,因為那裡陳列著一些在土耳其挖掘出來的收藏品,很多人相信特洛伊城的遺址就在那裡。但是,至於《伊利亞特》所描繪的那個時代的特洛伊究竟是何模樣,仍然有著很大的想像空間。準確的講,片中的特洛伊城比真實尺寸大,影片的故事大多都發生在城內及周邊,其中主要部分包括希臘士兵登入時的海灘、城牆外的戰場、特洛伊城以及城內的王宮;另外的區域還有位於希臘大陸的貼撒羅尼迦山谷、斯巴達和邁錫尼城池。
特洛伊之城
幾經商榷,彼德森選擇了在倫敦、馬爾他和墨西哥建造外景地,片中的大部分內景都是在離倫敦40英里的謝伯頓製片廠的攝影棚中拍攝的。當然,整個特洛伊城不可能都建在攝影棚里,於是馬爾他就派上了用場,製片人表示馬爾他是一個有著美妙懸崖峭壁的可愛島嶼,用來建造特洛伊城簡直再好不過。但是,馬爾他沒有足夠大的海灘,無法讓劇組的電腦圖形專家放下上千條戰船,也開闢不出來可以容納75000人的戰場,製片方最後一站是墨西哥,一切需求迎刃而解。
影片於2003年4月22日在謝伯頓開拍,在當地建造的主要布景包括特洛伊王宮,所有內景都採用了露明屋頂,因為當時光和熱的主要來源就是太陽和火。另外還有50英尺高的宙斯塑像,因為宗教主題是影片的重要元素。隨後,劇組趕往馬爾他,在當地建造起占地10英畝的特洛伊城外景,而外景地的原址是一座名叫里卡索里的17世紀軍事堡壘。雖然馬爾他考古資源豐富,但影片劇組發現當地沒有宛若公元前1200年的建築,整座特洛伊城沒有任何可利用資源,必須拔地重建。劇組僱傭了500多名馬爾他工人,同時還從英國空運過來將近200名工匠,他們共同在這個島嶼上展開浩大的工程。強風、炎熱和潮濕無時不刻不在影響著影片的拍攝進度,彼德森每早聽過天氣預報之後才能指定當天的拍攝計畫。特洛伊城內的王宮和複雜的街道是最後完工的,在曾兩次獲得奧斯卡獎的布景師彼得·揚的裝點下,那兩處重要場景終於顯現出震撼人心、波瀾壯闊的氣勢。
片中阿波羅護衛隊由1200名臨時演員組成,他們穿著古代戰袍,護送赫克托爾和帕里斯穿越整個城市,然後第一次將海倫引薦給特洛伊民眾,觀眾會同海倫一樣第一次將特洛伊全貌盡收眼底。彼得·揚設計了許多合情合理的背景畫面:鐵匠鋪里忙碌的身影、提著籃子的婦女、推著平板車的人等等,那些難以察覺的細節為影片增添了真實性。另外,在特洛伊的廣場和大街上,揚嘗試著展示兩種全然不同的生活狀態,除了通向王宮的主路外,其它支路都是為了顯示更為普通的生活碎片服務的,那裡有著最為平民化的日常生活。廣場則是舉行儀式的地方,在設計上就需要更加正式和簡樸,那裡還是特洛伊木馬最後停留之處,揚和他的設計小組知道廣場上將會有一個40英尺高的木馬,所以其周圍的一切不能比木馬本身更打眼。
特洛伊木馬
特洛伊木馬是影片中最艱巨的設計挑戰,特洛伊木馬由希臘人用燒毀戰船的木料建造而成,他們必須用12天完成。想要設計出一個如此重要的標誌物,意味著美工設計師費爾普斯的設計必須可以喚起其他人對它的共識,當然,還要保持影片崇尚的現實主義風格。費爾普斯表示不想給木馬安上輪子,因為那是一種拙劣而毫無意義的做法。經過大量的排除和選擇,三位概念藝術家共同合作創造出木馬的最後藍圖,一名雕刻家隨即雕刻出一個12英寸的立體設計模型,最後,12名塑膠雕刻家合力完成了真實尺寸的特洛伊木馬。
木馬是在謝伯頓製片廠建造的,而且不得不將工序一分為二,因為沒有足夠空間容納這個龐然大物。帶有馬腿的下半部和底盤先被製作出來,然後才是馬身的上半部,包括頭和肩膀。但直到兩三個月後,木馬才在馬爾他第一次完整組裝在一起。木馬的主要材料是鋼鐵和玻璃纖維,只是外表貌似木製而已。木馬大約有38英尺高、11噸重,工作人員花了幾周時間才將其完全組裝完畢。
火燒特洛伊
當特洛伊城內的所有場景拍攝完畢後,劇組投身到馬爾他的最後一場戲--將他們煞費苦心建成的特洛伊城付之一炬。那場戲需要做出大量周密計畫和協調工作,特效總監喬斯·威廉士的特效小組鋪設了幾千英尺的輸氣管道,將5個液態丙烷氣罐連線在一起,藏在特洛伊城街道兩旁的建築物後,由一個有著350個可獨立操作的閥門系統所控制。每個氣罐容量為5000升,既可以儲存氣體、也可以儲存液體。
為了保證演員的安全,在正式拍攝前,劇組演練了數周,在拍攝現場附近安排了醫護小組和救護車,並備有幾套撤離方案,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由於準備充分,在實拍時,全體演職人員全都毫髮無損。
墨西哥戰場
在結束馬爾他的拍攝計畫之後,劇組轉道墨西哥的洛斯卡沃斯,於2003年7月11日開始了影片最艱險部分的拍攝。製片方早已在墨西哥招募了數百名工作人員,以便在350人的核心劇組抵達前準備就緒。新的外景地占地2800英畝,在劇組到來前已經完成了大量準備工作,僱傭了230名勞工,並從墨西哥城運來了大量建材,以建造希臘戰船、阿波羅神殿和壯觀的特洛伊城牆。
其中最複雜的工作是為建造城牆清理場地,墨西哥海灘周圍的幾千英畝範圍內布滿灌木叢和仙人掌,並一直延伸進海里,劇組必須清理出1平方英里的區域作為戰場,同時必須按需保留某些特定品種的仙人掌。同樣,墨西哥海岸還是瀕臨滅絕的海龜的棲息地,製片方必須實施嚴格的海龜保護計畫。在海灘環境得以保護和清理後,80名工匠馬上開始建造特洛伊的外牆和城門,該項工程用去了4個月的時間和200噸石膏。建成的城牆長500英尺,平均高度40英尺,城門兩側的中央區域甚至達到了60英尺。在後期製作中,數位技術會讓城牆再向兩端延長數英里。
不幸的是,在第一攝製組完成拍攝、第二攝製組還有兩周就完成在墨西哥的拍攝時,一場颶風突襲了當地,影片外景地遭受了嚴重損失,三分之二的特洛伊城牆發生坍塌,重建工作又耗去了一個月的時間。
軍訓
特技組導演西蒙·克雷恩率領著一支由5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特技人組成的特技團隊,他們在影片開拍前就已經訓練了6周。另外,還有1000名臨時演員會根據各自擅長而被暫時分成幾個小組,他們中間最出色的將會出現在戰鬥畫面中。
想要同時培訓1000個人、讓這些毫無經驗的“菜鳥”動作協調、整齊劃一,這絕對是一個艱巨異常的任務,這項工作交由軍事技術顧問、前英軍官員理察·斯梅德利負責。在拍攝影片前,斯梅德利必須教會臨時演員以同樣的方式動作。這1000名臨時演員中的絕大多數人從未接受過軍事訓練,直到他們的動作達成一致,關於影片需要的打鬥技巧才開始步入正題。
在馬爾他,斯梅德利先對200名臨時演員進行了大約4周的軍訓,教會了他們同時行軍的技巧、正確握住武器的方法,以便隨時準備參加在島嶼上拍攝的一些小型戰鬥場景。不過,一旦拍攝工作轉移至墨西哥,戰爭場面就擴大了,斯梅德利不但要對其餘的800名臨時演員進行相應的軍訓,還需要一個更為出色的精英團隊,他們必須具有絕對的說服力,讓戰鬥場景更真實,並且還要具有地中海民族外貌。最後,斯梅德利從保加利亞首都的體育學院徵集到了理想人選。在影片開拍的1個月前,他們將臨演帶到墨西哥,安排了為期3周的訓練。
虛擬技術
雖然劇組在拍攝影片的戰爭場景時動用人數眾多,但仍達不到數萬人的壯觀效果,於是一項革命性的視效技術得以套用。可以說《特洛伊》是“虛擬特技人”技術的處女作,該項新技術由占主導地位的MPC和Framestore CFC公司共同提供,以牛津大學生物系開發研製的一款軟體為基礎,該程式可以創造出虛擬的人物,當有外力施加於虛擬人物身上時,會產生與人類完全相同的反應,與大多數用電腦生成、依靠固定資料庫的虛擬人物完全不同。虛擬演員可以獨立行走,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和反應同人類是一樣的。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1. Radiant Productions (美國) | 1.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2004) (Argentina) (DVD)/(2004) (Argentina) (VHS) |
2. B計畫 (美國) | 2. Fox-Warner (瑞士) (2004) (Switzerland) (theatrical) |
3.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美國) | 3. Warner Bros. GmbH (德國) (2004) (Germany) (theatrical) |
4. 華納兄弟公司 (阿根廷) (2004) (Argentina) (theatrical) | |
5. 華納兄弟公司 (巴西) (2004) (Brazil) (theatrical) | |
6. 華納兄弟公司 (法國) (2004) (France) (theatrical) | |
7. 華納兄弟公司 (義大利) (2004) (Italy) (theatrical) | |
8. 華納兄弟公司 (日本) (2004) (Japan) (theatrical) | |
9. 華納兄弟公司 (荷蘭) (200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 |
10. Warner Sogefilms S.A. (西班牙) (2004) (Spain) (theatrical)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中國台灣 | 2004年5月21日 | 中國香港 | 2004年6月17日 |
美國 | 2004年5月14日 | 紐西蘭 | 2004年5月13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5月13日 | 德國 | 2004年5月13日 |
法國 | 2004年5月13日 | 加拿大 | 2004年5月14日 |
希臘 | 2004年5月14日 | 英國 | 2004年5月21日 |
韓國 | 2004年5月21日 | 義大利 | 2004年5月21日 |
(信息來源)
票房信息
自2004年6月12日《特洛伊》在中國各大影院全線上映以來,各地影院一直呈現出熱賣景象,首周末3天票房就已達到1500萬元,截止到6月16日,全國票房已突破2000萬元大關。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這是一部好看的商業片。從為人熟悉的傳說來說,除了那眾天神沒有出來瞎摻和之外,黃的城、藍的海、傾國傾城的美女海倫、戰神阿喀琉斯、十全好男人赫克托爾等等應有盡有地出現影片中;從情節來說,簡化版張弛有度,緊湊利落;論場面,雖不及《指環王》,但數萬戰士近身的冷兵器搏殺還是很能觸動你的視聽神經的;論打鬥,估計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爾與戰神阿喀琉斯的單挑會讓所有觀眾屏聲斂氣,心跳到嗓子眼上;說到煽情,你家兄弟殺死我家親戚、我殺死你家兄弟、你又殺死我,一個個英雄消殞又怎不讓人感慨唏噓呢?至於演員,帥哥猛男美女一堆,表演也算到位。(《羊城晚報》評)
影片以巨資打造,場面恢弘自然毋庸置疑:希臘人的白色戰船如白色棋子一樣布陣在湛藍的愛琴海上逼近;5萬士兵從海灘殺近特洛伊城,瞬間填滿了整座山坡;所有的戰鬥在烈日黃沙上進行,分外具有陽剛色彩;阿喀琉斯出場的幾場重頭搏鬥,因強調了其速度、謀略、力量、憤怒、愛情等不同側面,各有特色,令人觀而忘倦。(《長江日報》評)
負面評價
一次在古代謹慎的短暫遊歷,該片的服裝設計是故意炫耀幾個男演員體育家般肌肉發達的身體,而且讓女影星穿上能輕鬆地脫下的束腰長袍。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和皮特首要關心的問題是如何避免自己顯得荒唐可笑。(《世界報》評)
影片在影節宮上映時,觀眾的反應是“既不狂熱,但也沒有口哨聲”。在布拉德-皮特扮演的阿喀琉斯與埃里克扮演的赫克托耳展開決鬥時,巴黎一家電影院裡,觀眾們甚至爆發出嘲弄的笑聲。(《巴黎人報》評)
影片帶給觀眾的是一個把希臘和亞洲、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混在一起的平常的古老傳說,把這場戰爭削減到僅僅幾天的爭鬥,就好像想用征服巴格達那么短的時間來講述《伊利亞特》。在不同的打鬥場面中,由簡單字詞組成的誇張對白說起來沒完沒了。(《巴黎日報》評)
這部耗資1.75億美元的巨片充滿勇氣與榮譽,但是沒什麼內涵,而且沒有忠於荷馬的原著。《伊利亞特》原作中,希臘諸神在故事和戰爭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一點在影片中完全沒有體現,沒有不和女神厄里斯的金蘋果,也缺少了愛與美神阿弗洛狄特向帕里斯許下的諾言:讓他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
首先是影片節奏過於拖沓,就好像是一句話能說清的事,非要說五句話。其次,某些煽情手法太低級,比如說反覆使用觀戰者的正面特寫,而這些演員的表演也過於直白,瞪大眼睛眉頭緊皺做抽泣狀什麼的。同時,故事主線不清晰,每個人物點到即止,即便阿喀琉斯這個最主要的角色也不夠深入,阿喀琉斯的母親一閃而過顯得莫名其妙。此外,原本作為宣傳亮點的特洛伊木馬部分不夠紮實,因為這是一段最廣為人知的故事,即便沒有看過《荷馬史詩》,也都知道木馬的典故。另一備受關注的角色——海倫,以她的扮演者黛安娜·克魯的外貌和身材,本可以做到讓她如《魔戒》中的麗芙·泰勒般驚艷,如今卻被淹沒在不當的化妝、燈光和鏡頭運用里了。同樣失敗的是阿喀琉斯的愛人、赫克托爾的表妹,這個從外型到表演都相當吸引人的女孩,由於造型的粗糙,在影片後半部分不可思議地變成了一個邋遢的女奴。(《精品購物指南》雜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