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1.血液濾過(HF)
HF是模擬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清除溶質,糾正患者水、電解質及酸鹼失衡,達到血液淨化目的。通過對流清除溶質,較血液透析更接近人體的生理功能。
2.血液透析濾過(HDF)
HDF是通過彌散和對流方式清除溶質,但其總清除率不是彌散和對流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相互影響的,即通過彌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質和通過對流高效清除中分子物質。
3.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是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出進人體外循環,利用體外循環灌流器中吸附劑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內源性毒物、藥物以及代謝廢物等,從而達到淨化血液的目的。
4.血漿置換
血漿置換是一種用來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質的體外血液淨化治療法,指將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經離心法或膜分離法分離血漿和細胞成分,棄去血漿,將細胞成分及補充的平衡液、血漿、清蛋白溶液回輸體內。
此種分離置換方法可以迅速、有選擇地從循環血中去除病理血漿或血漿中的病理成分,同時將細胞成分和等量的血漿替代品輸回體內,從而治療一般治療無效的多種疾病。
5.免疫吸附
免疫吸附是利用抗原-抗體的生物化學理論,將抗原或抗體固定在特定的載體上製成吸附柱,當血漿流經吸附柱時,血漿中的抗體或抗原可被吸附柱吸附清除。
適應症
1.血液濾過
血液濾過的主要優點是對中分子物質清除率高,對超濾的耐受性好,不影響心血管功能的穩定。因此,血液濾過或血液透析濾過除了適用於急、慢性腎衰竭患者外,更適用於有下列情況的慢性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①難治性高血壓患者;②透析中低血壓反應而不能進行血液透析者;③腎功能不全合併心功能不全者;④有明顯中分子毒素積聚而致神經病變、視物模糊、聽力下降、皮膚瘙癢等患者;⑤高度水腫者;⑥肝性腦病患者;⑦高磷血症者。血液透析濾過對磷的清除率遠比血液透析有效,能較好地控制高磷血症。
2.血液透析濾過
血液透析濾過的適應證與血液濾過相同。
3.血液灌流
適應證:①急性藥物和毒物中毒者;②與血液透析相結合治療尿毒症及某些併發症者,如周圍神經病變、皮膚瘙癢,緩解心包炎,改善高凝狀態等;③肝性腦病患者;④感染性疾病患者;⑤腫瘤患者化療中的套用;⑥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高脂血症、甲狀腺危象等都能收到一定效果。
4.血漿置換
適應證:①作為首選方法的疾病或綜合徵患者:包括冷球蛋白血症患者、抗腎小球基膜病患者、高黏滯綜合徵患者、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重症肌無力患者、藥物過量患者、與蛋白質結合的物質中毒者、新生兒溶血、自身免疫性血友病患者等。②作為輔助療法的疾病或綜合徵患者:包括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陽性的系統性血管炎患者、累及腎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尤其是狼瘡性腦病患者)。
5.免疫吸附
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新月體腎炎透析相關性澱粉樣變、血友病、格林巴利綜合徵、高脂血症、人白細胞抗原(HLA)陽性的移植前等。
併發症
1.血液濾過
(1)致熱原反應和敗血症。
(2)耗減綜合徵:發生於長期行血液濾過治療的患者。由於血液濾過可以濾出大分子的物質,造成了大量的胺基酸和蛋白質成分的丟失,而低分子激素的丟失會引起內分泌的改變。
(3)遠期併發症:微量元素慢性中毒,應注意置換液中各種元素的含量,特別是微量元素應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
2.血液透析濾過
(1)反超濾:因技術因素,在透析器出口,血液側的壓力可能低於透析液側,從而出現反超濾,嚴重時可致患者肺水腫,但臨床中並不常見。
(2)蛋白丟失:高通量透析膜的套用,使得清蛋白很容易丟失,尤其是後稀釋置換法。
(3)缺失綜合徵: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增加可溶性維生素、蛋白、微量元素和小分子多肽等物質的丟失。
3.血液灌流
主要不良反應:①血小板減少;②血鈣、血糖降低;③吸附循環中的胺基酸、激素、微量元素等,尤以對色氨酸、蛋氨酸等芳香族胺基酸的吸附量大,因而對長期的灌流治療者需要考慮營養物質的丟失,及時補充或糾正;④低體溫;⑤貧血。
4.血漿置換
血漿置換具有一些不足之處,如丟失正常血漿成分(清蛋白、凝血因子等)。不良反應有與補充置換液相關的過敏和變態反應、低血壓、感染傾向、出血傾向;與枸櫞酸抗凝相關的低鈣血症、鹼中毒;與體外肝素抗凝有關的出血傾向等。
5.免疫吸附
免疫吸附治療不需要輸入異體血漿,故無傳染肝炎等血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很少有過敏現象。對血液成分反覆循環、分離、吸附、回輸,患者會出現畏寒、口乾、疲倦等,使用枸櫞酸鈉抗凝易引起低鈣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