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以外的奧秘

物質以外的奧秘

物質以外的奧秘,一部科教片,共有7集。本片取材於書籍《永恆與命運的真相》。

百科名片

這部影片的內容密切關係你我每個人。主題揭露了你生活的一個關鍵奧秘。

物質以外的奧秘物質以外的奧秘
你要非常留心地觀看,因為他可能改變你對物質世界的
基本看法。這段影片所提出的內容不僅是一種另類方法,
或哲學思想,他更是現今科學證明的事實。
本片取材於書籍《永恆與命運的真相》
(Timelessness and the Reality of Fate)
(作者:哈榮·雅荷雅)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物質以外的奧秘
原片名:The Secret Beyond Matter
類型:科教
時長:21分17秒
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內容介紹

(共七集)
1 物質以外的奧秘
人類從出生開始便被訓練相信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他在這種信念中長大。然而,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重要事實。
我們從五官接收所有外界資訊,我們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嗅,用舌頭嘗,用手去感覺,從而認識了這個世界。我們從不認為“外部”世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不同,因為我們從出生起,只依賴這些感官認知世界。
然而,對我們感官知覺的科學研究發現了有關“外在世界”的不同事實。這些事實揭露了一個關於物質世界非常重要的秘密。已故的德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威斯特(Frederic Vester)解釋了科學已經觸及的這一主題:“一些科學家聲明:‘人類是影像,一切體驗都是短暫和虛幻的,宇宙只是個投影’,這種說法似乎得到了當今科學的證明。”
2 我們是怎樣“看”東西的
觀看行為是一種系列活動。外界物體發出的(或反射的)光線(光子)穿過眼睛前部的晶狀體,圖像被折射和顛倒,然後投影在眼睛後部的視網膜上。在這裡,光信號轉變成電子信號,由神經元傳輸到位於大腦後部的一個極小的點上——視覺中樞。視覺效果實際上是在腦子裡的視覺中樞產生的。我們在生活中看見的所有影像及所有的體驗,實際上都在腦後這個微小的、黑暗的點上產生。我們說“我們看見了”,是我們看見光到達我們的眼睛後在腦子裡轉換成電子信號的結果。當我們說“我們看見了”時,是在看腦中的電子信號。
我們必須注意的另一點是:大腦是密封的,與外界光線隔離,即大腦內部是絕對黑暗的,大腦本身與外界光線沒有接觸。我們可以舉例解釋這個有趣的情形:假設我們觀看著面前一支燃燒著的蠟燭,在此期間,我們的頭顱和大腦都是在絕對黑暗中,這支蠟燭的光從未照亮過我們的大腦和視覺中樞。然而,我們在黑暗的腦子裡面看見一個五彩繽紛的明亮的世界!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我們的其他感官。在腦子裡,我們以電子信號的形式來領會所有的感知,聲音、氣味、味道和感觸。所以,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的腦子從不與“原物”的物質直接接觸,只與物質在我們腦子裡產生的電子版本產生作用。如果我們假設這些電子版本就是體外真正存在的物質,我們就被誤導了。
3 我們腦子裡的“外在世界”
從我們所描述的物理事實,可以得出如下勿庸置疑的結論:我們看見、觸摸、聽到的一切事物以及被理解為“物質存在”的“世界”或“宇宙”,只不過是我們大腦里的電子信號而已。例如,我們看見一隻鳥在外在世界,其實,這隻鳥並不在外在世界,而是在我們腦子裡。
4 “外在世界”的存在是必要的嗎
當我們以為宇宙和事物存在於頭腦之外時,我們就被錯覺誤導了。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能將大腦從頭部取出,放置於一個玻璃容器內並保持活性。我們用一台可以輸出各種電子信號的電腦,連線到大腦的知覺中樞,給大腦傳送有關影像、聲音、和氣味的信號,大腦便會“看見”並且“活”在這個預設的環境中。例如,我們可以輸入有關我們坐在書桌前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的電子信號給大腦,在那種狀態下,大腦便會認為自己是坐在辦公室內的一位商人。只要來自電腦的訊息不斷,這個虛構的世界便可延續下去。他絕對不會意識到,他僅僅是一個大腦而已!
5 夢中的世界
對你來說,現實就是能被手接觸的和能被眼睛看見的。
在夢中,你也能“用手去接觸和用眼睛去看”,但實際上,你卻沒有手和眼睛,或任何能被手接觸和能被眼睛看見的物件。若你相信在夢中所感知的是真實的物質,你便被騙了。
舉個例子:在床上熟睡的人可能在夢裡看見自己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他可能夢到自己是一位飛行員,正駕駛著一架巨型飛機。事實上,這個人並沒有離開他的床半步。在夢中,他可能處於不同的場景,比如與朋友約會,並與他們一起吃喝談笑。只有等到這個人從夢中醒來時,他才能意識到剛才的一切只是夢境。在夢中的虛擬世界裡,我們往往誤以為真地生活,在現實世界裡我們也可能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從夢中醒來,應該想到我們是不是走進了另一個叫做“真實世界”的長夢裡,這才合乎邏輯。
我們認為“夢是虛幻的,這個世界才是真實的”不過是一種習慣和偏見。這意味著正如我們現在的感覺一樣,有一天我們將會從地球上的生活覺醒,從夢中醒來。
6 感知者”是誰?
7 真正絕對的主宰

作者簡介

哈榮·雅荷雅是作者的筆名。他一九五六年出生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哈榮·雅荷雅01哈榮·雅荷雅01
在安卡拉完成了中國小學業之後,相繼在伊斯坦堡米瑪·希南大學(Mimar思南)美術系和伊斯坦堡大學哲學系就讀。自一九八零年以來,在信仰、科學和政治方面寫了許多著作。作者同時還有一些關於揭穿進化論者假面具,達爾文主義與其他血腥思潮之間陰暗關係的重要作品。
哈榮·雅荷雅,原是與沒有信仰的行為作鬥爭的兩位先知的名字,作者取用這個筆名,是出於對這兩位先知的懷念和尊敬。作者在該書封面使用真主使者的聖章,其象徵意義與本書內容有關。該聖章象徵真主最後的啟示“古蘭經”和真主最後的使者穆罕默德。作者以“古蘭經”和聖訓為嚮導,以逐一駁斥無神論思想的根本教條為目的,以“最後的啟示”為武器,使反對宗教信仰的叫囂鴉雀無聲了。
作者所有著作的核心目標是:把“古蘭經”的訓示傳給人們,促使人們堅信真主的存在,真主的獨一無二和後世等信仰大綱,動搖腐朽的思想基礎和無神論制度下反常的意識形態,駁斥抗拒性言論的本質及其脫離正道的行為。
哈榮·雅荷雅的著作,在印度、美國、英國、印度尼西亞、波蘭、波赫、西班牙、巴西等許多國家深受讀者的歡迎,部分書籍並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烏爾都文、阿拉伯文、阿爾巴尼亞文、俄羅斯文、波斯文、維吾爾文、印尼文和中文等多種文字,其作品在國外深客群多讀者的歡迎。
哈榮·雅荷雅02哈榮·雅荷雅02
在世界各地獲得高度評價的這些作品,為許多人樹立宗教信仰,加深對信仰的理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閱讀和研究這些著作的每一位讀者,可以感受其簡明,自然而流暢的筆調,以及合乎科學的觀點。另外,這些作品還具有見效快,影響深遠,無可辯駁等特點。閱讀並嚴肅思考這些著作的讀者們,不可能再去辯護唯物主義哲學,無神論和其他脫離正道的意識形態或哲學即使他們繼續為之辯護,也只能是感情上的掙扎而已。因為,這些作品已從根本上駁斥了那些思潮如今,在哈榮·雅荷雅的作品面前,當代否認真主的所有運動,都從意識形態上遭到失敗。
無可否認,這些特點來自“古蘭經”的智慧與透明。作者當然沒有感到自滿,他只是把它們作為人們尋求真主之正道的媒介。還有,出版這些作品,不是出於物質利益。
由此可見,鼓勵人們閱讀這些書籍,使人們睜開心靈的“眼睛”,看到鮮為人知的事實,並激勵人們更加忠於真主,由此加強自己的信仰,是一項無法與價值衡量的工作。
與此相反,宣傳那些誤導人的思維,並削弱其信仰的書籍,將導致思想混亂,而且與早先的經驗所證實的那樣,根本不能消除人們心中的疑慮,那只能浪費讀者的時間和心血。而在本書作者頌揚真主永恆力量的作品面前,那類書籍是不會奏效的。通過閱讀哈榮·雅荷雅的著作,在信仰方面存在疑心的人們,可以欣慰地看到:作者的目的就是駁倒無神論的觀點,宣傳“古蘭經”的道德價值。這些工作的成功與影響,在讀者當中是顯而易見的。
人們應認識到的一點是,世界上之所以存在連綿不斷的壓迫與衝突,大多數人遭受那么多痛苦,其主要原因就是不通道的意識形態的盛行。結束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從理論上擊敗不通道的體系,並讓人們認識到奇妙的造化和“古蘭經”所倡導的美德,以便讓人們按照“古蘭經”生活。一想到使人們墮入暴力、腐敗和衝突的當今世界,我們就應該更快更好地實施這項工作,否則就可能來不及了。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哈榮·雅荷雅的一系列著作,在這方面已經發揮著領導性的作用。這些著作將成為人們在21世紀獲得“古蘭經”所承諾的和平、公正和幸福的途經。

六根生出六塵的神經生理機制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神經生理機制
1、我們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眼)
當你看到一朵玫瑰花的時候,玫瑰花並沒有直接進入你的腦中,那么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

視網膜細胞及分層視網膜細胞及分層
在人視網膜視覺神經細胞的“視桿細胞外節”的膜上,存在著一種叫做“視紫紅質”的大分子。之所以稱其為大分子是因為它是由一分子的視蛋白和一分子的視黃醛組合成的。
視黃醛分子在以其中間節點被折彎成90度角(被稱為11-順型)的方式嵌入到視蛋白分子中。當一個光子射到視黃醛分子彎折處的碳原子上時,因為碳原子中的電子在接收到光子後,能量會突然增大而飛得離原子核會更遠一些(熱脹冷縮就是這樣形成的),這樣碳原子就膨大了一點,就導致這個碳原子所在視黃醛分子的彎折節點處發生微結構變化,引發了整個視黃醛分子突然由彎形彈伸為直形(被稱為11-全反型)。因為變為了直形,所以視黃醛分子突然會從視蛋白分子中彈射出來。由此導致視蛋白分子的構型突然由凹形變成了凸形。
這種凸形的變化會進一步激活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構型發生變化(裂開了一個小口),讓原在細胞膜外的大量帶正電的鈉離子瞬間湧入神經細胞突觸末梢內。然後由水平神經細胞、雙極神經細胞收集這些“微電量”。當電流的量度經過時間、空間總和達到爆發一次動作電位的閾值時,雙極神經細胞就會因此形成一次動作電位——即一段電流在神經纖維內流動。
(這是一段真實的神經電流運行在神經細纖維內的過程)
這段電流會傳遞給神經節細胞,神經節細胞會繼續把這個動作電位(一段電流的波的移動)繼續傳向大腦。
從眼睛過來的神經電流衝動傳向腦皮層的路徑是:神經電流沿著神經節細胞軸突穿出眼球壁聚集成的視神經傳導,然後電流會穿過視交叉繼續傳導到“外側膝狀體”。在此處電流會通過“電—化學”方式被轉換傳遞給下一級神經細胞,最終投射到視覺皮層中。在視覺皮層中存在著對各種刺激敏感的神經細胞(比如對形狀、顏色、運動速度等敏感的神經細胞)。當這些神經細胞被來自眼睛的神經電流衝動激活時,我們就產生了與之對應的視覺體驗。(如看到一片樹葉或一隻燕子)
2、我們是如何聽到這個世界的?(耳)
(圖中紅色部分是纖毛;綠色部分是連線毛細胞與大腦的神經)
連線毛細胞與大腦神經連線毛細胞與大腦神經
聲音本質上是空氣的震盪,比如兩個人在太空中是無法對話的,因為太空中沒有空氣。那么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呢?
當敲擊鼓面時會引發鼓皮劇烈的上下震動,這種震動會推擠鼓面的空氣發生劇烈的上下震盪。當這種空氣的震盪以每秒鐘340米的速度通過外耳道運行到你的2毫米厚的鼓室時,由錘骨、砧骨和鐙骨組成的聽骨鏈會將其能量擴大20多倍,然後被進一步傳遞到耳蝸中。在耳蝸內大約有15000個排列規則布滿纖毛的毛細胞。這時的震盪已經由空氣的震盪轉換為骨鏈的震盪,再轉換為了充斥於耳蝸中的淋巴液的震盪。
淋巴液的震盪會推擠毛細胞上纖毛的前後移動,由此引發毛細胞膜上轉運蛋白質構型發生改變,進而導致存在於細胞外帶正電的鈉離子瞬間湧入細胞內。當這種電磁場的能量(電流能量)通過時間和空間的總和達到能夠引發聽覺神經細胞爆發動作電位的閾值時,神經細胞就會爆發一次電流的波動。
這種生物電流會沿著聽覺神經經過“螺旋神經節、耳蝸神經節、外側丘系核、內側膝狀體”轉換傳遞到大腦顳葉的聽覺中樞。在傳遞過程中,電流信息像一個“接力棒”一樣會被許多個神經核中的神經細胞傳遞。為了保證傳導的速度和準確性,沿途這些神經核團還會對其信號的強度進一步放大。當這個電流信息傳遞到聽覺皮層,並激活皮層中對某些頻率的聲音敏感的神經細胞時,我們就聽到了鼓的聲音。
3、我們是如何嗅到花香的?(鼻)
人類如何聞到氣味人類如何聞到氣味
在你鼻子的鼻道處含有一種叫做嗅細胞的神經細胞。每一個嗅細胞
只對一種或兩種擁有特定分子結構的氣味分子產生反應。這種細胞呈圓瓶狀,每個細胞的頂端有5到6條的短纖毛,底端是穿過篩骨直接進入嗅球的稱為“嗅絲”的長突。
當一種存在於空氣中的特定的味道分子(比如花香)與纖毛上的對特定分子敏感的轉運蛋白(嗅受體)相結合時,就像是一把鑰匙會打開一把特定的鎖一樣,轉運蛋白分子就會打開一道離子通道,讓帶有正電場的鈉離子、鉀離子瞬間湧入細胞內(跨膜移動)。當細胞內電壓的量度經過空間與時間的總和達到細胞爆發動作電位的閾值時,神經細胞就會發放一次電流的波動。這個電流波動會沿著嗅絲傳向嗅球,進而傳向更高級的嗅覺中樞,引起人的嗅覺體驗。
4、我們是如何品嘗到甜味的?(舌)
人的舌頭上大約有10000個味蕾;每個味蕾由100個左右的味覺神
味覺味覺
經細胞組成。每一個味細胞頂端又有許多纖毛,稱為味毛。在味毛上有對特定分子敏感的受體蛋白(如三種G-蛋白)。當某個特定的分子(葡萄糖分子;谷氨酸鈉,即味素)與味毛上的受體蛋白結合時,就會導致受體蛋白打開一道門,讓帶正電的鈉離子、鉀離子瞬間湧入神經細胞內。當電場經過時間和空間總和達到引發動作電位的閾值時,味覺神經細胞就會爆發一次動作電位。不同的分子結構會激活帶有不同受體蛋白的神經細胞。當由不同分子激活的特定神經細胞的生物電流衝動傳遞到代表味覺的腦皮層中的特定區域時,我們就體驗到了各種味道(甜、鹹、酸和苦)。
5、我們是如何觸摸到這個世界的?(身)
在你的皮膚中存在著大量游離的感覺神經末稍和各種特殊形式的感覺
觸覺觸覺
小體。以冷熱覺為例:當皮膚的溫度低於30℃時,存在於冷感覺小體上的受體通道蛋白上的原子就會由於溫度的降低引起電子釋放能量——即釋放光子導致分子結構發生變化。這樣會進一步讓受體蛋白的構型發生變化,打開了一道允許細胞外帶正電場的鈉、鉀離子瞬間湧入神經細胞纖維內。當進入的電流能量經過時間空間的總和達到閾值時,一個感覺神經就會爆發一次動作電位。
然後就像是烽火傳遞一樣,激發出的神經電流經過一個又一個“接力神經元”最終傳遞到腦皮層中代表“冷感覺”的區域時,就讓我們產生了“冷”的體驗。
特定的感覺對應著特定的感覺細胞,比如人體皮層中存在著對“觸壓覺、冷熱和痛覺”的感覺小體。每一種小體只對一種刺激分子“感興趣”。
6、我們是如何思念這個世界的?(意)
現在的腦科學已經初步研製出通過掃瞄器器(磁共振成像技術)監控大腦皮層中相關區域神經細胞電流活動的方法“窺探”一個人的大腦思想。用這個方法可以實時“讀出”一個人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或者正在想些什麼(可以把一個人大腦中的思想在計算機上轉換成圖像)。這種“讀腦科技”現在只是初步階段,未來將會進一步發展出無限的可能性。比如,可以檢測別人正在想些什麼;或者用儀器記錄人的夢境,然後在早上重新播放昨晚做過的夢境。為什麼科學家會做到這一點?
人體中每一種感覺器官所激發出的神經衝動(眼耳鼻舌身)在腦皮層中都有與之相對應的“代表區”。當你的手指頭被針刺到(或感到冷、看到花。。。)時,與之對應的腦皮層區就會被激活。當你想像手指被針刺到,或者在你閱讀這幾個字的時候,你的這個代表“針刺疼痛”的腦皮層區同樣會被激活。這兩種“刺激”所激活的腦皮層區中的神經細胞都是同樣的,沒有任何本質區別的。
我們只有五種感覺,所以我們的思念也逃不出這五種感覺所設的“框限”。你腦中每一個的思念都會激活與之對應的腦皮層感覺神經細胞的活動。同時每一處腦皮層中的感覺神經細胞被強烈的激活也都會讓你體驗到“一個意念感受內容”(如狗在身邊狂叫時,你的聽覺腦皮層細胞會被強烈激活,而你的意念中就會被強迫地感受到狗叫)。所以我們會“不自主思念”的原因是人們腦皮層中的神經細胞活躍的聚焦點會遵循“聯繫引發聯繫,思想引發思想”的規律性“不自主的游移”。
你的每一個思念都會在硬體上(神經細胞)發生即時的變化(比如腦中正在想像玫瑰花或刺疼所激活的腦皮層區域是不同的),所以科學上才會發明出通過儀器監測腦中某個神經細胞被激活了的方法判斷一個人腦中正在“思想”著什麼內容的技術。
由以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我們的思念(妄想),也就是我們的“意”不是一個脫離大腦而存在的東西,而是腦皮層代表區神經細胞相互之間電流的流動。同時因為“意”是對“眼耳鼻舌身”感覺連結後的綜合體驗,所以意=眼耳鼻舌身。以上即是六根生出六塵的神經生理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