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羊坪村

牡羊坪村距湖南省沅陵縣太常鄉政府4公里,由原牡羊坪、樟樹坪兩村合併而成,總面積13.1平方公里,全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418戶,1697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牡羊坪村距湖南省沅陵縣太常鄉政府4公里,由原牡羊坪、樟樹坪兩村合併而成,總面積13.1平方公里,有稻田面積2340畝,林她面積8000餘畝,水面面積1000餘畝。全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418戶,1697人,其中外出勞力350人。村內交通便利,太常至盤古鄉級公路穿村而過。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茶葉為主的農業產業。走進牡羊坪村,也就走進了茶園,走進了生態園,到處瀰漫著清新的茶香,到處是一片生機的“春天”。

經濟發展

牡羊坪村適宜茶樹生長,而且種茶制茶一直以來是該村的一種傳統副業,農民以手工加工形成初級產品自用或送於親朋好友,2008年以前該村農業以水稻生產為主,茶業並沒有成為農民的主導產業。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牡羊坪村人認識到僅種水稻不能發揮田地的最大效益,應該充分利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於是村支兩委提出了“立足基礎做大茶業、科學培植做強產業”的目標方針,然而在開始的幾年中,效果甚微,農民守住傳統的種植習慣不放鬆,僅有少數人種起了蔬菜或水果,茶業依就如故,不增不減,不進不退。至2006年底全村茶園面積僅為200畝。真正向茶業產業進軍的號角吹響在2007年,牡羊坪人抓住了難得的良機,開創了新局面。2007年沅陵縣委政府提出在全縣發展茶業產業,太常鄉黨委政府志在全鄉建設萬畝茶園,這次開發有國家西部開發資金的支持。當牡羊坪村人得知這一訊息時欣喜若狂,牡羊坪村支兩委主動要求在該村開發千畝茶園。2008年以後,老百姓種茶的積極性更高了,每年均以150畝速度遞增,現在全村茶業初具規模,總面積已達1200畝,茶業成了該村的主導產業,預計每畝茶業可創收4000元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

基礎設施

產業的發展,民眾的致富,離不開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支部、好村委。牡羊坪的茶葉產業,更是在村支兩委一班人辛勤工作下發展起來的。牡羊坪的村班子,嚴格各項制度,堅持“四議兩公開”,發揮黨員的模範帶動作用。2010年5月召開的村支部換屆工作中,支部書記劉丕鳳當著全村黨員幹部、縣鄉領導、民眾代表的面,向大家公開承諾,要為民眾辦的事情,接受民眾的監督。有了民眾的監督,也就有民眾的支持。村支兩委堅持不斷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強化基礎建設,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創造優美的鄉村環境。著力解決民眾行路難、飲水難問題。2009年,在縣委扶貧建整工作隊支持下,動員民眾投工投勞,進行了改水,解決飲水人口613人。完成“白一樟”組級公路、樟樹坪人行橋及三處人行碼頭的建設。新修、改造引水渠道1000米,山塘、水庫兩處;維修1200米的輸水管道。新鑽飲水機井15口,完成尹家棚等組主幹道總長3公里、寬1.5米的道路硬化。完成全村光纜網路入戶工程,134戶通了廣播電視,安裝電話56部。完成樟樹坪漁壩維修,著力打造文明衛生示範村,開展了“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的“三清"活動,並相應配套修建垃圾池10口,從而完成了村莊整治工作,最佳化了村莊環境。村里建起了圖書室,逐步提升人們的科技文化素質,創辦了幼稚園,解決幼兒的學前教育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