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8年,開始在北京衛戍區服役。 1985年,開始在山西呂梁市電視台做文藝編導。1991年,開始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戲劇、影視導演專業。1994年,開始在山西藝術職業學院任教。
1995年,執導個人首部電視劇《村支書》。1996年,自編自導少兒劇《小村風景》,該劇獲得第17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少兒短片電視劇三等獎 。1997年,擔任農村劇《李月生的大半輩子》的導演。
1998年,執導鄉村劇《遠鄉》。1999年,擔任工業劇《大樹臨風》的導演,該劇獲得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中、短篇電視劇優秀獎 、第2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篇電視劇二等獎。2000年,執導家族情感劇劇《大富人家》。
2002年,獲得“山西省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獎 ;同年,執導農村劇《立春》。2003年,開始在山西戲劇研究所從事專業電視劇導演工作;同年,執導以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某貢院發生作弊與反作弊的鬥爭為主線展開的清裝劇《龍門關》。2004年,執導由謝園、史蘭芽共同主演的電視劇《還是好日子》 。
2006年,在北京成立牛建榮導演工作室;8月16日,由其執導的農村劇《喜耕田的故事》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該劇講述了在中央免徵農業稅的背景下,進城務工的農民喜耕田返鄉種田的故事 ,該劇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長篇電視劇優秀獎 、第27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 。
2007年,獲得“CCTV年度三農人物提名獎” ;同年,執導現代農村電影《黃河那道彎》 。2008年,獲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頒獎的“全國優秀電視劇導演”獎;同年,執導以農民申奧為題材的劇情電影《吹吹打打牛三牛》 。2009年,應邀加入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4月1日,自編自導的電視劇《喜耕田的故事貳》首播,該劇由林永健、王亞軍、田亮聯合主演 。
2011年3月16日,由其執導的鄉村愛情劇《湖光山色》播出,該劇圍繞著主人公暖暖的曲折愛情為經,以劉威飾演的落後人物詹石蹬為維,編織出一場愛恨交錯故事 ,該劇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
2013年,執導由李菁菁、邵峰合作主演的現代農村劇《幸福生活萬年長》 ,該劇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同年,執導當代涉案題材劇《致命籌碼》,該劇由任澤巍、劉芳毓共同主演。2014年6月16日,由其執導的愛情劇《翠蘭的愛情》首播 。
2015年,執導由褚栓忠、丁柳元、彭婧等聯合主演的愛情電影《傘頭和他的女人》 ,該片入圍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獲得第7屆“中國影協杯”十佳優秀電影劇作獎 。2017年,執導農村題材電影《七兒娘》,該片講述了七兒娘尋子的故事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7年 | 《七兒娘》 | 電影 |
2015年 | 《傘頭和他的女人》 | 電影 |
2014年 | 《翠蘭的愛情》 | 電視劇 |
2013年 | 《致命籌碼》 | 電視劇 |
2013年 | 《幸福生活萬年長》 | 電視劇 |
2011年 | 《湖光山色》 | 電視劇 |
2009年 | 《喜耕田的故事貳》 | 電視劇 |
2008年 | 《吹吹打打牛三牛》 | 電影 |
2007年 | 《黃河那道彎》 | 電影 |
2006年 | 《喜耕田的故事》 | 電視劇 |
2004年 | 《還是好日子》 | 電視劇 |
2003年 | 《龍門關》 | 電視劇 |
2002年 | 《立春》 | 電視劇 |
2000年 | 《大富人家》 | 電視劇 |
1999年 | 《大樹臨風》 | 電視劇 |
1998年 | 《遠鄉》 | 電視劇 |
1997年 | 《李月生的大半輩子》 | 電視劇 |
1996年 | 《小村風景》 | 電視劇 |
1995年 | 《村支書》 | 電視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7年 | 《七兒娘》 | 電影 |
2015年 | 《傘頭和他的女人》 | 電影 |
2013年 | 《幸福生活萬年長》 | 電視劇 |
2011年 | 《湖光山色》 | 電視劇 |
2009年 | 《喜耕田的故事貳》 | 電視劇 |
2006年 | 《喜耕田的故事》 | 電視劇 |
2000年 | 《大富人家》 | 電視劇 |
1996年 | 《小村風景》 | 電視劇 |
獲獎記錄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中國電視金鷹獎 |
|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
|
其它獎項 |
|
人物評價
牛建榮,不穿制服,就是個農民,穿上制服,頂多像個農民企業家;他不做編劇、導演,就是個農民,做了編劇、導演,就是個農民作家、農民導演,還稱得上是“中國第一位農民導演”。他確確實實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衣著普通,頭髮近乎全白,面龐黝黑,笑容憨厚,高嗓門,辦事認真,急了就跺腳。由於堅持走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他堅持真實。故事情節自然、生動、有趣。在人物塑造上,突出個性。人物個性強,不光是思想上的個性,還包括生活中的脾氣秉性都是鮮明的“這一個”。在錘鍊人物語言上,堅持語言的生活內涵、人物性格、時代地域特徵等等的“飽和度”。在藝術形式上,摒棄了唯美的雕刻與造作 (《文藝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