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口鄉

片口鄉

片口鄉是古白草羌的居住地,位於北川縣境西北部,地處北川、平武、松潘三縣交界處。東北連平武縣泗耳藏族鄉,西南和東南與小壩鄉邊界,西北與松潘縣牡羊鄉鄰界,距離新縣城100公里。全鄉轄保爾、小西、民新、磨盤、溝口、曬金、松柏、澤可以及東江9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50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長途區號:0816

郵政編碼:621000
車牌號碼:川B
行政代碼:510726208

份證前六位:510726
面積:人口:
隸屬政區:北川縣行政級別:鄉

基本概述

北川縣轄鄉。1935年置片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建片口羌族鄉。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44公里。面積119平方公里,人口0.7萬。北(川)松(潘)公路過境。轄保爾、小西、民新、澤可、東江、松柏、磨盤、溝口、曬金9個村委會和片口居委會。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蕎麥,畜牧業有豬、牛、羊。土特產有藥材、花椒、生漆,藥材生產基地初具規模。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為片口省級自然保護區。.

藥材與自然資源

片口鄉位於北川西北部,處於北川、平武、松潘三縣交界處,共十個行政村,平均海拔近2000米,屬陰寒山區,是典型的“高山藥材”生產基地。在鄉幹部的指導下,該鄉自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大力發展藥材種植,到目前種植面積已達36000多畝,種植品種有20餘種。去年,北川經歷了歷史罕見的特大災難,但是堅強的北川人民、堅強的片口人民並沒有被困難壓垮,他們挺直腰桿、不等不靠、奮力自救,藥材收入達到了正常年份的一半,約有1400多萬元。

片口鄉片口鄉

木本藥材以厚朴為主,全年銷售量200—300噸;草本藥材以木香為主,年銷售量500—600噸;黃蓮、獨活、天麻、當歸、黨參也大面積種植。隨著退耕還林的深入,中藥材種植也不斷地擴大。目前中藥材是當地的主要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藥材大戶劉元兵的藥材種植面積已達5000多畝,品種已有13種,每年的藥材純收入至少有5萬元,而且還解決了近百人的就業問題。在劉元兵等的帶動下,全鄉興起了種植中藥材的熱潮。鄉幹部聯繫了縣外許多藥商和製藥廠,建立了“藥農——藥商販子——製藥廠”產銷一體的銷售模式,每到藥材收穫季節,片口鄉就會聚集很多藥商,銷路絕不是問題。因高山藥材名聲在外,廣州、江蘇、湖南、福建等大城市的藥材市場裡都有片口高山藥材

片口鄉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縣境北部,距縣城44公里,其中除漢族外,有羌、藏、回、黎等少數民族,鄉內盛產花椒;建有“四木”藥材基地,土特產有藥材、花椒、生漆,藥材生產基地初具規模。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為片口省級自然保護區。

歷史資源

片口鄉東北連平武縣泗耳藏族鄉,西南和東南靠近小壩,西北接松藩縣牡羊鄉,面積119.5平方公里,海拔在920米至3200米之間,居住著羌、藏、回、黎等少數民族。在新中國成立前素有“小成都”之稱。當時“煙幫”在松潘一帶種植、收購鴉片盛行,分金堂幫、安縣幫等,各煙幫幫派途經片口時就會在此吃住、賭博、娛樂。同時,片口鄉也成為各大小地主聚集地,大量收購鹽、米等必需品後高價賣出。地主多了,有錢人多了,自然土匪常來搶劫。大地主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就在自己的地盤上修建碉樓。片口鄉現存這座碉樓就是1957年的大地主、時任片口鄉偽鄉長(國民黨任命)劉為仁的。
近日,記者來到碉樓前看到,此建築與羌族碉樓風格完全相似,用石塊和黃泥砌成。碉樓分四層,四面開窗,碉樓上的洞口據說是用來打土匪的。
樓主劉為仁為了修建這座碉樓,請來當時有名的泥巴匠把石頭打成塊,再用粘性的黃泥砌成,樓牆裡外厚度近50公分。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大地主劉為仁被槍斃,碉樓才砌成。劉為仁還沒在碉樓里住過。
後空置的碉樓被政府徵用,作為當地派出所辦公地。直至2007年,片口鄉新的派出所辦公樓建成後,碉樓被正式封閉保存至今

援建資料

清澈的白草河河水奔騰而下,像一條飄逸的絲帶,穿過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片口鄉,跳躍著流向山外。河上的鐵索橋是片口鄉唯一一條連線外部的通道。已是深秋季節,走在鐵索橋上,老百姓說:這是一座連心橋,是來自聊城的援建人員在高強度工作之餘,為我們修補了破損的鐵索橋,讓我們走出大山的道路更加順暢。
鐵索橋的修補,不過是聊城援建人員在片口鄉恢復重建工作中的一個小鏡頭。來自聊城的援建人員們在平凡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工作,用無私奉獻的汗水澆灌著巴蜀災後的這塊熱土,奏響了慷慨激越的援建樂章。
援建項目的確定是災後重建工作的前提。為了給市委、市政府提供全面、客觀的決策依據,援建指揮部的同志進行艱苦的實地考察,走訪了德州、濱州、菏澤等市的前線指揮部,同片口鄉黨委、政府的負責同志多次座談、交流,並徵求了北川縣重建工委有關領導的意見。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我市援建資金情況、片口鄉震前公共設施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災後實際情況,初步確定了援建項目方案。擬定援建項目8個、爭取項目1個。
援建指揮部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紮實搞好永久性住房建設。規劃建設組的同志根據國家抗震規範的有關規定,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編制了《北川羌族自治縣片口鄉永久性住房建設指南》,第一時間發放到災民手中。成立了永久性住房建設技術諮詢服務委員會,派遣張文碩和于濤兩位同志進入片口進行指導永久性住房建設。此時,正值災區雨季,北川連降暴雨,多個鄉鎮受災。他們冒雨在指導永久性住房建設工作過程中,發現幾組房屋建築位置受土石流威脅嚴重,至今尚未搬遷,馬上指導民眾緊急應對,會同鄉政府積極準備臨時安置地點。在前往最後一個沒有去過的曬金村時,因為下雨泥濘濕滑,機動車難以通過,他們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艱難跋涉才走進村子。
曬金村地質情況特殊,土石流多發。由於平地稀少,絕大多數住房依山而建,直接受到土石流威脅。地震中受損的17戶住房,全部是土石流造成的。受地形限制,受損房屋大都要在原址重建或加固。針對以上問題,他們認真地對房屋擋土牆的建設進行了指導,對如何加強擋土牆強度、提高擋土牆兩側分流溝的疏導效率等拿出具體意見。雨水澆透了衣服,也沒有阻擋了他們的腳步,他們依然在雨中開展工作。
在新農村建設上,援建指揮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統一規劃與特色相結合;堅持抓好規劃和建設質量相結合;堅持把農戶住房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注重搞好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突出抓好“一建三改”,即建沼氣池和改廁、改圈、改廚。同時,搞好農村供、排水,街道整理等新農村建設基礎工作。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入駐片口的保爾、松柏、澤可三個村,進行勘察測繪,並做好規劃設計。
在援建工作中,市援建片口鄉災後重建指揮部總指揮孫蘭雨提出:“保全全、搶進度、和諧援建”的工作思路,要求大家扎紮實實地在災區開展援建工作。在施工工地,他靠前指揮,和施工人員吃、住在一起,共同經歷了餘震不斷、高溫酷暑和蚊蟲叮咬等超出想像的困難。所有的工人都幹勁十足,確保了板房建設任務的進度。在風雨里、在笑臉中,255套板房提前在片口鄉拔地而起,那藍白相間的板房挺拔屹立,成為大山深處一道靚麗的風景。
從千里之外的山東來到災區,飲食的差異給援川工作人員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援建人員劉國華、魏昌輝、武俊方、張連會幾位同志因水土不服,渾身起滿了水痘,奇癢難忍,一天要多次擦洗、上藥,尤其是晚上,癢得難以入睡,但是他們咬緊牙關,堅持工作在第一線。他們樂觀地說:這是四川送給他們的“特色禮物”。
片口鄉的老百姓得知山東聊城的援建人員生活不習慣,紛紛送來麵粉和蔬菜。片口鄉黨委書記李光輝說:“用羌山作筆,用羌山的水做墨,也書寫不完我們對聊城人民的感激之情。我們羌山有一句話,就是大恩面前不言謝,這些無私的援助,我們會永遠銘記在心。重建家園的實際行動是我們的最好報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