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說

爸爸說

本書不是大而全的家教書,而是細緻實用的親子溝通書,寫給那些總覺得孩子和你對著幹的,以及幡然醒悟急切想回到育兒中卻無從下手的爸爸們。每個爸爸都是孩子的神,父性教育缺失的孩子將有一生難以彌補的性格缺陷。相反,與爸爸談得來,男孩大多陽光、親切有責任心;女孩則溫柔、獨立有思想。 好的溝通,不是讓孩子乖乖聽話,而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我判斷和清晰表達。只要不是天上下刀子或大火燒上房,都不要打斷孩子的自由想像、探索欲和好奇心,因為等待和傾聽是跟孩子更好的溝通。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說NO,也不能眼見孩子上房揭瓦了還不說NO,什麼時候應該說、怎么說孩子才願意聽,這正是很多父母最頭疼以及本書最想說的事。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從熱播劇《小爸爸》,到親子秀《爸爸去哪兒》、《寶寶來啦》《人生第一次》《好爸爸壞爸爸》《老爸老媽看我的》等;從年輕父母之間討論更贊成林志穎還是郭濤的育兒方式,到捷運上小姑娘們抱著的ipad里也在放《爸爸去哪兒》,一股爸爸親子熱已然撲面而來了,整個社會都意識到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取代的作用。

父性教育缺席的家庭,男孩會越來越沉默懦弱,女孩則會越來越強勢彪悍。那么,爸爸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家庭氛圍和孩子成長環境最健康呢?答案只有四個字:言傳身教。而“言傳”放在“身教”之前,可見“親子溝通”的重要性。如何說,才能讓孩子小時候能聽懂你的說的,長大了能聽進你說的,連“最佳爸爸”林志穎和張亮都覺得有點掌握不了這個度。

爸爸是一門學問,值得每一個男人畢生研習,《爸爸說》中“如何和女孩溝通”“如果和男孩溝通”“不要夸孩子真棒,而是誇過程”“管住你的嘴,讓孩子多說”“把10次嘮叨減到1次,把1次讚揚重複10次”等,幫你和孩子無障礙溝通,好好做爸爸。

作者簡介

朴美真,從事了20多年廣播編輯工作,為女兒講讀了許多本圖畫書後,深受啟發,從此轉行,成為一名童話作家,是一個與女兒共同成長、共同成熟並勇於挑戰的人。

認為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與先生一起營造溫馨愉快的家庭氛圍,鼓勵先生多和女兒溝通,多參與女兒的學習、遊戲及話題討論,並讓先生每年單獨帶女兒短途旅行幾次。先生越來越體會到做爸爸的幸福和喜悅,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女兒的領導力、創新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發表過《奶奶的婚禮》等4篇童話,被《兒童與文化》雜誌評選為新人作家。著作有《不吵不鬧,讓孩子改變的叮嚀技巧》。

圖書目錄

序言當你為人父母

第一章每天10分鐘,改變孩子的一生

爸爸一定要參與對話

每天10分鐘,孩子的人生就會變得不同

10分鐘對話,只需遵守3個原則

與父母親近的孩子,人際關係也很和諧

有價值的對話是孩子人生的奠基石

第二章與孩子對話,只要決心去做就很容易

忽視孩子感情的父母們

木訥寡言的父母們

獨自喋喋不休的父母們

把對話變成嘮叨的父母們

無法忍受孩子不聽話的父母們

第三章孩子的學習能力取決於對話

對話是最具創造性的大腦活動

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

自我主導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

讓孩子養成製作每日計畫表的習慣

不要試圖說服孩子,要與孩子商量

努力成為孩子學習的教練

第四章開啟孩子無限潛力的10分鐘對話法

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10分鐘對話

培養孩子自尊心的10分鐘對話

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10分鐘對話

培養孩子領導力的10分鐘對話

培養孩子道德品質的10分鐘對話

培養孩子勇氣的10分鐘對話

第五章改變孩子一生的10分鐘對話技巧

每天10分鐘有價值對話的10個技巧

在10分鐘對話中必須要注意的10句話

營造對話氛圍的10種方法

尾聲通過每天10分鐘的對話培養孩子的夢想

序言

當你為人父母

這是在女兒很小的時候發生過的一件事情。我出門辦理業務的途中遇見了許久未見面的D,他問我:“最近在忙什麼呢?”“修道唄。”我回答。他疑惑地瞪大了眼睛,“又發生什麼事情了?”“養孩子不就是修道嘛!”我回答。他笑著點頭表示認同。

收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野心;默默接受孩子永無休止製造麻煩的天性;和孩子一起跑步時,即使孩子在原地踏步,也要跟他保持步調一致:這就是父母。所以老人們常說“只有生育了兒女才能算真正長大成人”。孩子是與父母完全不同的個體

“就別想有天下太平的時候!我氣得肺都要炸了!看到他還在那裡優哉游哉.我就氣不打一處來!”

“我都不知道他為什麼這么愛出風頭!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還在別人面前自吹自擂,每當看到他這樣我就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無地自容。”

“到處亂七八糟的,任我磨破嘴皮地嘮叨,讓他整理一下,人家卻說這樣舒服,讓我不要干涉他。”

這聽起來像是對誰的控訴?雖然感覺像是夫妻之間的小埋怨,但其實是媽媽們對子女種種不滿的嘮叨。

很多父母不能接受孩子與自己之間的性格差異,這是因為他們不認為這是性格上產生的差異,而認為這是“必須要改正的缺點”或者是“無法理解的缺陷”。

當然,世界上最難接受的似乎就是“不同”。因為這個不同,人類甚至於不惜發動戰爭。但是作為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不是應該接受並承認這個“不同”嗎?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煩惱“因為沒有養過孩子,這個孩子該怎么養大呢”,這不單純是吃穿等物質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強大的責任感,因為做父母的對孩子未來成長的責任太重。

那時的我也是這樣的。低頭看著正在吃奶的天真無邪的孩子,無數次地想:“作為父母,能為孩子做點兒什麼呢?將來要把她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也害怕,各方面都不優秀的我,如果沒有把孩子教育好,該如伺是好。

後來,我慢慢地明白:“所謂的教育子女並不是我在前面拽著孩子走,而是幫助孩子,讓他們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才是作為母親的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有句俗語叫作“你可以把馬領到河邊,但你不能強迫它喝水”,教育子女也是一樣的。如果引導孩子的方法是嘮叨、體罰、脅迫和禁止等消極的方法,那么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節拍就難以和諧。

想讓馬喝水,不能強迫,而是必須喚起馬想要喝水的欲望。同樣的道理,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首先要做的就是激起孩子內心的欲望。父母要做的事情,不是在前面拽著孩子走路,而是與孩子一起觀察地圖,幫助他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不是替孩子清除人生路上可能出現的危險,而是培養他們能夠披荊斬棘的勇氣和能力;不是成為孩子人生的主人,而是幫助他們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對於父母而言,充分實現上述作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對話”。對孩子說話要慎之又慎

心理學家把人類的精神世界劃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領域。其中最為人關注的部分是無意識領域。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能完全控制人類有意識的思考和行為。有則廣告對此進行了驗證。

20世紀50年代,有個叫詹姆斯·維克瑞的廣告專家,在電影螢幕上添加了“吃爆米花吧”和“喝可樂吧”這樣的字幕畫面。這個不起眼的信息在螢幕上飛快地一閃而過,觀眾們幾乎沒有發現,但是,無意識不會錯過這個信息。結果,可樂的銷售量提高了約18%,爆米花的銷售量則提高了約57%,這就是無意識廣告的力量所在。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經常聽到“你不行”“你怎么這個德行”“你是個壞孩子”“你只會製造麻煩”等諸如此類的話,結果會怎樣呢?所以,古語才說“父母的話就是判決書”。

現代科學中有一個被稱為“純粹理性科學(Noeticscience)”的領域。所謂的純粹理性,是從希臘語的“理智(noesis)”中延伸出來的一個詞,蘊含著純粹思維和純粹智力活動的意思。高度集中的人類思想和精神世界,能夠引起物質世界實際的變化,純粹理性科學就是證明這一理論的一門學科。換句話說,純粹理性科學就是通過實驗證明人類的精神世界的一門學科。

語言是我們思想和精神世界的載體。如果把這個理論代入到純粹理性科學中,那么就變成了“語言就是變化的動力”。魔法師使用的咒語“急急如律令”,在希伯來語中就是“話一出口,咒語就生效了”的意思。《聖經》中也有“宇宙初始就存在語言”的說法。語言如此神奇,並且具有驚人的力量。所以,父母們必須牢記,自己對孩子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魔法師的咒語,成為宇宙初始的語言。相反地,也可能會成為改變孩子人生的力量。信任是最重要的

“信任、希望和愛,其中最重要的是愛。”

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是我想說的是,在父母與子女的對話中,最重要的是信任。

父母都是愛子女的,但是,很多父母在表達愛的方式上總是出現問題。父母是愛孩子的,但這種愛有時候是錯誤和扭曲的。孩子也愛父母,但若是父母給他們不恰當的愛,他們就會在心裡產生反感。一切都是因為雙方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長此以往,相互的關心變成厭惡情緒。憎恨、生氣、抑鬱也隨之產生。

在廣播電台工作的時候,我曾與幾位同事一起討論過有關子女教育的問題。其中有一位負責錄音的同事說:“父母們大都堅信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成大器,這種過分信任導致了今天的教育問題。”

我說:“天底下哪有父母會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成器的呢?我覺得,雖然認為自己的孩子必成大器的父母是傻瓜,但這樣的傻瓜也是父母啊。”

當時還是單身的導播在聽完我的話之後說:“朴編輯的話也有道理。雖然我也不算是什麼成功人士,但是我的父母一直都相信我一定能成大器,他們的信任成為我成長道路上莫大的動力和支持。”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孩子人生的堅實後盾。但是,信任和野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也就是說,相信子女會成大器的信任與要求子女一定要成大器的野心,是完全不同的。

“青少年知識頻道”播出過金得新的故事。他獨創了一種“詩語”體系,這是一種在詩的世界裡尋求記憶的方法。金得新10歲才開始讀懂文章,周圍的人看到他的學習總是不長進,就議論紛紛:“嘖嘖,那么笨的孩子,怎么能成大器呢?”聽到這些話,金得新的父親這樣回答:“我覺得孩子這樣執著地學習,不願放棄,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這一幕就很好地展示了父母對子女的信任到底應該是怎樣的。

“信任就是從百靈鳥的卵中傾聽百靈鳥的啼叫。”這是思想家兼詩人愛默生的名言。

您的孩子現在就好比百靈鳥的卯。在這個卵中,孩子正向著充滿希望的未來拍打翅膀。能夠傾聽這樣美妙歌聲的人,正是為人父為人母的您。

名人推薦

《爸爸說》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好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對孩子說的10句話”等等,令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有了恐慌之感,因為回顧之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免強硬粗暴了些,不知道是否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影響,只期望以後多投入時間和精力與孩子溝通,陪伴孩子面對一些事情,能彌補之前的不足,讓孩子健康成長,內心寧靜,充滿力量。

——李強 中國普通爸爸、公司高管

《爸爸說》介紹了父母們一定要了解的與孩子的對話方法。而且書中還強調了父母要把孩子看作是一個有獨特個性的個體,以及作為父母必須要擔當起正確角色的重要育兒哲學。如果沒有系統的育兒哲學,只是單純地模仿對話法,有可能會導致與孩子關係的惡化。希望通過閱讀本書,父母們能夠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金喜珍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幼兒教育學科教授

很多父母抱怨與孩子對話存在困難。但是,究其原因,並不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對話,而在於對話中缺少共鳴、溝通和愛。你今天與孩子進行了怎樣的對話?如果是對孩子的嘮叨、訓誡、責備和脅迫,那么,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本《爸爸說》。從書中,你會找到每天僅用10分鐘就能與孩子進行真正對話的具體方法。

——李靜淑 韓國“愉快對話研究所”所長、《培養孩子領導力的對話法》作者

與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眼光”。孩子的所看、所聽、判斷、思考和表達,是無法與大人等量齊觀的。所以,我們作為父母,首先應該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然後再開始對話。比起對話本身,“怎么進行對話”才是更重要的。《爸爸說》正是告訴大家與孩子對話時“質比量更重要”“方法比內容更重要”的事實。

——高示煥 韓國高示煥成長診所院長、《把年輕媽媽打造成幼兒輔食達人》作者

父母與孩子的對話中斷,不僅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吃力,而且在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性格障礙或者不適應社會等問題。但是,在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並不是那么容易的。《爸爸說》的作者以童話作家的眼光,探究家庭內部的溝通問題,同時告訴我們,通過每天10分鐘對話來恢復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共創幸福生活的方法。這是一本在我閱讀的過程中讓我產生共鳴的好書。

——任靜子 韓國童話作家、《賤賣我弟弟》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