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綱(化石)
正文
現生爬行動物只有龜鱉目、鱷目、有鱗目(蛇蜥目)和喙頭目四類。在中生代(2億多年前到7500萬年前),爬行動物是當時脊椎動物中最繁盛的具絕對優勢的類群,有適應於陸生、水生及飛行生活的各種類群。所以,中生代有“爬行動物的時代”或“龍的時代”之稱。中生代爬行動物化石廣泛分布於包括南極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過去,賽姆螈或蜥螈(Seymouria)曾被視為爬行動物的祖先類型,因為它的骨骼構造兼備兩棲、爬行動物的特徵。實際上蜥螈應屬兩棲動物,且不可能是爬行動物的直接祖先。它生存於二疊紀早期(約2.5億年前),晚於已知最早的生存於石炭紀中期( 3億年前)的爬行動物林蜥(Hylonomus)。
有人認為,下孔亞綱爬行動物(即似哺乳爬行動物)很早便分化出來了,朝著哺乳動物的方向發展,應與其他爬行動物分開,另屬一支系,可稱獸孔類。起源於兩棲動物殼椎類的小鯢類,經過原始爬行動物大鼻龍類而進化為下孔類。而其他爬行動物可合稱蜥孔類,起源於兩棲動物迷齒類。
另有人認為,龜鱉類的構造特殊,和其他許多爬行動物都不相同,應與其親屬成為單獨一支,叫副爬行動物;而其他爬行動物為另一支,合稱真爬行動物。這兩支分別起源於兩棲動物迷齒類的不同祖先。目前較多學者持起源於蜥螈型的古爬行類中早期原始的類型之說,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爬行動物自從石炭紀中期開始出現,便分化出許多支系,向不同方向發展,經過二疊紀的初期進化,進入中生代以後,加速輻射。當時種類空前繁多。它們的優勢前後延續了1億多年。到白堊紀末期才驟趨衰落。
爬行動物的分類,傳統的方法是以頭骨的特徵為依據。這種分類方法,雖然不一定精確反映它們的真正的親緣關係,但使用起來還較方便,因而常被採納。
根據頭骨側面、眼眶之後的顳顬孔之有無、數目之多少和位置的不同,可把爬行動物分為四大類:
無孔亞綱(或缺弓亞綱)。頭骨側面沒有顳顬孔,包括杯龍目和龜鱉目。
下孔亞綱(或單弓亞綱)。頭骨側面有一個下位的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為其上界。包括盤龍目和獸孔目。
調孔亞綱(或闊弓亞綱)。頭骨側面有一個上位的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為其下界。主要包括鰭龍目(Sau-ropterygia)(見圖)和魚龍目 (Ich-thyosauria)等,通常為水生爬行動物。
雙孔亞綱(或雙弓亞綱)。頭骨側面有兩個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位於兩孔之間。該亞綱為占優勢的爬行動物,下分鱗龍次亞綱和初龍次亞綱,包括始鱷目(Eosu-chia)、喙頭目(Rhynchocephalia)、有鱗目(Squamata)、槽齒目(Thecodontia)、鱷目(Crocodilia)(見彩圖)、蜥臀目(Suarischia)、鳥臀目 (Ornithis-chia)和翼龍目(Pterosauria)等等。 杯龍目是基幹的爬行動物,所有的後期爬行動物都是從它進化來的。
下孔類是向哺乳動物方向發展的一支,特別是其中獸孔類的進步類型,其構造特徵已很接近哺乳動物了。
雙孔類中的槽齒目雖然本身屬種不多,適應輻射也比較局限,生存的時間也不很長(主要為三疊紀),但在進化上卻意義重大。舉凡鱷類、翼龍類、恐龍(蜥臀類和鳥臀類)、甚至鳥類,都是由它發展來的。
“恐龍”在分類系統中,包括蜥臀目(蜥龍目)和鳥臀目(鳥龍目)。“恐龍”一詞的希臘文原意是“恐怖的蜥蜴”。因為初期被發現的化石個體常較大,且有巨大的匕首狀牙齒,故名。其實恐龍有大有小,小的如鸚鵡嘴龍只有小狗那么大,美頜龍則只有雞那么大。
蜥臀類恐龍和鳥臀類恐龍各有自己的進化支系。前者主要包括蜥腳類 (Saurpoda)和獸腳類(Theropoda)等;後者包括鳥腳類(Ornithopoda)、劍龍類(Stegosauria)、甲龍類(Ankylosauria)和角龍類(Ceratopsia)。所有這些類別,中國均有代表,而且有的材料還相當豐富。
恐龍從三疊紀開始出現,到白堊紀末期全部絕滅,前後生存了1億多年。關於恐龍絕滅的原因,多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總的說來,恐龍(或爬行動物)本身生理機能的原始性、環境的改變、哺乳動物的興起等,應是其主要原因。事實上,在白堊紀末期,不僅恐龍絕滅了,許多其他爬行動物如魚龍類、翼龍類等,也都絕滅了。
在化石爬行類中足印化石和恐龍蛋化石近年來在中國屢有發現,恐龍蛋有單個的,也有成窩的;足印有單個的和數個或數十、數百個較密集或成行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