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1靄靄春空2,畫樓森聳凌雲渚。紫薇登覽最關情3,絕妙誇能賦。惆悵相思遲暮4。記當日、朱闌共語。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5。晚霽波聲帶雨67。悄無人、舟橫野渡。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8。
注釋譯文
注釋
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浮雲樓,即浮雲寺樓。靄靄:雲氣密集的樣子。
紫薇:星名,位於北斗東北。
遲暮:黃昏,晚年。屈原《離騷》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淹,時間長。
平楚:登高望遠,大樹林處樹梢齊平,稱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霽:雨雪之止也。
帶雨: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參差:高下不齊貌。
譯文
薄霧茫茫,畫樓高聳入雲。昔年的紫薇郎曾將此樓登臨。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大發感慨,寫下動人的詩篇。日暮時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悵,記得那時我和她一起私語,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沒有訊息,望斷天涯也難有訊息。只有岸邊的柳樹成林,使我的離愁仿佛飛絮,飛舞一片。節氣催繞著年光流轉,往日樓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裡才停?並非日暮斜陽時才令人傷魂,看見寬闊的原野無邊無際,同樣讓人極為傷心。晚來天氣初晴,水波聲中似乎還帶著雨聲。江上靜悄無聲息,只有一條小舟,在野外的渡口處靜靜地停放著。江邊遠處有幾座墨色的山峰。天邊煙霧茫茫,幾棵高矮不齊的樹木立著。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img/e/dd9/nBnauM3XyQzN2EzNzgDM2czN4QTM5YzN4MDMyQTNwAzMxAzL4A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惆悵相思遲暮”,此句上承“關情”,下逗追憶之語,過渡自然。時值日暮,登樓傷情,引起相思:“記當日、朱闌共語”;而如今,“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括用杜牧詩語,表達一種離別惆悵之情。
“塞鴻難問”,即人似冥鴻,一去無蹤:“岸柳何窮”,即空餘岸柳,別愁無限。楊柳最易牽惹人們的離愁別緒;而人的別愁,又如同無窮數的岸柳之無窮數的柳絮那樣多,那樣紛起亂攢,“別愁紛絮”之句,直抒胸臆。
過片“催促”二句,歲月如流,年光易失,舊時倚欄共語處的樓下水,誰知今日又流到何處了呢?含有無限感慨之意。此日登樓極目遠望,只見連天芳草,平野蒼然(謝朓《郡內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不知何處是歸路,已使人神傷下淚,又何必再增此“殘陽”一景乎?杜牧《池州春送前進士蒯希逸》:“芳草復芳草,斷腸還斷腸。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是此兩句所本。翻進一層用筆,倍加悽愴入神“晚霽”二句,向晚破晴,波聲似乎還夾雜著雨聲。韋應物《滁州西澗》詩云:“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廖於“無人舟橫野渡”前更著一“悄”字,索寞、孤寂的心境全出。結三句“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寫雨後,江上數峰青青,芳草更天涯之外,煙樹參差淒迷;如此境界,反映了無盡悵惘之情。畫面開闊,落筆淡雅,細玩詞意,情味極佳。錢起《省試湘靈鼓瑟》云:“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蘇軾《蝶戀花》云:“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云:“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廖詞襲用並糅合以上三家詩詞的語意,別出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