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文化生態景區

燕山文化生態景區

位於徐州南郊四堡,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交通便利。東臨觀音機場,西靠京滬鐵路,南連206國道,北接霍連高速公路,歷史景觀奇特,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國儒教文化與道教文化的結合地。據史料記載,明代燕王朱棣屯兵於此長達12年之久,留下許多美麗的歷史傳說與古蹟。該景區占地2600畝,涵蓋山水資源、文化旅遊、名勝古蹟、生態園林,是一處休閒養生、延年益壽、旅遊度假的好地方。

基本信息

燕王塔

燕王塔位於四堡村西山頂峰,據史料記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鞏固天下,大封朱姓為王,其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

燕王塔·孔伯祥、徐向中、徐書信 燕王塔·孔伯祥、徐向中、徐書信

燕王塔·孔伯祥、徐向中、徐書信

當時朱棣年僅11歲,在四堡燕營村安營紮寨,訓練兵馬,苦讀兵書,研究軍事達12年。稱帝後,為紀念其屯兵四堡而修建。

燕王塔解放戰爭期間毀於戰火,現存燕王塔為今人恢復重建。

玉皇宮

根據《徐州府志》,《銅山縣誌》記載,本地為玉皇宮卓舊址。初建於宋元時期,建於原四堡山頂,後毀於戰亂,僅存大殿。明朝時期,燕王(明成祖)在此安營紮寨,

玉皇宮 玉皇宮

玉皇宮

由於他信奉道教,稱帝後大力擴建玉皇宮,規模宏大。玉皇宮建成後供奉玉皇大帝,受到周圍數百里信徒頂禮膜拜,形成每年兩次廟會,香火極盛。
數百年來,玉皇宮飽經滄桑。解放戰爭時期毀於炮火,雖破壁殘垣,猶有主殿留存,香火繼續延伸。文革時大殿拆除,從此以後玉皇宮蕩然無存,所留各朝石碑30餘塊被國家文物部門收藏。

現玉皇宮,為今人恢復重建中。

樹馱橋

樹馱橋原名“三環橋”,始建於公元1736年,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每逢汛期,皇藏峪山區洪水順流而下,阻斷南北二京通道。清廷使兵部侍郎曹三公督造此橋,為保此橋通暢,於橋東北角立石碑三座鎮之。

樹馱橋·徐向中、徐書信、孔伯祥 樹馱橋·徐向中、徐書信、孔伯祥

樹馱橋·徐向中、徐書信、孔伯祥

數年後,橋縫中生楓楊一株,年深月久,汲日月之光華,承天地之造化,橋樹交融,形成一絕。
該橋為三孔石橋,巨大楓楊樹與整個橋身連線一體,互相支撐,實為華夏一絕,故名樹馱橋,往來過客觀之無不噓唏。皆曰:“三百(碑)三孔橋,橋馱樹,樹馱橋。”從此以後,樹馱橋作為華夏一絕聞名於世。

古燕橋

燕橋始建於大明萬曆18年,萬曆20年春3月竣工,為浙江張安施建。燕橋石碑上刻有“義建燕家橋”,左側石碑上刻有浙江開花縣張安領工。

兩側護欄上雕有四平、四端、四尖、四石猴、四蘑菇、分別在四拐站坐。護橋設施占地20餘畝,三孔拱形,中孔闊5米,其餘兩孔4.5米,橋寬7米,長18米,兩側各刻制游龍兩條,橋墩分水處有迎水二龜,一隻望天觀天象,一隻望水觀水流,兩側欄板雕工精細,美妙絕倫,現為市、縣景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500餘年,仍巍然屹立,並承載著南北交通重任。

古烽火台

周朝時期古烽火台,在四堡村西側,原有周朝遺留的戰爭報信所用的烽火台,由於時間的剝蝕,僅剩下兩樽方10多米的土丘,由於保護不力,在前年修建鄉村道路時惜被破壞。

古烽火台 古烽火台

古烽火台

古驛站

古時十里一堡,四堡即離徐州40華里的古驛站所在,現尚遺留有原官道老路及院落。

古驛站 古驛站

古驛站

馬趟路、營房後等歷史名勝

馬趟路 馬趟路

明朝初年,明成祖北征,在此駐紮多年,是燕王朱棣屯兵遺址。現遺留有燕營村(燕王征北時中軍大帳),馬欄村(軍馬飼養基地),谷堆村(糧草存放基地),鐵營村(兵器製造基地),馬趟路(古時訓練軍馬趟出的路),營房後(駐紮後備軍及保護軍中大賬的御林軍),棋盤路等多處地名均為燕王征北時留下的遺址,沿用至今。燕營村現有2000餘人集中居住,相傳為朱棣後裔。馬趟路

中華名亭苑

中華名亭苑 中華名亭苑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旅遊文化的發展,在做好綠化造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林間間隙,建設國內最大的名亭園,以匯聚國內外名亭之精華,展示我國名亭獨特的設計建設風格,以滿足古建築文化群體遊客的需求。中華名亭苑

生態園

為使旅遊開發與休閒農業配套成龍,增加內涵,更加豐富旅遊觀光的需求,我公司已於江蘇省桂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興建農業休閒觀光園,占地面積500畝,將種植、養殖、休閒、垂釣、狩獵、餐飲、採摘等融為一體,堅持與大專院校聯合,不斷研發農業科技新產品,把生態園建設成農業科技示範園和學生學農培訓基地。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豐富遊客的旅行生活。

景區詩聯

生態園 生態園

【七絕】樹馱橋(徐書信)

三環橋柱樹纏身,相互支撐若一人。

動地驚天神鬼泣,蟠虬枝杈向天伸。

註:徐書信,徐州知名詩人,1949年5月19日生,祖籍山東省陽穀縣。

【七律】韶光已逝憶燕橋(孔伯祥)

行走銅山意自豪,燕橋驛道未蕭條。

山川鍾秀夢猶在,人物風流韻自飄。

故跡遺珠憐舊歲,新裝古鎮振今朝。

靈龜回聚情無限,展盡妖嬈動九霄。

【七律】樹馱橋(孔伯祥)

古樹馱橋遮碧空,中原絕景傲群雄。

虬根節錯潛神韻,老乾枝橫動客鴻。

獨飲秋風楓葉赤,色濡香筆夢魂通。

流光且記榮枯事,蓬轉雲山總渺蒙。

註:孔伯祥,徐州知名詩人,1952年5月23日生,祖籍河北省武安。

【楹聯】《永樂亭》(孔伯祥)

亭前逸韻留新客;

橋畔清風憶古人。

橋畔殘碑留史跡;

亭前風雨醉紅霞。

永存毓秀賴先智;

樂憶芬芳仰後昆。

【楹聯】為銅山古燕橋題聯(程建安)

三孔連心成永樂;

二龜分水保平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