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釹鐵硼磁鐵

·磁路: ·磁通: ·磁場強度:

·取向方向: 各向異性的磁體能獲得最佳磁性能的方向稱為磁體的取向方向。也稱作"取向軸","易磁化軸"。 ·磁鐵滯回線: 鐵磁材料在經過充磁、退磁、反向充磁、再退磁周期性變化時,所獲得的關於磁感應強度(橫坐標)相對於磁場強度(縱坐標)變化的閉合曲線。
退磁曲線(即B-H曲線):磁滯回線中,位於第二象限中的部分我們稱之為退磁曲線。也即我們所說的B-H的曲線。如圖所示:·退磁曲線的膝點: 磁體退磁曲線上發生突變、明顯發生彎曲的點。室溫時退磁曲線呈直線的磁體,在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出現膝點。如果磁體的工作點在膝點以下,磁體在動態磁路中工作時會產生不可逆損失。
·負載線: 連線工作點和退磁曲線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見上圖)。 ·磁化強度: 指材料內部單位體積的磁矩矢量和,用M表示,單位是安/米(A/m)。
·磁感應強度: 磁感應強度B的定義是:B=μ0(H+M),其中H和M分別是磁化強度和磁場強度,而μ0是真空導磁率。磁感應強度又稱為磁通密度,即單位面積內的磁通量。單位是特斯拉(T)。 CGS 單位制中的單位為高斯(Gauss)。
·磁路: 磁通流經的迴路稱為磁路。永磁體和磁軛、氣隙、極靴等構成閉合磁路。
·氣隙: 磁迴路中磁導率為1的間隙部分,一般為空氣間隙,但是也可為其它介質。
·氣隙長度-Lg: 磁路中氣隙的長度。
·磁動勢-F: 它是磁路中任意兩點間磁勢的差值,類似於電路中的電壓。
·磁阻-R: 磁動勢與磁通的比值稱為磁阻,即R= F/φ(類似於歐姆定律),其中F是磁動勢,φ是磁通(CGS單位制)。類同於電路中的電阻。
·磁軛: 放置在磁體迴路或兩磁極中心、引導磁力線通過以減少磁通損失的高磁導率材料,一般為軟磁鐵、純鐵或低碳鋼。
·極靴: 放置在磁極處的用來約束磁束的分布及改變其流向的鐵磁性材料。
·渦流: 當磁場發生變化時,傳導電流之中所產生的環形電流稱之為渦流。渦流能產生反向磁場。渦流對於轉動速度或者其它大多數磁路設計都是有害的,故渦流應儘量降低到最小。
·磁飽和度: 任何可導磁材料在一定條件下都可達到飽和的狀態。鐵磁材料在將其磁化時會達到飽和。鋼鐵的磁飽和度為16000到20000高斯。
·穩定性: 是衡量磁體抗退磁能力的物理量;影響磁體穩定性的因素有溫度或外磁場等。
·可逆溫度係數: 一個衡量由溫度變化引起的磁性能可逆變化的物理量。
·磁通: 給定面積內的總磁感應強度。當磁感應強度B均勻分布於磁體表面A時,磁通?的一般算式為? =B×A。磁通的SI單位是麥克斯韋。
·漏磁通: 磁體迴路中未能通過工作氣隙而被泄漏的那部分磁通。
·磁場強度: 指空間某處磁場的大小,用H表示,它的單位是安/米(A/m)。
·相對磁導率: 媒介磁導率相對於真空磁導率的比值,即μr = μ/μo。在CGS單位制中,μo=1。另外, 空氣的磁導率在實際使用中往往值取為1。
·磁導: 磁通Φ與磁動勢F的比值,類似於電路中的電導。是反映材料導磁能力的一個物理量。
·磁導係數,Pc : 即為導磁率,磁感應強度Bd與其磁化強度的比率,即Pc = Bd/Hd。也即我們所說的"負載線"或磁體的工作點。導磁率可用來衡量磁性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或者說是材料對外部磁場的靈敏程度。中國工業磁鐵材料的“和諧號”,磁導係數可用來估計各種條件下的磁通值。在磁路中,近似有:Bd/Hd = lm/Lg,其中lm是磁體的長度;Lg是相對應磁體氣隙的長度。因此Pc是磁路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物理量。
·居里溫度: 對於所有的磁性材料來說,並不是在任何溫度下都具有磁性。一般地,磁性材料具有一個臨界溫度Tc,在這個溫度以上,由於高溫下原子的劇烈熱運動,原子磁矩的排列由有序變成無序。在此溫度以下,原子磁矩一致排列,產生自發磁化,材料呈鐵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