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燒燈花,又稱打燈火,其專業稱謂是燒灸或燈火灸,屬於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一種治療方法,通常做法是用點燃的藥線點灸人體穴位。
操作流程
燈火灸法,根據灸的製作和操作的不同,以及地域的不同,又有多種名稱,例如藥線灸、油捻灸、燈草灸等。燒燈花用的藥線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多種藥物碾成粉搓制出來的,直徑約0.8-1.0mm 的線芯,易脆斷,使用時多是一小段一小段地,若縫衣針般長。一種是用棉紙裹絞藥粉,直徑約1.0-2.0mm 的線捻。可以盤纏成團,使用時可連著或剪成段。一些地方還用棉線粘裹藥末製成藥線,或將棉線浸泡於藥液製成藥線。也有直接用草本莖葉( 艾草、苧麻、燈草等)經藥法處理後製作成線捻。用於製作線捻的藥物有雄黃、火硝、硼砂、樟腦、麝香、沉香、檀香、龍涎香、J川芎、白芷等等。種類和配製,各醫家都有其祖傳秘方,當然是秘不示人,外人難以得知。馬邊燒燈火主要是用泡好的藥酒,將搓好的麻線長時間浸泡,或將藥酒浸好的藥物用紅布裹好,以備使用。
燒燈花時,需用明火將浸好的藥芯或藥捻的頭部點燃,點燃的藥線沒有明火,類似於點燃香草。使用時要根據被醫治者不同的病情或傷痛,選擇其身上適當的穴位,迅速地點灸。點灸時,除了做到取穴準確外,還要掌握好點擊和手腕伸縮的速度和力度。點灸會讓患者有局部的很強的灼痛感,為此醫患雙方的配合非常重要。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這樣的灼痛,特別是小孩子。燃點線捻頭的火源有兩種,一種是另備一支燃燒著的粗艾灸,隨滅隨點;另一種則是油燈。馬邊境內的燒燈花大都用油燈燒燈花大燈線或酒精燈,這樣使用時很方便。
注意事項
燒燈花是一個很形象的辭彙,即線捻燃頭接觸人體皮膚的瞬間有火花飛濺,同時伴有清脆的“叭”聲。技藝熟練的點灸師,在其操作過程中,一定是每點必聞熔聲,每點必見火花。所以點灸時,通常要在病人身上遮蓋毛巾或帘布,以免飛濺的火花燒壞其衣物或傷及體表其他部位。點灸會讓被點穴位處的皮膚出現點狀紅暈或黑色焦點,這些紅點黑斑大多不會破裂,幾天后成痂自行脫落。極個別人會因為點灸操作或處置不當,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皮膚潰爛或發炎,嚴重的會留下疤痕。
相關習俗
燒燈花治病的醫學機理,應與針灸療法類似,即通過對人體穴位的刺激,通經活絡,引發機體和器官反應,以達到祛病的目的。如今不僅民間,一些正規醫院也會用燒燈花治病,甚至還有醫生和學者發表文章,介紹治癒案例,以及論證和探究其原委。燒燈花仍然有其生命力,至少對於醫療條件不足的地方,不失為一種可選擇的傳統療法。
燒燈花,據說可以治療很多的病,甚至疑難雜症。四川盆地潮氣重,很多上年紀的人患有風濕疼痛和關節不適,對此燒燈花被認為是最有效果的,鄉下一些地方就專稱這叫“燒風濕”。燒燈花還特別適用於急性炎症,如腮腺炎、扁桃體炎、結膜炎等。臨床施治中,腮腺炎點灸“角孫”穴;扁桃體炎點灸“少商”穴、“合谷”穴和“風池”穴;結膜炎點灸“太陽”穴、“合谷”穴和“光明”穴。關於用燒燈花治療小兒諸病,古代醫書里多有敘述,經年流傳,今農村里仍能看到大人帶著孩子去燒燈花治病的場景。
燒燈花,除了治病,人們還相信它還能預防疾病,甚至用於辟邪或祈求平安。例如有的地方,每到大年三十,老人就要請人在其印堂、左右眼角點灸,用以防治風濕流淚和眼睛癢痛;有的地方,認為八月初一是六神日,點灸可去百病;有的地方,要在新生兒的鼻尖和肚臍周圍的各穴位點灸,以求平安;有的地方,在嬰兒滿120天時給其燒燈花,以為祈福辟邪。風俗習慣,各有不同。燒燈花簡單易行,隨來隨治,經濟實惠。幾個小錢,消痛祛病,是民間百姓很喜歡的一種民間技藝。
2013年,燒燈花療法被列入樂山市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