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清景德鎮窯的紅釉瓷器,在焙燒中,器物上部釉汁向下流動,口沿部分釉層減薄,釉層里的銅紅膠體粒子下墜,使器口呈色變淡,宛如一圈燈草圍於口部,故稱“燈草邊”或“脫口”。
區別
因工藝不同,“燈草邊”的特徵也有區別,如明代宣德紅釉為自然形成的白口,而康熙郎窯紅則是人為塗施的一層厚而含有粉質的白釉或漿白釉。
高溫顏色釉尤其是紅釉瓷燒成後,口邊上有一圈白線,底足之處也有圈線一圍,其形象燈草,故名“燈草邊”。以質極潤,線極整齊者為佳。明朝宣德紅釉及藍釉瓷,必有規矩的燈草邊。清代雍正仿明宣德紅釉瓷如祭紅等,近燈草邊處,色較淡,但也很規矩。燈草邊如呈方形,撫摸時平面光滑的,更顯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