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草[燈籠草]

燈籠草[燈籠草]
燈籠草[燈籠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燈籠草(學名: (Vant.) C. Y. Wu & Hsuan)是唇形科,風輪菜屬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米,多分枝,匍匐根。莖四稜形,葉片卵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闊楔形至幾圓形,邊緣具疏圓齒狀牙齒,上面欖綠色,下面略淡,糙硬毛,輪傘花序多花,圓球伏,苞葉葉狀,較小,生於莖及分枝近頂部者退化成苞片狀;花梗密被腺柔毛。花萼圓筒形,花冠紫紅色,冠筒伸出於花萼,上唇直伸,先端微缺,花葯正常。花盤平頂。子房無毛。小堅果卵形,7-8月開花,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及西藏東部;生於山坡、路邊、林下、灌叢中,海拔至3400米。 該種民間用全草入藥,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膽囊炎、黃膽型肝炎、感冒頭痛、腹痛、小兒疳積、火眼、跌打損傷、療瘡、皮膚瘡瘍、蛇及狂犬咬傷、爛腳丫、爛頭療及痔瘡等症。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燈籠草圖片 燈籠草圖片

直立多年生草本,高0.5-1米,多分枝,基部有時匍匐生根。莖四稜形,具槽,被平展糙硬毛及腺毛。

葉卵形,長2-5厘米,寬1.5-3.2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闊楔形至幾圓形,邊緣具疏圓齒狀牙齒,上面欖綠色,下面略淡,兩面被糙硬毛,尤其是下面脈上,側脈約5對,與中脈在上面微下陷下面明顯隆起。

輪傘花序多花,圓球伏,花時徑達2厘米,沿莖及分枝形成寬而多頭的圓錐花序;苞葉葉狀,較小,生於莖及分枝近頂部者退化成苞片狀;苞片針狀,長3-5毫米,被具節長柔毛及腺柔毛;花梗長2-5毫米,密被腺柔毛。花萼圓筒形,花時長約6毫米,寬約1毫米,具13脈,脈上被具節長柔毛及腺微柔毛,萼內喉部具疏剛毛,果時基部一邊膨脹,寬至2毫米,上唇3齒,齒三角形,具尾尖,下唇2齒,先端芒尖。花冠紫紅色,長約8毫米,冠筒伸出於花萼,外面被微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雄蕊不露出,後對雄蕊短且花葯小,在上唇穹隆下,直伸,前雄蕊長超過下唇,花葯正常。花盤平頂。

子房無毛。小堅果卵形,長約1毫米,褐色,光滑。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村邊、路旁和荒地上。分布我國東部至西南部各省區。印度、中南半島和日本均有。

分布範圍

產廣東、陝西,甘肅,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及西藏東部;生於山坡、路邊、林下、灌叢中,海拔至3400米。模式標本采自貴州。

主要價值

燈籠草 燈籠草

民間用全草入藥,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膽囊炎、黃疸型肝炎、感冒頭痛、腹痛、小兒疳積、上火、火眼、跌打損傷、療瘡、皮膚瘡瘍、蛇及狂犬咬傷、爛腳丫、爛頭療及痔瘡等症。

根入藥,有清熱降火、消炎拔毒之效,內服主治感冒發燒、口腔炎、胃痛、跌打扭傷、瘡癤膿腫;外用多以鮮葉倒爛或乾根研粉調敷患處。

中文名稱:燈籠草

來源: 本品為茄科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inn.的乾燥全草。

出處: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第三冊

採收加工: 夏秋季有花果時採收,除去泥沙等雜質,曬乾。

藥材性狀:本品全長約30~60厘米。莖圓柱形,上部多分枝,有直線紋,嫩部被短柔毛;體輕,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常捲縮,展平後卵形至橢圓形,長5~8厘米,頂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淺波狀,通常淡綠色或灰黃綠色,兩面無毛或脈上被毛。花黃色或淡黃色,乾時不鮮明,單生葉腋,常脫落。宿萼膨脹成燈籠狀,常壓扁,長1.5~2.5厘米,黃白色,紙質,有5棱和網狀脈紋,內包藏一顆球形、徑1.2厘米的漿果。氣無,味苦。以葉多、黃綠色、帶果萼多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苦,微寒。歸肺經。清熱解毒,利尿去濕。用於癍痧發熱,感冒,腮腺炎,喉痛,咳嗽,睪丸炎,大皰瘡。常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

附註:小酸漿P.minima Linn.通常亦作燈籠果入藥。它的植株、葉、花和果均較本種小,可以區別。

性味:苦,微寒

各地名稱

名稱:燈籠草(雲南玉溪、四川南川)香馬留 (河南周口、安徽阜陽)山蕾香(雲南漾濞、貴州遵義),走馬燈籠草(雲南保山),漫膽草、小益母草(雲南大理),腳癬草(雲南紅河),夏枯草、土防風、繡球草(雲南曲靖),樓台草(雲南通海),蜂窩草(貴州湄潭),節節草(貴州清鎮),第第菜(四川南川),風輪草(四川峨眉),斷血流(安徽),土荊芥(江蘇),野魚腥草(廣西龍勝),大葉香薷(植物名實圖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