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物種名稱 _
熊狗
拉丁文名 _
amphicyonid



英文發音 _
am-fee-sy-on-id
體長 : 30厘米
體重 : 500kg
食物 : 肉食性
品種簡介:
廣東熊狗:又名松毛犬,松熊犬,蓑衣犬,獅毛犬。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老犬種。原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用途廣泛,有狩獵、拖曳、護衛等作用。由於戰亂的原因隨漢族先民遷移我國南方,現主要分布於嶺南的珠三角地區和廣西的農村。早年也見江西,福建等地;現已此兩地已經基本絕跡。
小時候外形像熊,長大後脖子與頭部毛髮茂盛較其他部位蓬鬆,有獅子般的威嚴和霸氣,所以又叫熊獅犬。為中型犬,肌肉發達,骨骼粗重,身體緊湊,腰短,寬而深,尾根高,緊貼背部,四肢直、強壯、穩固。肩胛尖頂略靠攏,肩脊與水平線成55度角,與上臂成110度角。成年犬的平均身高(肩高)為:38至50厘米。跗關節和跖關節在髖關節正下方。中等體形,肌肉發達,骨骼粗重,頸部強壯。背線:直,強壯。從肩到尾根水平;正是這種構造造就了這個品種所特有的簡短、踩高蹺似的步態。頭部大,頭骨寬而平,高傲地抬起,有環狀領毛修飾。口吻部寬、深。機警和敏捷。分短毛或直立的長毛。南方的因氣候地理原因一般是單層批毛,而北方為雙層被毛,是集美麗、威嚴、自然於一身的奇妙結合。
有著奇特的藍色舌頭,或藍黑斑花色。毛色多樣,紅,黑,白,奶白。棕、淺肉桂,淺黃等。總體正方形,腰部短而緊湊,從前胸到臀部頂端的距離等於肩部最高點的高度。踩高蹺似的步態是他獨有的特徵。
外形憨厚,性格獨立。天生的貴族氣使該犬有種冷漠的感覺。熊狗天生對陌生人較不熱情,保持警覺,對主人親熱。
18世紀國中國開始與歐美國家通商,由洋人帶往海外並繁育出現在的美系肉嘴松獅犬。所以熊狗可以是松獅的祖先。
形態特徵
頭部:寬,平平的頭頂,額段小。
耳:小且厚,兩耳間距寬。
眼:杏核小眼,通常為黑色。紫色的口和舌
身體:肌肉發達,身體勻稱,胸部厚實,背短且直。
被毛:密集毛站立,濃密。毛色為黑,藍,奶油,白,紅,淡黃褐色。大腿後側及尾巴下側的毛較淡。

四肢:前趾長,骨骼結實。後肢直且肌肉發達。
足部:相當小,呈圓形,似貓足。
尾:尾根高,朝背上彎曲。
身高:雄:48~56厘米 雌:46~51厘米。
其它
食物 : 肉食性

生存年代 _
四千萬到九百萬年前
生存地點 _
歐亞大陸,北美
物種種類 _
哺乳類
名稱含義 _
介於熊與狗之間
補充
歐亞大陸與北美時可發現熊狗,可以找到它們保存良好的化石、洞穴與腳印。 熊狗從小如狗到大如熊都有。但事實上,它們不是熊也不是狗,而是一種和兩者都有關係的族群。其中較大品種的化石腳印顯示,它們走路的樣子非常像現代的熊,會把它們的腳平放在地上。它們也住在地底洞窟,而且或許可以借著藏身洞中來捕獲速度比它們快的獵物。
熊貓

據了解,犬熊可能是大熊貓的祖先。
簡介
廣東熊狗:又名松毛犬,松熊犬,蓑衣犬,獅毛犬。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老犬種。原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用途廣泛,有狩獵、拖曳、護衛等作用。由於戰亂的原因隨漢族先民遷移我國南方,現主要分布於嶺南的珠三角地區和廣西的農村。早年也見江西,福建等地;現已此兩地已經基本絕跡。
小時候外形像熊,長大後脖子與頭部毛髮茂盛較其他部位蓬鬆,有獅子般的威嚴和霸氣,所以又叫熊獅犬。為中型犬,肌肉發達,骨骼粗重,身體緊湊,腰短,寬而深,尾根高,緊貼背部,四肢直、強壯、穩固。肩胛尖頂略靠攏,肩脊與水平線成55度角,與上臂成110度角。成年犬的平均身高(肩高)為:38至50厘米。跗關節和跖關節在髖關節正下方。中等體形,肌肉發達,骨骼粗重,頸部強壯。背線:直,強壯。從肩到尾根水平;正是這種構造造就了這個品種所特有的簡短、踩高蹺似的步態。頭部大,頭骨寬而平,高傲地抬起,有環狀領毛修飾。口吻部寬、深。機警和敏捷。分短毛或直立的長毛。南方的因氣候地理原因一般是單層批毛,而北方為雙層被毛,是集美麗、威嚴、自然於一身的奇妙結合。
有著奇特的藍色舌頭,或藍黑斑花色。毛色多樣,紅,黑,白,奶白。棕、淺肉桂,淺黃等。總體正方形,腰部短而緊湊,從前胸到臀部頂端的距離等於肩部最高點的高度。踩高蹺似的步態是他獨有的特徵。
外形憨厚,性格獨立。天生的貴族氣使該犬有種冷漠的感覺。熊狗天生對陌生人較不熱情,保持警覺,對主人親熱。
18世紀國中國開始與歐美國家通商,由洋人帶往海外並繁育出現在的美系肉嘴松獅犬。所以熊狗可以是松獅的祖先。
熊狗在廣東、廣西分布很廣,被廣泛認為是黑舌頭的土狗。更有人把它視為松獅“串”,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178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員從廣東帶走的“廣東黑舌頭”就是今天所有松獅的祖先。只要大家登入AKC網站查閱松獅的起源就不難看出,松獅俱樂部登記的第一條松獅犬“塔克雅”於1890年在西敏峙容獲混雜品種第3名,就和我們今天的熊狗一個樣。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今天的松獅與熊狗的差別這么大?沒錯,今天的松獅毛髮更長,嘴更方正、整體更漂亮。那是一百多年來英國、美國的育種學家不斷進行人工選擇的結果。就象大家把現代人與類人猿進行比較發現差別太大,誰都不相信那是我們的祖先。所以熊狗就是松獅的原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