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照才

熊照才

熊照才,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馬林村上弄國小教師。從麻栗坡縣城驅車出發,經過兩個小時迂迴曲折的盤山公路,才到達位於中越邊境線的董乾鎮。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彈石路和凸凹不平的砂石路,穿過一座座貧瘠的石山,又才顛簸到中越邊境線直線距離僅500米的一師一校點——上弄國小。那裡,有一位皮膚黝黑、滿臉慈祥的老人隻身常年守望著。他就是熊照才。

基本信息

熊老師是我們的“保護神”

麻栗坡縣是一個集“邊、少、窮、山、戰”為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江省“五縣一市”接壤,國境線長277公里。全縣2334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中,99.9%的是岩溶山區,最高海拔2576米,最低海拔107米。董乾鎮位於麻栗坡縣東北部,距縣城113公里,是全縣最大的一個鎮。全鎮16個行政村中,有6個行政村49個村小組與越南接壤,境內有1個省級開放口岸和4個邊民互市點,居住著漢、壯、苗、瑤、彝、蒙古、仡佬、白族8種民族。

1960年10月,熊照才出生在董乾鎮馬崩行政村的一個苗族聚居村——馬崩村坪上村小組。1975年至1978年,熊照才在董乾中學讀國中,此時,全馬崩村只有3個人讀國中;1978年至1981年,全村就只有熊照才一人在董乾中學讀高中。1981年7月,21歲的熊照才高考(微博)落榜後回家務農。1984年,按照州政府的規劃部署,麻栗坡縣開始普及初等教育。由於師資緊缺,尤其是遠離城市、遠離集鎮的村完小、一師一校,很難留住老師。因在當地具有高中學歷的優勢,熊照才被聘為馬崩國小的代課教師,這一代就是15年。

1985年至1999年,熊照才先後在董乾鎮一師一校——花地坪國小、麻栗堡村完小、一師一校點坪上國小代課。1999年10月,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熊照才轉為公辦教師。2000年至2003年,熊照才回到馬崩村完小任教;2003年至今,熊照才又到馬林村完小下屬的一師一校點上弄國小任教。上弄國小招生範圍覆蓋5個苗族村,隔年招生,有1至4年級,老師每天要上不同年級兩個班的課。

麻栗坡縣馬林村上弄國小教師熊照才 麻栗坡縣馬林村上弄國小教師熊照才

有人戲稱代課教師為“光著腳板走路”的教師。然而,熊照才卻勤勤懇懇地在邊境一線條件艱苦的學校輾轉耕耘,贏得了當地民眾和學生的信任與尊敬。上弄村村民王林清說,他在上弄國小讀3年級的女兒王啟會經常在家裡講熊老師上課上的好,很關心學生,是學生心中的“保護神”。

在熊照才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裡,靠牆的一張桌子上堆滿了一摞摞書籍,在房間的一角還有一個裝滿了治療兒童感冒、肚子痛等常見病藥的大塑膠袋。這一大袋藥,是為孩子們突發疾病準備的。在上弄國小的7年間,熊照才沒有睡過一天午覺。“不敢睡啊,教室外面的水泥台很高,總擔心娃娃們跌倒。” 熊照才說。中午的休息時間,熊照才要么批改上午的作業,要么給後進生補課。熊照才告訴記者:“民眾議論哪家娃娃學習成績差,就是說哪個老師教的不好。我用‘時間+汗水’的方式努力幫助後進生提高學習成績。但是,教學生就像栽玉米一樣,不可能全都一樣,收成也有好壞。我當好一個盡責的‘農民’就問心無愧了。”

下午3點鐘,學生們放學後,整個空蕩蕩的校園裡就只剩下熊照才一個人。然而,熊照才一點也不感到孤獨,總覺得時間不夠:晚上要批改下午的作業,備兩個年級的課,看每個月買的教學用書。

2009年的一天,三年級的一個學生突然頭痛,吃了藥後還不見好轉。熊照才立即背上她就往她的家、遠在4公里外的堡上村小組走。這個孩子沒想到和藹的熊老師會背自己,9歲的她在老師溫暖的背上暗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好好報答熊老師。在上弄國小,學生們課間打鬧跌倒,熊照才總是第一個衝上去扶起來;放學的路上,同伴生病了,學生們第一個想到的是熊老師。

如今,從上弄國小升到馬林國小讀5年級的學生們,說起熊老師,大家說得最多是熊老師在生活和學習上無微不至的關心。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熊老師曾經鼓勵的話語——“不要灰心,相信自己,加油!”成為了鼓舞孩子們戰勝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個障礙的動力。馬林村完小5年級2班的男生王汝祥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長大了,我想當一名老師,像熊老師一樣為國家作貢獻。”

熊照才是極端負責任的老師

董乾鎮黨委政府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多年來始終如一。20年前,全鎮在麻栗坡縣率先開展教學質量評估,尤其是通過培養學生的良好綜合素質,塑造國門形象的活動,促進了全鎮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從1987年至1991年,董乾鎮中心校國小畢業升國中考試成績連續5年名列全縣鄉鎮第一名;1992年,學校被省政府評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被州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1994年,學校被省少工委評為“紅旗大隊”。

董乾鎮中心校校長黃太文感慨地說:“如果把學校這些年來取得的榮譽比作‘金字塔’的話,那么,完小、一師一校點的教師就是堅實的‘塔基’。熊照才老師最大的特點是樸實、踏實,對工作極端負責。他工作的學校都是苗族聚居的完小和校點,為了讓苗族學生掌握知識,他自己摸索了一套‘雙語’教學方法。從教27年來,熊照才從未向領導提過要求調到條件好的學校上課。”

董乾鎮大部分的一師一校點都分布在苗族聚居村,由於交通閉塞,村民們與外界的交流較少,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齡幾乎都還不會說國語。身為苗族教師的熊照才只好先用苗語講授,然後再轉用國語講解。“最難教的是一年級。”熊照才說,“由於沒有幼兒班,一年級的老師某種程度上就承擔了幼兒教師的任務,教授孩子們認識基本的數字、基本的詞語,而這些基本的常識都需要老師用苗語和國語同時講授。”有時候,為了教會學生一個簡單的詞語或是很平常的一句話,熊照才要反覆強調很多遍。一天下來,雖然口乾舌燥,身心疲憊,但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堅持!讓熊照才欣慰的是,孩子們身上有著農村人勤奮的精神,到二年級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會講國語了。課餘,熊照才還經常走訪學生家長,督促家長幫助孩子做作業。“我上的是複式班,一節課每個班平均下來只有20分鐘。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解釋清楚。” 熊照才說。

1991年至1993年,熊照才在麻栗堡完小當代課教師時,負責管理學校勤工儉學和寄宿制學生生活費的賬目。每天,熊照才都要把管理的賬目核對幾遍,哪怕是幾角幾分,賬目本上都記得清清楚楚。麻栗堡國小離坪上16公里,熊照才從未遲到過。每個星期天晚上他都會出現在學校里。如果有事請假,星期一天剛蒙蒙亮,熊照才準能出現在上早自習的教室里。

針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孩子家庭困難,無力購買課外讀物的實際,他自費購買了有關寫作的書籍、報刊等,自己整理教學素材向學生講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及時記錄教學過程中的得失並進行總結,不斷探索,積累經驗,他所教班級的教學成績逐年提高。為了挽回流失生,他孤身一人翻山越嶺,深入到學生家中,和家長擺事實、講道理、宣傳相關教育法律法規,在他的引導和帶動下,提高了家長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片區學生鞏固率逐年提高。

1998年,熊照才的母親去世。為了不耽擱學生上課,就在家門口的坪上校點教書的熊照才沒有請過一天假,請堂哥、堂弟料理老人的後事,而他依然堅守在講台上。直到要把老人送上山的那一刻,熊照才回到家跪在母親的靈前放聲大哭,釋放出自己壓抑已久的悲傷。

2003年12月,麻栗坡縣啟動“百裡邊境學校文明帶”創建活動。活動以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為目標,以建設文明學校為標準,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推動邊境地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塑造國門新形象。熊照才從教會學生做人這個基本點出發,從行為規範抓起,從學困生抓起,強化學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為,注重培養學生的禮貌意識。如今,在邊境一線,車子行經之處,都能見到少先隊員們敬隊禮。

登上三尺講台以來,由於熊照才的教育教學成績突出,他先後被評為鎮、縣、省優秀教師。從教27年,熊照才雖然還是國小一級教師,但他覺得沒有什麼遺憾。他說,“教書育人這么多年,得到民眾的認可,得到學生的尊敬,我已經很滿意了。” 如今的馬崩國小校長顧才習是自己教過的學生,顧才習騎機車回家時遇到熊照才,會把他一直送到家。由於常年在一師一校上課,飲食不規律,熊照才的腸胃炎有點嚴重,血壓也很高。但他捨不得離開孩子們,“一邊吃藥,一邊教書,直到堅持不住了再打主意。” 說這句話的時候,熊照才笑聲爽朗,好像那些病不是自己身上的。

熊照才是個放心的好丈夫

熊照才的妻子顧玉美不會講國語,跟她溝通還得需要一個翻譯。談到自己的丈夫熊照才時,今年48歲的顧玉美眼睛裡溢滿笑容,樂呵呵地笑得偏了頭。這個不識字的苗家樸實婦女,不但不曾抱怨當了15年代課教師的丈夫工資低,有時自己還去集市上買菜、買米送到學校,和熊照才說不上幾句話就匆匆忙忙趕回家做農活了。除了要照顧年邁的公公婆婆,顧玉美還得照顧兩個年幼的兒子。

兩個兒子到上學年齡後,熊照才把孩子接到自己教的學校,悉心教導他們,也為妻子減輕了負擔。熊照才家有7畝地,全靠顧玉美一個人照管,勤勞的她學會了像男人一樣犁地。談到自己的勞作,顧玉美仍然笑呵呵地跟我們講:“我不會做生意,就多栽玉米養豬、養牛。7畝地就靠我一個人栽,往往是先栽的玉米長出來了,後面的地還沒栽完。”經濟上依靠不著丈夫,不會做生意的顧玉美還飼養了牛、豬,少的時候四五頭,多的時候五六頭。依靠賣牛和豬的錢,顧玉美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現在大兒子已成家,小兒子考上昆明中醫學院臨床醫學,今年將畢業了。

淳樸的顧玉美只有在自己生病下不了地幹活的時候才會跟熊照才發火:“別家的男人掙錢給老婆用,你當代課老師什麼忙也幫不上反而跟家裡要錢!”自知理虧的熊照才在電話里小心翼翼地巴結妻子:“不要生氣,氣生多了病就更重啦,活路做不完我周末回來……”女人耳根軟,聽了幾句好話後心順了。況且熊照才周末回家的時候總是搶著做農活。在顧玉美的眼裡,心腸好,作風正派,是丈夫的特點,因此,熊照才常年在外教書,顧玉美很放心。更讓顧玉美自豪的是,結婚以來,丈夫從來沒有動過自己一根指頭。

“不亂酒,工作責任心強,作風正派。這是我們苗家優秀男人的特點,而熊照才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優秀。”本來擔當“翻譯官”的陶順祥老師忍不住誇起自己的同事來。“真的,我們苗家男人喜歡喝酒,喝多了有的就喜歡打老婆、亂罵人。只有熊照才把三個優點都集於一身,沒有幾個苗家男人能做得到。” 陶順祥由衷地說。

“2005年以前,代課教師是全縣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緩解了當時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基礎教育教師短缺的困難。特別在普及‘初等教育’和‘兩基’攻堅時期,他們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之後,部分代課教師經過招考培訓轉為公辦教師,但他們仍然堅守在原來的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用無私的愛鑄就邊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我一直被他們的事跡感動著、鼓舞著、鞭策著。我想我們全縣的教職工將會像他們一樣無怨無悔,將自己的青春和愛奉獻給邊遠山區的教育事業。”麻栗坡縣分管教育的副縣長鄧麗男說。

27年,從青絲到白髮,熊照才始終默默堅守在邊疆,紮根在民族民眾中,傳播著文明,守望著邊境。回首27年平凡而厚重的教育生涯,他很欣慰:自己沒有被村民指著鼻子罵為一個不合格的老師。說起身邊這幫天真、淳樸的孩子,他憨厚地笑了,他說: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整天和娃娃在一起是一種享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