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母山

照母山

重慶照母山植物園,占地面積為5056.35畝,是一個集科研科普、休閒遊憩、旅遊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植物公園。

基本信息

山名由來

照母山 照母山

馮時行,原江北縣洛磧人,南宋時與岳飛同朝為官的狀元郎,因遭奸臣秦檜陷害,貶至黎州作地方官。時行帶著母親和妻子趕去赴任,途經大竹林,見山上山下翠綠成蔭,恰逢其母染病,便在山上結廬而居;待母親病癒,再趕去黎州赴任。誰知其母病重,竟至臥床不起,已達三月無好轉,時行焦急萬分,而母親與妻子深知時行王命在身,不能久留,義勸其赴任。時行狀元百感交集,既不忍母子離別,更被妻子的深明大義感動,便將結廬而成的山莊取名為照母山莊。其母不久去世,其妻在山莊後院墓地守護三年。公元一一五九年,宋高宗恩準狀元郎回鄉守孝。時行回家守孝三年,日夜照母守孝,兼著書立說,表述他憂國憂民,不忘老母養育深恩照母山因此而得名。

主要景點

植物園

照母山 照母山

照母山植物園為重慶市主城第三大植物園,是離主城最近的植物園,占地5055畝。園內除繁茂花木外,還有廳堂軒榭、亭台樓閣點綴其間。山上有攬星塔、祈和壇、孝母泉,據說還有不少的傳說。

北部新區規劃中,幾乎所有的有一定價值的古蹟、古樹、山體、水體都得到了完整保留。同時,還注重當地文化習俗的保留。照母山植物園,約5000畝的山體,被整體保留了下來,還在其中修建了民俗文化村,集存了大量本地民俗文化用具,再現該片區開發前的民眾生活。

在民俗文化村的展物中,收集了當地農民捐出的200餘套具有收藏價值的物品,其中包括一些貴重的古董瓷器、富有巴渝特色的民間大木床、博古架、藤椅等家具,以及當地農村千百年來一直在使用的生活用具和農具。

森林公園

照母山森林公園秉承“近自然”生態理念營造森林風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凸顯自然風骨與原生野趣;劃分為溢彩林、思奇林、孝源林、孝德林、溯古林五個景區,有孝道、照母山莊、祈和壇、孝母泉、逐日壇、攬星塔、邀月閣、依照庭等38個景點。

相關傳說

照母山 照母山

大竹林轄區內,有一條蜿蜒起伏、綠樹成蔭的小山脈,山勢並不險峻挺拔,但是獨顯奇特:其呈東西走向,山形西高東低,中部隆起,宛如長龍,傳說與大禹治水相關。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傳下敬業忘家的佳話。卻說大禹駕駑群龍,翻小龍坎,過九龍坡,穿龍門浩,越朝天門,劈開長江三峽,使長江水得以暢通東海,創下了治水奇功、造福萬代的神話。龍歸大海,理所應當,獨有一條小青龍,念念不忘故鄉,偷偷從東海溯江而上,直到嘉陵江邊大竹林,被東海老龍王察覺,丟下寶貝壓死了它——化成了這條蜿蜒起伏的小山脈。據說,在黎明前,人們站在人和轉盤附近,可見兩邊靠近仙女坪處,龍頭昂首向天;中間龍身隆起,龍背上有一塊大青石,那是臥牛石,旁邊有一座寶塔,人稱攬星塔;那龍尾曲折向東延伸,直拖至鴛鴦多功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