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臥式迴轉波浪床煤氣化生產工藝及系統 L-type horizontal rotary wave bed gasification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systems
•L-shaped horizontal type rotary wave bed coal gasific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ystem
研究煤炭的組分構成是創新煤氣化工藝的基礎
煤炭是煤氣化生產的原料,其分類繁雜,有煙煤無煙煤,肥煤瘦煤,氣化煤動力煤等等,不同品種的煤炭熱值含量,機械強度密度,粘結性及灰融點等各有不同。無論多少種分類,煤炭是一個混合物,由揮發物質、固定碳、灰分和少量硫等雜質組成,這個基本的內在屬性不變。現行煤氣化工藝設計理念,對煤炭的內在屬性重視不夠,忽視煤炭組分構成與生產工藝之間的互動研究,同時對煤原料的化學性利用重視不夠。
現行煤氣化技術過多的依賴煤炭外形尺寸的前置條件 ,而且定形定性要求苛刻,幾乎假定煤炭是單質炭,通過不斷縮小外形尺寸,不斷提高工藝溫度壓力,達到提高煤氣化產量的目的。如果煤炭是單質炭,從熱力學的角度來說,它增加了幾何面積促進了熱交換的實現,這個做法無可非議。但是在現實生產實踐中,最好的煤炭也只有70%的固定碳含量,不管把煤粉磨得再細,除了揮發物質至少還會有15%的灰分,如果選擇了“高速率”工藝手段,數秒中的急速增溫,煤炭固氣轉換時間太短,碳與灰分離的時空條件過於狹窄,採用提高工藝溫度壓力的方式熔融灰分,需要增加能耗約20%,這是“高速率”工藝設計付出的多餘代價。也是某些煤氣化技術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波浪床煤氣化研究開發的起點是基於煤碳組分的認識,強調煤氣化工藝設計客觀性、準確性與系統化,給煤碳不同成分各自準確的工藝定位。採用分類處理的工藝理念,使工藝系統更加適度準確合理,以最小成本的外部條件,促進煤碳內在動力發揮更大的作用,不是採用外部強力高能量覆蓋“一刀切”的工藝方式,這就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庖丁解牛,究其筋骨,摸清脈絡,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煤碳外形尺寸上做出淺層的判斷,按煤碳構成規律分門別類分化處理。分類處理是波浪床煤氣化技術的一個重要理念,全面準確認識煤碳的內在屬性,關注煤碳不同成分的物理性化學性,關注煤碳與氣化工藝要素之間的關係,才是新型煤氣化技術研究開發的準確出發點。
1,熱交換質量是煤氣化工藝設計核心
在煤氣化生產工藝過程中,煤碳的組分、氣化溫度、機械強度、粘結性、灰熔點都屬於內在屬性範疇;煤氣化爐體內的工藝溫度、壓力、煤流量、氣流量、固氣空間、時空流程都屬於外部條件範疇。煤氣化工藝設計的過程,是尋找煤碳內在屬性與外部條件最佳匹配的過程。在工藝設計這個環節中,主要矛盾是“最佳匹配”,它決定著熱交換的質量。
“熱交換質量”的計算較為複雜,它主要是從物料之間熱交換的結構和方式的角度,來反應熱傳遞交換程度的計量。它的基本規律反映在煤氣化生產上,更接近工藝的本質,它的基本目標應該是更少資源消耗及環境影響,換取更大的工藝生產社會價值。
“熱效率”是單位時間內一定工況環境下,工藝過程的熱能量轉換比,它只包含了可以折算熱值的因素,並不包括工藝過程中的非熱值因素,比如工藝方式,基礎原料標準,工況環境花費,資源獲得難易程度,環境影響等等。
“熱效率”追求的是更快更多,是一個速度概念;熱交換質量追求的則是一個相關範圍矛盾體中的“和諧統一”,是一個質量體系概念,也是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尺度。
例如,在一個煤氣化工藝生產過程中,使用7000大卡的優質煤要比使用5000大卡的普通煤熱效率高出很多。因為在一個生產系統中,同樣的煤碳體積流量,同樣的工藝消耗,所用的原料的質量不同,優質煤原料要高出普通煤原料生產中的熱效率是必然的。而從現實生產情況看,優質煤資源儲備少,只有解決普通煤碳的氣化高效清潔利用,才能滿足當前節能減排,高效清潔發展綠色的需要。目前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破解“只能使用優質煤”的工藝缺陷,是一個體系的質量問題,所以熱效率的計算結果,在這裡形成不對稱的比較,失去了判斷的準確性。僅僅用熱效率的計算是不夠的,熱交換質量的核查和計量是必要的,它包括的相關因素更多,比熱效率更為深刻,更接近事物全過程的合理性。而不僅僅是一個局部的優異表現。
“氣化速率”是生產工藝中的一個手段參數,它是單位時間固氣轉換量的計算,是一個速度指標,它不代表“最佳匹配”的整個工藝工程。最佳匹配則是一個更全面的系統設計,它不僅包括氣化速率還包括更多的因素。尋找和發現最佳匹配,需要梳理多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例如:提高煤氣化產量,最佳選擇是加快煤氣化速度,還是改善熱交換環境,兩者哪個是解決矛盾的關鍵等等。煤氣化過程中要素很多,分析辨別主要矛盾是工藝設計的基本定位,它決定著整個工藝設計的成敗。“碳轉換率”常常被看做衡量煤氣化技術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生產環節中,可以理解為是工藝設計最佳匹配一個必然反應,是事物運行的結果,它有一個氣化工藝條件的能量投入產出的價值比較關係,不應該是不計算投入產出的資源形式轉化。比如:在將固體煤碳轉換成氣體生產過程中,如果生產工藝環境消耗的能量大於轉換後氣體產品所含能量的50%以上,就意味著,在不計算生產過程所需要的設備投資的前提下,完成這個生產轉換,新生成的氣體產品能量減少了50%;如果加上設備投資,再與新生成產品的能量價值比較,就可以衡量這個生產轉換過程的商業意義。所以不能只看“碳轉換率”的比值,還要考察它的轉換條件代價,它可以做為煤氣化實驗過程的一個參考尺度,但它不是判斷衡量煤氣化生產全過程的價值尺度。
煤氣化是一組存在於碳氧之間、碳與水蒸氣之間以及再生氣體之間的系列化學反應,在這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中,既有放熱反應又有吸熱反應,無論是放熱還是吸熱,都是通過熱交換完成其化學性物理性的轉換,沒有熱交換固體的碳不可能變成氣體;沒有熱交換氧氣不可能參與煤氣化的化學反應;沒有熱交換也不可能有水蒸氣的身份轉變。因此熱交換是煤氣化生產的主要矛盾,熱交換的質量是煤氣化生產質量的“美學”標準,是煤碳內在屬性與外部條件匹配的結果,如何提高被氣化物之間熱交換質量是煤氣化工藝設計的“牛鼻子”。
發現熱交換質量在煤氣化生產工藝中的核心作用,是波浪床煤氣化技術發現和堅守的理念,如何實現這個理念,需要對煤炭在氣化過程中的變化作進一步的分析。在煤氣化生產過程中,煤的固氣轉換質量,依賴於物料之間熱交換的質量,一個高質量的熱交換,需要對煤原料的內在屬性與外部條件之間,多元函式關係的分析理解與合理匹配。不同品種不同產地不同熱值含量的煤碳,不管外形顆粒大小,它的煤原料內在屬性是相同相近的。只要找到與之最佳匹配的一組外部條件,理清它們之間函式關係的變化規律,就可以實現我們的設計理念,構建我們需要的煤氣化新技術。在這裡有三個要點:❶內在屬性是客觀的,是無法改變的;❷外部條件是形式是可以創造的;❸內在屬性與外部條件的最佳匹配是可以調控的。三個要點既是對煤氣化過程的分析認識,也是提高熱交換質量的工藝準則。遵循這個準則,就能找到破解煤氣化生產技術的難題,就能找到符合投入產出規律的煤氣化技術。
2,營造空間是提高熱交換質量的基礎
爐體容量是煤氣物料實現熱交換的總空間,是一個確定的常量。在這個常量總空間中,煤碳空間和氣流空間之比,煤流量與氣流量的交流互動,固氣之間熱交換,都需要在相應的時空條件下進行,沒有一定的時空條件就談不上熱交換,恰當的時空結構是保障熱交換質量的基礎。不同的煤氣化技術有不同的爐體結構,爐體內的空間總量,固氣比例,煤流量氣流量的參數匹配,都受爐體空間結構和工藝設計思想的支配。固定床立式圓形靜態爐體,以塊煤和型煤為原料,在爐體內上下堆放,固體空間過多,氣體空間過少是固定床爐體結構性矛盾,其比例很難做變數調整,而且必須使用相對均等的塊煤,才能通過煤塊之間的縫隙,給氣體留出固氣反應所需要的空間。氣流床同樣立式圓形靜態爐體,以煤粉或者水煤漿為原料,它把煤碳加工成細粉是從外部向爐體中噴射,工藝設計要求煤粉(煤漿)在進入爐體漂浮中的數秒鐘時間內,完成固氣轉換,高速率必然要有一個高能量的煤氣化空間與之相匹配,不僅帶來了高溫高壓高能耗,還帶來了管道儀表一系列的設備造價費用上漲,高能量環境衍生的代價,一系列函式關係變化追問著工藝設計的商業合理性。
技術進步的理念是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通過對現實生產難題的思辨產生的,它促進人們產生變革現實的衝動,去研究發現創造解決生產問題的新方案,新方案又需要回到生產實踐中檢驗自身的創新意義,技術創新需要一個“再知行”的反覆過程。依據“熱交換為核心的設計理念”,依照煤碳內在屬性與外部條件匹配的設計思想,分析觀察現行的煤氣化技術,就會發現它們彼此的優缺點,針對現行技術存在的問題,尋找我們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