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焦作現象”就是河南焦作市以發展自然山水旅遊,代替將要枯竭的煤炭資源開發,實現社會經濟全面轉型,並取得成功的現象。“焦作現象”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經濟轉型具有深刻的借鑑意義。通過強力實施旅遊帶動戰略,焦作旅遊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根本性變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質公園、焦作山水(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等)、太極拳三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主題品牌,開通從北京、上海、鄭州等地通往焦作的“雲台山”號專列,“青天河”號旅遊包機...“。
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實現了城市轉型,樹立了焦作嶄新的對外形象。業內外人士把這種變化歸結為“焦作現象”。解析“焦作現象”,挖掘其深厚的內涵,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將對中國旅遊業的健康發展有所裨益。
起源發展
“焦作現象”最早由新聞媒體提出,是對焦作旅遊業快速發展的一種讚揚性表述。隨後“焦作現象”為業內外人士普遍關注和肯定,並被引申為速度和效益的綜合體現。“焦作現象”不僅是一種速度和效益的體現,而且還是一種精神的體現,是焦作旅遊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代名詞。“焦作現象”是一種速度。這種速度主要表現在焦作旅遊業發展過程中的高效率和高質量。1999年,我市做出大力發展旅遊業的決策;2000年,確立焦作山水旅遊定位;2001年,完成焦作山水旅遊新格局的構建;2002年,掀起全市創優高潮;2003年3月,“焦作山水”、“雲台山”被評為中國旅遊知名品牌;2003年底通過國家旅遊局創優驗收;2003年6月,正式申報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2004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命名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世界首批地質公園。五年來,焦作市旅遊接待人數、門票收入、綜合收入三項經濟指標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遊客人數和門票收入連續五個黃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其中雲台山園區連續六個黃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
“焦作現象”是一種效益。這種效益主要體現在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改善環境、促進社會就業、對外開放的推動等方方面面,特別是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最為突出。發展旅遊業以來,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85%,國民生產總值年人均增長10.7%,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1.5%。在促進地方稅收方面,以2002年為例,全市地方稅收累計完成7.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95%,其中增長的大部分來自第三產業,全省地稅系統為此專門在焦作召開現場會。在推動道路運輸方面,以焦鄭、焦晉高速公路為例,起初兩高速公路的過路費每天加在一起只有幾萬元,而發展旅遊業以後,隨著大批遊客的到來,兩條高速公路的過路費每天達50萬元。雖然說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很多,但旅遊業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焦作現象”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執著爭先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它不僅體現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做精焦作旅遊業的態度上,並且也體現在廣大基層幹部民眾埋頭創業的激情上。幾年來,全市旅遊系統廣大幹部民眾長年沒有節假日。旅行社的老總們為不斷開闢新的客源市場,北上北京、太原,南下廣州、武漢,東達上海、青島,西抵西安等大中城市強力促銷,最終使焦作站這個既不在京廣線也不在隴海線,既無始發車也非終點站的小型車站,於2002年接待7趟旅遊專列,2003年接待21趟旅遊專列,2004年上半年接待20趟旅遊專列。這種甘願奉獻和勇爭一流的精神,正是焦作旅遊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焦作現象”是一種輻射帶動作用。這種輻射帶動作用一是表現在對周邊城市旅遊市場的拉動上。從每年3月下旬開始,我市大小賓館家家爆滿,不少到焦作旅遊的遊客不得不到鄭州、新鄉、濟源、山西晉城等周邊城市住宿。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山西晉城市一位旅遊企業老總感慨地說:“如今我們這裡的賓館飯店住的客人都是到焦作旅遊的遊客,焦作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繁榮了本地經濟,還帶動了周邊城市。”二是表現在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上。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帶動了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商貿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繁榮。到2003年底,我市第三產業占全市經濟總量的30%,全社會消費品的零售總額突破100億元大關,增長10.2%,賓館飯店的日平均入住率由1999年的不足50%躍居到2001年以來的95%。三是表現在對招商引資的拉動上。旅遊業的發展增強了焦作城市的活力,對外地企業吸引力顯著增強,使蒙牛集團、上海駿利集團、加拿大愛德集團等相繼來焦作投資建廠。
現象成因
“焦作現象”是焦作旅遊業五年來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它的形成得益於國家大環境的改善,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得益於焦作旅遊資源的豐富多彩,得益於全市各單位、各階層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凝聚了全市旅遊系統幹部民眾的心血和汗水。——領導重視是關鍵。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多次召開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旅遊工作;每年初我市都要召開由市委書記和市長及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參加的高規格旅遊工作會議;每個黃金周過後,市委、市政府都要及時召開會議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明確下一階段發展目標;每年市財政都拿出5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旅遊宣傳促銷。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又明確提出,對旅遊業的發展態度要堅決,不能動搖;力度要加大,不能削弱;領導要加強,不能放鬆。市委、市政府反覆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把旅遊業放在第三產業的龍頭地位,堅定不移地把旅遊業做大做強做精,從而為我市旅遊業向更高層次發展指明了方向。
——完善景區是基礎。在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中,圍繞“焦作山水”的旅遊定位,我市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重點開發北部太行山一線以雲台山、青天河、神農山、青龍峽、峰林峽五大園區為主的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自然山水峽谷景觀,中心城區以焦作影視城、龍源湖樂園、森林動物園三大主題公園為特色的城市休閒娛樂景觀,南部黃河一線以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萬里黃河第一觀”嘉應觀、韓愈故里等景點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逐步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游為主,歷史文化游、休閒娛樂游、體育健身游、科普知識游、民俗風情游、工業參觀游等配套發展的旅遊產品體系。在此基礎上,我市以旅遊道路建設為支撐,先後建成了連線各主要景區的14條旅遊景觀大道,並自籌資金25億元在城市外圍修建了焦鄭、焦晉高速公路和焦作黃河公路大橋,大大增強了城市及旅遊景區的可進入性和通達性,並最終形成了以五大景區、十大景點為代表的旅遊新格局。
——宣傳促銷是手段。一是開展形式促銷,唱響焦作山水。形式促銷主要指通過利用新聞媒體、舉辦節會活動、組織“大篷車”出遊、接入網際網路、參加旅遊交易會等開展促銷活動的一種宣傳方式。這是近年來我們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效果也較為顯著。二是實行政策行銷,激活焦作山水。政策行銷是近年來各地普遍採用的一種行銷方式,具有導向性、激勵性等特點。政策行銷的實行,為激活焦作山水旅遊市場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今年年初,我市在前兩年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借鑑遼寧大連、江西井岡山等旅遊城市市場開發的成功經驗,進一步修訂了《關於本省及外省市旅遊專列、團隊赴焦旅遊的優惠政策》,對組織、招徠客源赴焦旅遊的旅行社給予了更多的優惠和現金補貼獎勵,大大調動了旅行社組團接團的積極性。三是實施情感行銷,塑造焦作山水。每一趟旅遊專列駛進焦作,我市都要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每年春節前夕,我市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都要奔赴各主要客源市場進行答謝慰問。雖然帶去的只是一些宣傳畫冊、宣傳資料和少量的旅遊紀念品,但都是真情的表達。太原市黃河風情旅遊聯盟秘書長曾動情地說:“由地市旅遊局長帶隊來太原促銷的不少,但由地市旅遊局長帶隊來慰問答謝的只有焦作一家。焦作山水美,人情更美好。”
——優質服務是保障。在旅遊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從一開始就特別注重服務工作,努力兌現“不讓一位遊客在焦作受委屈”的服務承諾。一是實現旅遊服務的規範化。通過制定完善行業規範性檔案和標準,實行了嚴格的監督檢查和旅遊行業的準入、考核、淘汰機制,使旅遊服務從簡單粗放走向了規範有序。二是突出服務的人性化。充實規範了各類旅遊標誌,建立健全了遊客服務中心,廣泛收集了遊客對我市旅遊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三是追求服務的個性化。劃分科學合理的旅遊線路,使每一位遊客在焦作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和線路。關注遊客飲食的差異性,使遊客在焦作不僅能吃到焦作的風味小吃,也能夠吃到可口的家鄉菜。
專家研究
——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方創琳“‘焦作現象’不僅是旅遊現象,更主要的是借旅遊促進城市職能、產業轉型的綜合現象,是多種轉型成功實施的結果。”接受採訪時,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方創琳一再強調。
方創琳認為,焦作的城市轉型主要通過了“四條路徑”:一是資源開發由地下轉為地上,走綜合開發之路;二是經濟結構由“黑”變“綠”,走新型工業化之路;三是旅遊發展由溫冷變為火暴,走旅遊旺市之路;四是廢物利用由廢變寶,走循環經濟之路。通過“四條路徑”的轉型,焦作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焦作的城市地位從單純的煤炭中心向區域經濟中心轉變,城市經濟基礎從以煤炭為單一主導的資源型經濟向以多元主導的綜合性現代工業城市轉變,城市人口主體從以工礦職工為主體向以現代城市居民為主體轉變,城市性質由原來的煤礦工業城市向綜合性工業城市、山水旅遊城市等綜合發展轉變。
新世紀以來,我國旅遊界最值得關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現象”。在中文搜尋引擎“百度”上搜尋“焦作現象”,可以找到大約18萬篇相關報導,在量級上幾乎可以與我國最知名的旅遊景點相比,其被關注程度可見一斑。“焦作現象”就是以發展自然山水旅遊,代替將要枯竭的煤炭資源開發,實現社會經濟全面轉型,並取得成功的現象。“焦作現象”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社會經濟轉型具有深刻的借鑑意義。
對於焦作旅遊今後的發展,方創琳建議,一是堅持不懈地做強、做精、做好;二是將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搞綜合開發,發掘文化底蘊,提升焦作旅遊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遊開發中注重生態保護,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四是加強中心城區服務設施的改善,為遊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著力打造配套旅遊產品
——訪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旅遊室主任王誠慶
“‘焦作現象’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話題,是與時俱進、謀求科學發展的範例,是努力拚搏、開拓創新的碩果。”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旅遊室主任王誠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解讀“焦作現象”。
王誠慶說,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使國民得以跳過無彈性的生存門檻,開始追求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強,發展旅遊業具備了初步的需求條件。“焦作現象”出現的根本保證,就在於焦作市委、市政府創造性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將高層戰略決策精神和本地實際以及當地各部門的集體智慧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地區全面發展的系統性指導思想和操作辦法,使焦作旅遊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王誠慶說,“焦作現象”的寶貴之處就在於,對外地發展旅遊業的成功經驗既借鑑又創新,而隱藏在這背後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的遊客至上的觀念、強烈的進取意識和孜孜不倦的創新追求。焦作的旅遊行銷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對傳統行銷手段不斷進行再研究、再比較、再評價,進而充分發揮想像力,形成了新的行銷手段。旅遊行為的發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即有錢、有閒、有情,只有打動了旅遊者的“情”,才能激發旅遊者將“錢”和“閒”投向旅遊目的地。焦作市的許多創新思路和創新舉措,正是瞄準並牢牢抓住了旅遊者的“情”這個關鍵因素。
對焦作旅遊業的下一步發展,王誠慶說,國內旅遊市場的空間還很大,需要進一步開發和挖掘。焦作應該在穩定和鞏固國內市場上下功夫,同時對國際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是以焦作山水為主題的觀光游,而這種觀光游發展雖然迅速,但市場終究會趨於飽和,應著力打造休閒娛樂游、體育健身游、工業參觀游、歷史文化游、黃河濕地游等多種配套旅遊產品,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在細節上豐富旅遊內涵
——訪上海復旦大學旅遊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遊業,正在從爭取大客流量向爭取高端遊客群體發展,從簡單粗放型向高質優質型轉變,從政府主導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型轉變。”這是上海復旦大學旅遊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對“焦作現象”的最新認識。
作為“焦作現象”課題研究組組長,夏林根在當初焦作旅遊異軍突起、很多學者懷疑“焦作現象”到底能否持續時,就撰文提出了“焦作現象”是中國旅遊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
夏林根說,在2004年“焦作現象”國際研討會上,“焦作現象”的基本內涵是速度。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焦作現象”也在發展中嬗變,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具體來說,其本質意義在於為經濟轉型、發展旅遊業建立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現實標本,一些有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促進焦作旅遊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鑑、仿效、套用的經驗。
夏林根說,注重細節,把焦作打造成遊客心目中的旅遊目的地,是焦作旅遊未來的發展方向。焦作山水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知名旅遊品牌,但還應不斷深化主題,不斷開拓市場,增強焦作山水的競爭力。同時,焦作旅遊要取得持續發展,應在自然觀光旅遊的基礎上,開發鄉村旅遊、文化休閒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並把旅遊市場放在東南沿海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占領最有消費潛力的遊客市場。
夏林根說,旅遊是游、購、娛、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綜合性體驗。為此,應有專門的機構、人員來編制完整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立足旅遊消費市場的需求,打造旅遊產品的特色,拉長旅遊產品的鏈條,並對遊客的不同層次、客流來源、消費水平等結構進行細化分析,指導旅遊產品開發、賓館基礎建設等,以保證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做到既“賣”山水又“賣”健康
——訪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王衍用
“焦作旅遊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根本性變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質公園、焦作山水、太極拳三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主題品牌,而且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樹立了焦作新的對外形象。業內外人士把這種變化稱之為‘焦作現象’。在我看來,‘焦作現象’其實是一種精神體現,即敢為人先、真抓實幹、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的精神。”這是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對焦作旅遊業快速發展最直接的感受。
王衍用說,焦作地理位置優越,北依太行,南鄰黃河,不僅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有濃厚的文化資源。通過兩天的了解和考察發現,焦作旅遊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確實不簡單,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城市建築沒有特色,沒有自己的個性,個別地方比較髒、比較亂;其次是通往景區的道路綠化還不夠,路兩側建築比較亂;第三是景區內設施規劃也不太合理,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焦作要想建成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還必須努力,進一步加以改進。
作為中國知名旅遊規劃專家,王衍用對焦作旅遊今後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一是深化經濟類型,實現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區域經濟轉化。每年來焦作旅遊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焦作當地吃、住、娛的人卻非常少,要拉長產業鏈,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帶動旅遊業全方位、多角度發展。二是進一步加強行銷宣傳,實現從資源行銷到景觀行銷再到環境行銷、文化行銷。焦作山水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以打出太行山水、太極文化的品牌, 形成從地下到地上、從大山到大河、從太行到太極、從山水到文化行銷的模式。三是要既“賣”山水又“賣”健康。焦作山水在全國也不多見,焦作要將山水與太極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做到既“賣”山水又“賣”健康。此外,焦作發展旅遊業不能停留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要深化“焦作現象”,讓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外地人游焦作、外國人游焦作,這將有力地促使焦作的社會經濟再創輝煌。
旅遊特色的靈魂是文化
——訪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
“山水也是一種文化,既包括古代名人雅士對山水的理解,又包括現代人對山水的認識。焦作在發展山水旅遊的同時,要將對山水景觀的科學解釋、幽默解釋、趣味解釋融入山水文化中,因為旅遊特色的靈魂是文化。”談到焦作旅遊未來的發展,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中肯地對記者說。
作為資深的旅遊研究專家,李明德在講到增強焦作旅遊文化內涵時說:“目前,焦作已經充分認識到以名人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對旅遊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但主要問題是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表現形式和展現手段。”
“文化資源不僅僅指的是歷史文化資源。因為有些文化現象已經融入歷史,還有相當多的文化現象是一種現實存在,正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品位、生活情趣。這些新文化現象也應該作為新的資源來對待,尤其是在發展具有時代特徵和時尚魅力的旅遊業時。所以,焦作旅遊的發展還應該瞄向近代、現代社會產生的大量新的文化資源。”談到如何利用文化資源發展焦作旅遊時李明德說。
當談到焦作旅遊的品牌時,李明德說:“焦作最為寶貴的是山水品牌和服務品牌。但是,品牌的意義不僅僅是每個旅遊者的體驗和感受,還更應該體現在市場意義的層面。所以,焦作品牌應該發展的方向有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品牌。焦作應鼓勵更多的企業創造自己的品牌,與山水品牌和服務品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二是社會品牌。焦作要提升社會公共服務產品的品質,讓外來旅遊者和本地居住者都能感受到方便舒適。三是城市品牌。焦作應努力使城市的旅遊功能更加完備、休閒氛圍更加濃郁、區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獨特、自然環境更加生態,讓城市真正成為旅遊業生存和發展的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