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諍三昧

 無諍三昧 (wú zhèng sān mèi)   解釋:諍:直言勸人改正錯誤;三昧:佛教中定的別名。無諍三昧:佛教用語,梵文Araņa,音譯阿蘭那,華語“無諍”。梵語Samãdhih,音譯三昧,華語“正定”,就是入了禪定之意。“無諍三昧”,就是無我人、彼此高下、聖凡之分,一相平等。連真空亦無住,若有住者,即有對待,便生諍論,長系生死矣。

釋義

無諍三昧 (wú zhèng sān mèi)
解釋:諍:直言勸人改正錯誤;三昧:佛教中定的別名。
三思而行的處理事物方法,在處理事物過程中,不冒昧的戳傷對方!
這種避免爭執處世方法稱為:無諍三昧

出處

金剛經》:“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宋·胡繼宗《書言故事·拾遺》:“無可無不可曰無諍三昧。”

示例

凌晨視之,殊有月夜之思,因此學畫而得其無諍三昧,名播於世。 ★元·王冕《竹齋集·梅譜》
俱舍論頌曰:
無諍世俗智 後靜慮不動
三洲緣未生 欲界有事惑
論曰。言無諍者。謂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自知己身福田中勝,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此行能息諸有情類煩惱諍故得無諍名。此行但以俗智為性,第四靜慮為其所依,樂通行中最為勝故。不動應果(利根阿羅漢)能起非餘,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此唯依止三洲人身,緣欲未來有事煩惱,勿他煩惱緣己生故。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

佛教用語

無諍三昧:佛教用語,梵文Araņa,音譯阿蘭那,華語“無諍”。梵語Samãdhih,音譯三昧,華語“正定”,就是入了禪定之意。“無諍三昧”,就是無我人、彼此高下、聖凡之分,一相平等。連真空亦無住,若有住者,即有對待,便生諍論,長系生死矣。
【無諍三昧】 故住於空理與他無諍之禪定也。金剛經曰:‘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離欲阿羅漢。’同略疏中曰:‘無諍三昧者,以其解空,則彼我俱忘。能不惱眾生,亦能令眾生不起煩惱故也。’智度論十一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注維摩經三曰:‘肇曰:善吉於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南嶽著有無諍三昧法門二卷。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無諍三昧】梵語aran!a-sama^dhi。謂住於空理而與他無諍之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須菩提最通解空理,故於弟子中所得之無諍三昧,最為第一。金剛經(大八·七四九下):‘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元賢之金剛經略疏釋之謂,無諍三昧者,以其解空,則彼我俱忘,能不惱眾生,亦能令眾生不起煩惱。又天台宗所說圓教初門之行者,於修一切無漏對治觀練薰修之禪定時,即證聖果,為大力羅漢,具足六通、三明,同時證得無諍三昧。[大智度論卷十一、注維摩經卷三](佛學大詞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