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學校概況
倉頭職業中學始建於1958年,由原“無為初級農校”遷址到所在地,後易名為“倉頭中學”,屬完中建制,1984年改制為職業中學,更名為“無為倉頭高級職業中學”,1995年原倉頭初級中學併入後,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占地面積達50.6畝,校舍建築面積8052平方米,並擁有機電修配廠、養殖場等實習基地供職高部學生實習。校園環境優美、景色怡人,早於1998年被評為縣級“花園式學校”。
學校共有初、高中教學班18個,分別為國中13個,高中5個,在校生820餘人。高中部綜合班學生享有普高、職高雙重學籍,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普通高考或職業高中對口招生考試。職高班現開設農學,文秘,計算機,會計電算化等多個專業並常年舉辦微機、 繪畫等短期培訓。
變遷發展
無為倉頭高級職業中學地處無城鎮倉頭社區,學校所在地倉頭為千年古鎮,原名大窯,相傳三國時,曹操在曹河練兵,10萬人馬紮營在碾頭張村。曹操至此,把大窯改作頭一個糧倉,後人遂稱此地為倉頭。1958年,為貫徹“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經無為縣政府批准,將原址位於無城秀溪公園的縣農訓班遷至倉頭北郊一三面環水的高地重建並改名為“無為初級農校”,同時徵用周邊約200畝土地作為農場等教學生產實習基地。同年7月,學校開始面向全縣招生,第一任校長為方式明同志。創辦伊始,在校學生半耕半讀,在學校5名農工、1名技術員指導下學習農業生產。
1962年秋,為落實“農中下馬”指示精神,“無為初級農校”與石澗國中合併成立“無為縣倉頭國中”,校址不變。但除保留17畝土地為教學用地外,其餘土地全部無償退給附近農民耕種。此後不久,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學校於1966——1968年停止招生三年。停止招生期間,學校原有圖書、教學儀器及農場農具大量散失。1968年底,原有教師也一分為四,支援當時的倉頭、黃洛、黃龍、福路四個公社創辦國中。因此,學校規模有所縮小。
1970年11月,“無為縣倉頭國中”升格為“無為倉頭中學”,建制為完中,面向全縣招生。此後至八十年代初,學校進入發展的鼎盛時期。
1983年秋,為實現教育結構合理布局,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經上級批准,“無為倉頭中學”改為“無為倉頭高級職業中學”,
1995年,為實現“兩基”達標,經上級批准,原倉頭鎮鎮屬倉頭初級中學併入倉頭職業中學,接納其大部師資,學校師資力量進一步充實。1997年,學校新建的2240m2教學樓正式投入使用。
學校建設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總人數67人,其中本科學歷32人,中高級職稱近20人。校教學設施齊全,配有微機室,理化實驗室,語音室及其他教學設備,基本滿足現代化教學所需。
建校40餘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萬餘人,部分優秀人士正活躍在省內外各條戰線,他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倉頭職中全體教職工正勵精圖治、信心百倍、與時俱進,力爭為職教的發展、倉中的未來再譜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