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板鴨

無為板鴨

無為板鴨也稱為無為熏鴨,是安徽省無為縣傳統特色名食,始創於清朝[中國歷史朝代]年間。以巢湖麻鴨為原料,配以八角[木蘭科八角屬植物]、花椒[植物]、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熏後鹵,製作而成。

基本信息

菜品歷史

無為板鴨無為板鴨
清朝時期,當地民眾在吸收眾多菜系的做法上,改良而成,以鼓樓口林鴻興經營的板鴨最有名。當時的做法是:選用2公斤上下的麻鴨,宰殺洗淨後,翅下開口去內臟灌水洗淨後,放入食鹽,灌進硝水晃動,再入缸醃製,先醃鴨身,兩小時後將鴨頭朝下,再醃兩小時,掛在風口晾乾水分。接著用細鐵棍作架,將鴨置上,下以木屑緩慢燃燒燻烤,每隔五分鐘翻熏一次,待到鴨坯色澤金黃聞到香味,加八角等香料入布袋並扎口,放進注水鍋內,再加香菇等輔料,燒開後,放入燻烤過的鴨坯,用小火約燉十分鐘,再用柴灰壓火燜三十分鐘即可。
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無為縣已有1000多戶加工板鴨,年產銷板鴨、熏鵝約500萬隻。

所需食材

鴨子兩隻、蔥片100克、薑片100克、茴香25克。

製作方法

1.鴨子治淨,用鹽擦透鴨身,放缸中醃4小時,中間須翻動一次。
2.將鴨在開水中燙至皮縮緊,掛在風口處,擦去皮衣。
3.熏鍋中架放4根細鐵棍,把鴨背朝下放上,熏5分鐘後翻身再熏5分鐘。
4.大鍋內放入、香料、醬油、蔥、姜塊,燒開後放入鴨子燜煮45分鐘撈出,將鴨剁成塊裝盤即成。

菜品特色

無為板鴨選料精細,首選上等麻鴨,製作考究,工藝複雜,先熏後鹵,天然煙燻芳香。
成品鴨金黃油亮,皮脂厚潤,肉質鮮嫩,醇香味美,兼具北京烤鴨的芳香和南京板鴨的鮮嫩。

食用須知

營養價值

無為板鴨無為板鴨
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食用功效

鴨肉性寒、味甘、鹹,歸脾、胃、肺、腎經;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搭配禁忌

1.肉為鱉科動物甲魚的肉,具有滋陰涼血之功效。鴨肉屬寒性,而鱉也屬寒性,所以不宜配食。久食令人陽虛,水腫腹瀉。
2.與黑木耳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3.與栗子同食,容易引起中毒。
4.與兔肉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5.鴨肉忌與雞蛋同食,否則會大傷人體中的元氣。

獲獎榮譽

時間 獎項/榮譽 申請人 授予單位/公布機構
2013年8月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無為縣“無為板鴨”產業協會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3年11月18日 無為板鴨製作技藝(Ⅷ—65)入選省級非遺 蕪湖市無為縣政府 安徽省政府

傳說典故

無為板鴨無為板鴨
相傳,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窮,他給人家放牛,但是東家不給他吃飽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的時候,便捉起野鴨子了。他們不敢帶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來燻烤。有時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來,鴨肉又香又爛,好吃極了。
另一種傳說是:很久以前,無為鼓樓附近,有一個名叫張忍的孤兒,有一手做板鴨的手藝。他與鄰居家閨女何泉青梅竹馬,只是無錢送上聘禮求婚。這年又臨中秋節,張忍鼓起勇氣,手提一隻自己精心製作的板鴨,來到何家求婚。何泉的母親素聞張忍聰明勤奮,對這門親事倒也不反對,但看到張忍帶來的所謂聘禮,僅是一隻板鴨,唯恐世人譏笑,便暗示何泉,好言相慰,將張忍連同帶來的板鴨送出家門。張忍回到家中,燜灶已將粥燉好,但他悶悶不樂,無心去吃,順手將板鴨掛在燜灶上面的鐵鉤上,又往尚有餘火的燜灶膛里添了幾把木屑,便和衣在床上睡去了。木屑緩慢地半燃半滅地燎著,冒著一股細煙,裊裊升起,直熏板鴨。莫約過了三四刻鐘光景,一隻光潔的板鴨,竟然變得色澤金黃,泛出芳香野味。撲鼻的香味熏醒了張忍。他見此板鴨,驚喜交加,便將板鴨又作一次短暫鹵燜,頓時板鴨更顯得肉嫩色美。當張忍將這隻板鴨再次送到何家時,全家為之喜不自禁。何母鄭重地說:“張忍,這特殊的板鴨就是你的特殊聘禮,你和阿泉不日便可完婚!”張忍和何泉結婚後,悉心研製和經銷板鴨,獲得人們讚譽,並將板鴨改稱熏鴨,還作為定情信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