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垢淨光塔

無垢淨光塔

無垢淨光塔 位於瀋陽市渾南區白塔堡,塔身潔白如玉,因此此地得名白塔(白塔堡)。 北依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連瀋陽渾南大市場,東臨瀋陽桃仙機場,南接瀋丹鐵路、新瀋陽南站。 瀋陽外環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沈營省道南北穿街而過。 白塔堡河自東向西蜿蜒流入渾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環境優美。

無垢淨光塔

無垢淨光塔 位於遼寧省瀋陽白塔堡的現代白塔與彌陀寺瀋陽市渾南區,塔身潔白如玉,因此得名白塔(白塔堡)。

白塔堡地區的發展以及渾南新城的建設,白塔附近正在建設一座風景秀麗的白塔公園,公園總面積約為31.59萬平方米,綠地率約為62%。

規劃的四大景觀區分別是北部密林景觀區、折線河道景觀區、桃花谷景觀區和白塔寺廟景觀區。

瀋撫運河貫穿其中,河岸南部將建設一處以各色玫瑰花形成的幾何形玫瑰花池。

整個公園將於2012年最終建成,成為渾南新區百姓的“天然氧吧”。

歷史背景

無垢淨光塔白塔位於瀋陽城南的白塔堡地區,是瀋陽當時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在清代因日俄戰爭損毀,百年後又重新修建。

《奉天通志》卷75記載了白塔“出生”的年代,“白塔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606年),為僧人德本監修。塔座用經過琢磨的白石砌成,塔旁有一廟宇名彌院寺,故又名彌陀寺塔。”早年在瀋陽大南關藥王廟南望,白塔可盡收眼底。原白塔塔址就在白塔堡道東,塔胡同南側的高埠處。玲瓏寶塔呈八角形,共七層,這就是所謂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七級浮屠”塔。

歷史上白塔受過一次“傷”。那是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農曆八月初七,塔頂被狂風吹毀。由於清鹹豐年間塔頂被狂風吹掉,塔身震出裂紋,從而演繹出了“白塔鎮孽龍”的民間神話故事。傳說白塔下有“海眼”,建此塔以鎮東海犯境之孽龍,被鎮孽龍要逃出白塔,於是便“興風作浪”。讓人感到巧合的是,白塔塔頂被損的時候,白塔周圍有18家農舍受損;當年秋雨連綿,白塔堡河發生特大洪水,淹沒兩岸農田40里。故民間有“塔損18家,洪水40里”的說法。

1905年3月6日,日軍總攻瀋陽。日俄兩軍在瀋陽郊區發生激烈交戰,“白塔”和陳相屯塔山塔(集州遼塔)都被日軍當成了俄軍的軍事觀察所,為了防止俄軍通過制高點偵察到日軍的行動,第二天,日軍野蠻地用大炮摧毀了具有上百年歷史的“白塔”,而陳相屯塔山塔毀於解放戰爭中。

100年後的2001年,白塔堡政府重建了白塔。重建時請來了省、市史學界的有關專家,對白塔的建築年代進行考證。專家們認為,白塔始建於遼代重熙十四年(1032年),高70餘米。可是,遼代時,白塔堡這個地方既不是縣城,更不是州城,白塔堡何德何能,配擁有如此高大的遼塔呢?(東京遼陽府的白塔才配擁有71米的高度)。

原來專家對白塔堡白塔的考證源於一個“石函”。這個“石函”是1952年,村民在陳相屯附近發現的。可巧的是,當時陳相屯一帶歸蘇家屯區白塔堡分區管轄,所以村民便將“石函”上交給白塔堡分區政府。結果,這個本屬於陳相屯塔山塔(集州遼塔)的石函便被強加在了白塔堡白塔身上。其實,白塔堡這座毀於日俄戰爭的白塔是座明代的塔,由於專家們的失誤,被誤建成了遼塔的模樣。白塔既然已經重建,只能將錯就錯,那我們就以欣賞遼代藝術品的眼光欣賞一下這座當代塔吧。

如今發展

無垢淨光塔,白塔堡(白塔街道)天時、地利、人和。發展前景廣闊,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基礎雄厚,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思路與出路完美對接,管理與效益同步升華,項目與資本最佳融合,是瀋陽南副城發展熱帶,是21世紀瀋陽的人居中心,是人們的致富寶地。

發展趨勢

無垢淨光塔,白塔堡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格局,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域優勢,優越的人文文化氛圍,自然形成的南副城中心區。已構成了經濟快速發展框架和平台。形成四大區域,五大基地,即:工業區域、農業區域、研發區域、中心城鎮區域。花卉基地、養殖基地、農業研發基地、工業加工基地、中心城區建設基地。

白塔在加強硬環境建設的同時,不斷最佳化軟環境,提高管理人員的政策水平、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同時不斷加快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推動招商引資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不斷增強地區吸引力、凝聚力和輻射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