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丙胺類抗真菌藥物

烯丙胺類抗真菌藥物是從雜環螺旋萘(Heteroeylic Spironaphene)衍生而來的一類高效、低毒藥物。該類化合物的抗真菌研究進展很快,至今已發展為一類具有高度活性的抗真菌新型結構化合物。目前已上市或正研究的化合物有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SDZ-87-46g、托萘酯等,其中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已在國內外相繼上市。

基本信息

一、烯丙胺類抗真菌藥物簡介

烯丙胺(Allyamine)是從雜環螺旋萘(Heteroeylic Spironaphene)衍生而來的一類高效、低毒抗真菌藥。其抗真菌譜包括麴黴菌、念珠菌和申克孢子菌絲。自從1981年Georgopoulos等發現萘替芬具有較高的廣譜抗真菌活性以來 ,該類化合物的抗真菌研究進展很快,至今已發展為一類具有高度活性的抗真菌新型結構化合物。目前已上市或正研究的化合物有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SDZ-87-46g、托萘酯等,其中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已在國內外相繼上市,隨著該類化合物研究的不斷深入,將會有更多的烯丙胺衍生物抗真菌藥不斷用於臨床。

二、作用機理

烯丙胺類抗真菌藥物通過抑制真菌的角鯊烯環氧化酶(SE)阻斷真菌細胞麥角固醇的合成,進而破壞其細胞膜的生成。真菌與哺乳動物中SE的胺基酸序列的差異可能是烯丙胺類抗真菌藥物選擇性的分子基礎。此類藥物結構的側鏈部分和SE的親脂性位點結合,致SE構象改變而失活,由此引起角鯊烯的積累和麥角固醇的缺乏。由於角鯊烯積累使細胞膜滲透性增加,導致真菌細胞死亡 。

三、臨床藥物

1、萘替芬(Natifan)

自1981年第一個烯丙胺類抗真菌藥——萘替芬被發現後,於1985年相繼在法國、奧地利、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上市,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等特點,是一種用於局部的乳劑劑型,對皮膚真菌病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外用治療皮膚真菌病的效果優於常用的咪唑類抗真菌藥物。實驗研究表明,萘替芬對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抑制效果較好,對皮膚淺部真菌感染的抑菌作用明顯優於克霉唑。此外,萘替芬與益康唑複方製劑治療效果優於益康唑單方,且耐受性好,無不良反應。萘替芬不足之處為僅外用有效,口服無效。

2、特比萘芬(Terbinafan)

特比萘芬是繼萘替芬後發現的第一個烯丙胺類抗真菌藥,該藥1991年由英國Sandoz公司研製成功並上市,與萘替芬相比,具有口服有效特點,體外實驗表明,特比萘芬對皮膚癬菌、絲狀真菌、雙相真菌、暗色孢屬真菌及某些酵母菌均有殺滅作用,對皮膚癬菌作用最強,其最小殺菌濃度與最小抑菌濃度相同,故特比萘芬為殺菌劑。體內實驗口服特比萘芬,對皮膚癬菌、皮膚白色念珠菌及某些原蟲均有效,但對肺曲菌病、系統性孢子絲菌病、暗色絲狀菌病、深部或陰道白色念珠菌無效。對表皮真菌和麴黴菌的活性強於萘替芬、酮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及灰黃黴素。

3、布替萘芬(Butenafine)

由日本最先研製成功,於1992年投放市場,是第三個被開發的烯丙胺類抗真菌藥,具有廣譜、高效等特點。本品對皮膚真菌、麴黴菌的抗菌力較克霉唑強,對念珠菌的抗菌力較克霉唑和聯苯苄唑弱,同萘替芬相同,該藥僅限外用。

四、安全性

由於大多數皮膚真菌感染不影響生命,故治療藥物的安全性是相當重要的問題。藥物的安全性取決於兩點:一是藥物自身的不良反應;二是藥物相互作用所產生的風險性。烯丙胺類化合物主要作用於真菌細胞的角鯊烯環化酶,並不抑制細胞色素P450酶,故口服給藥有如下特點:肝臟毒性低、不影響內分泌、不影響其他藥物代謝、不良反應少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