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興寺背後的龍潭湖南側,有一條2001年新開闢的嶺道直達烏龍崗,取名"烏龍嶺"。人在羅漢背上攀登,在瀑龍峰頂漫步,在"龜蛇相會"、"金犬望榕"等景點中攀爬,直接融入別人翹首眺望的風景之中。上"烏龍背"、過"仙都橋"登"樂章台",時而仰望陡峭的嶺道,險峻刺激,心驚膽顫;時而俯視腳底的峰岩,一瞰無餘,豪情頓生;極目東海,更是心曠神怡,一幅氣勢宏偉的"山海大觀"圖映入眼帘,睛川灣、文渡灣曲曲折折的海岸線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甚至可以聽到驚濤拍岸的聲音。再遠處,茫茫的大東海上,星羅棋布的大小嵛山等福瑤列島以及七星群島、台山列島等盡收眼底,呼之欲出,甚至都能嗅到鹹濕的海風和鮮腥的魚味,讓人更深切地體味"海上仙都"的多姿和美妙,博大和神奇。
攀上峻險的烏龍背,在嶺道邊,有一塊巨石憑空生長出一道弧形的"石門",斜斜地橫跨巨石兩端,像一道彩虹拱在天際。附近還有一處景點叫"大象與神鳥"一石象翹著鼻子,下端草叢中露出一隻石鳥,高高翹起的尖嘴與象鼻尖若即若離,好像在親昵地低語,親切、和諧的神情令人怦然心動。
通過一段窄窄的石縫,一抬頭,不禁讓人啞然失笑,那是維肖維妙的"美人坐浴"石。過了石縫眼前豁然一片新天地,這裡就是"樂章台"。站在這裡一聲呼喚,七聲的回應由近漸遠,而且每一種音調都不同,就像音樂中的"哆、來、眯、發、嗦、啦、西"七種音調,故而得名。在這裡俯首腳底,龍潭湖就像一塊翡翠鑲嵌在山谷間,陽光下發出神秘的光澤。峭立的奇岩怪石從谷底挺拔而起,又止於腳下,像石林、像石筍;又像摩天樓群,像待發的飛彈;嶙峋崢嶸的千峰萬岩在眼底涌動,一覽眾山小。明朝謝肇制在《摩霄絕頂》一詩中寫道:"太姥去天不盈咫,三十六峰參差是。片片芙蓉玉削成,千座萬壑徒為爾……我來太姥洋中望,秀色蒼茫在天上。歇忽扶藜造絕巔,青山碧落宛相向。俯視下界何冥冥,山河大地漫縱橫。石門倒瀉銀河影,松風遙送海濤?quot;在這裡體味這首詩的意境可能更加真切。在北側,伸出頭去還可以看到一處"睡美人",斜靠側臥的"美人"神情若定,曲線優美動人。
走出樂章台,來到"仙都橋",幾塊石板把萬仞的懸崖踩在腳底。站在這裡向南面望去,在"九鯉朝天"群岩中,有一處極像鄧小平和尼克森並排站著,外邊的"鄧小平"身著中山裝,裡邊的"尼克森"鼻子高挺,倆人整齊、威武、雄壯、挺拔,像正在檢閱三軍儀仗隊;在"偉人岩"裡邊的一塊巨石上,就在"偉人"的頭頂邊,停著一隻張開翅膀和尾巴的"和平鴿",氣氛和諧,比例協調。奇妙的景致無不讓人拍手叫絕。向東南望去,還有一處"鄭王施號"的景點:一塊聳立的岩石酷似鄭成功的頭像,戴著戰帽,背後整個山,峰像鼓起的披風,前面還有一塊岩石,就像一個低頭接受命令的士兵,氣勢恢宏、壯闊。向上再攀登幾步,到了"仙都峰",峰外是"天台"。在這裡,下瞰群峰,東眺大海,又是另一番景象。晴天時,向北眺望,越過延綿的群山,可以看到20公里外的福鼎城關。東南的"杯交峰"綠樹繁茂中,岩石如杯盞錯落有致,仿佛還能聽到仙人聚會,臨風把酒的笑語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