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
漢應邵《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宋羅願《爾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鵲首無辜皆禿,相傳以為是日河鼓(即牽牛)與織女會於漢(天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七月七日牛女相會及烏鵲填河事,亦見於《續齊諧記》、《荊楚歲時記》等。參見“牛郎織女”。
示例
【烏鵲成橋】張孝祥《雨中花慢》詞:“猶自待,青鸞傳信,烏鵲成橋。”
【鵲駕銀河】蒲松齡《八月為李大廳復孫俊服啟》:“赤繩自生前系定,遂教鵲駕銀河。”
【鵲橋】李白《擬古十二首》之一:“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辛棄疾《綠頭鴨·七夕》詞:“銷飛光淺、青童語款,丹鵲橋平。”湯顯祖《特丹亭》第四四出:“平白地鳳婿過門,好似半青天鵲影成橋。”
【星橋】李宗諤《代意》詩:“洞房斗帳承新愛,河漢星橋隔後期。”
【填橋】楊億《七夕》詩:“匆匆一夕填橋苦,不似人間有造舟。”
【鵲渚】李嶠《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鸞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皇台。”吳偉業《七夕即事》詩:“鵲渚星橋迥,羊車水殿開。”
【七夕】杜甫《牽牛織女》詩:“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錢惟演《宣曲二十二韻》:“蓬餌重陽節,金針七夕期。”